-
题名课程思潮研究的分析框架
- 1
-
-
作者
李臣之
-
机构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部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培训部
-
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4年第1期105-121,104,203,共19页
-
文摘
运用"三维六类"分析框架可以扩展课程思潮的研究空间。"学科—活动"维,分为"学科中心课程思潮"和"活动中心课程思潮",前者重知识,主张以知识的学科逻辑来组织编排课程,后者重知,强调以学生的心理逻辑来组织编排课程;"人—社会"维,分为"儿童中心课程思潮"和"社会中心课程思潮",前者主张课程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后者注重课程变革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技术—理解"维,分为"技术本位课程思潮"与"理解本位课程思潮",前者致力于发现一种普适性的课程开发逻辑程序,后者强调从多种角度解释课程的意义。无论是学科中心还是活动中心、儿童中心还是社会中心、技术本位还是理解本位课程思潮,在理论上都将逐渐走向"消解之路",适当放弃自己的中心或本位,适当接受他者的批判和滋养。课程思潮研究应沿着自己选定的方向前行,绝不能否定别的思潮。
-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思潮
分析框架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