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与融合的当代美术教育——以深圳大学艺术系艺术材料学课程的实验性教学为例
1
作者 陈向兵 《艺术教育》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文章以艺术材料学课程的实验性教学为案例,研究在综合美术教育中如何适当地整合并重构教学资源,从而改善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单一化倾向及学生创造力低下的问题。提出多样性教学的可能与尝试的方案,呈现实践经验以供艺术教育研究者共同... 文章以艺术材料学课程的实验性教学为案例,研究在综合美术教育中如何适当地整合并重构教学资源,从而改善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单一化倾向及学生创造力低下的问题。提出多样性教学的可能与尝试的方案,呈现实践经验以供艺术教育研究者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材料学 教学 学生 创造力
原文传递
中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评《20世纪初期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栗壮志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J0039-J0039,共1页
美术作为陶冶情操、提升人类审美水平和审美体验的艺术类学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西方发达国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远比中国要早得多、大得多,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相关之外,教育理念、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角度等都是中... 美术作为陶冶情操、提升人类审美水平和审美体验的艺术类学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西方发达国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远比中国要早得多、大得多,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相关之外,教育理念、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角度等都是中西方美术教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改革 西方美术 教育发展 20世纪 中西 西方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 陶冶情操
下载PDF
艺术的镜像——绘画艺术的技术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栗壮志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艺术家通过技术手段运用物质材料赋予绘画作品审美内涵,作为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作品,需要正确、合理地运用材料和技法才能长久保存,作品作为艺术家的技术的镜像存在。只有合理的技术手段,艺术诉求才能得以实现,艺术作品才能长久保存。
关键词 技术 保存 艺术 绘画作品
下载PDF
垂丽之天象·雕色
4
作者 刘子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西班牙绘画登堂入室的奠基——评《综合材料入门表现技法——西班牙绘画基础经典教程》 被引量:1
5
作者 栗壮志 陈向兵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I0009-I0009,共1页
现代美术作品与传统的中国画不同,它十分注重技巧性、组合性和独特性以及线条、色彩的明暗处理。因此对于美术初学者而言,掌握最基础的绘画技巧是创作优秀美术作品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将绘画技巧的理论理解透彻,再加以实践练习,方能... 现代美术作品与传统的中国画不同,它十分注重技巧性、组合性和独特性以及线条、色彩的明暗处理。因此对于美术初学者而言,掌握最基础的绘画技巧是创作优秀美术作品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将绘画技巧的理论理解透彻,再加以实践练习,方能强化技巧的灵活性,创作出带有自己风格的美术作品。对初学者的绘画技巧,西班牙派拉蒙专业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颇丰,现已出版了《油画入门表现技法》、《101个绘画创作技法》、《水彩画入门表现技法》、《综合材料入门表现技法》等多部著作。其中,以派拉蒙专业团队编写、钱绎菲翻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综合材料入门表现技法——西班牙绘画基础经典教程》(以下简称《技法》)颇具代表性。此书旨在帮助初学者更快、更好地理解绘画材料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和绘画技巧,力求为初学者提供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的绘画思路。该书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技法 绘画基础 综合材料 西班牙 教程 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作品 绘画技巧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画图式语言的价值考问
6
作者 陈文文 《美术大观》 2012年第7期55-55,共1页
在纷繁复杂的当代中国画坛,图式语言的创新几乎成为困扰每一位创作者的命题。在高扬个性解放、独立价值理念的当代艺术界,五花八门的风格样式看得人眼花缭乱。尤其是70、80后的年轻艺术创作群体的崛起,他们前卫的思维方式、新奇的表现... 在纷繁复杂的当代中国画坛,图式语言的创新几乎成为困扰每一位创作者的命题。在高扬个性解放、独立价值理念的当代艺术界,五花八门的风格样式看得人眼花缭乱。尤其是70、80后的年轻艺术创作群体的崛起,他们前卫的思维方式、新奇的表现手法、另类的题材内容,使中国画在图式语言的创新上大大超过了前代。每个创作者都试图创造出一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图式语言,借此在这繁芜的中国画界露脸、亮相以至立足。就其积极的态度来看,这确实给原本按部就班的中国画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这一点来说,困扰众多创作者的创新问题似乎正在得到解决。但冷静地想一想,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语言 价值理念 中国画 当代 创新问题 创作者 个性解放 风格样式
下载PDF
刘文作品选登
7
作者 刘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学报封面设计现状与探讨
8
作者 李晴 《艺术教育》 2011年第5期148-149,共2页
一份学报不单要有精彩的内容、精辟的理论分析,更需要有一个先声夺人的视觉形式为其增添美感。而封面正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展示出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怎样针对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封面设计进行创新,值得探讨。
关键词 学报封面 设计创新 审美艺术
原文传递
前行的足迹——在绘画中的材料与精神
9
作者 栗壮志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89,共2页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我常想着把我的痕迹留在一幅幅画面中。绘画可以说植根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之中,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及文化类型的视觉语言的思考和回...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我常想着把我的痕迹留在一幅幅画面中。绘画可以说植根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之中,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及文化类型的视觉语言的思考和回应。我选择了这一技术和材料语言来传达和表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人记载的百工之事的史籍《考工记》中,就揭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的艺术创作规律和美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鸟集 齐人记 漂泊者 材料语言 《考工记》 美学原理 春秋战国时代 文化环境 环境变化 创作规律
原文传递
往返于传统与现代的镜像——写意语境下的廖学军绘画
10
作者 栗壮志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5,共4页
人类的精神文明源于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宇宙观衍生出不同的民族精神,不同的民族精神又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由此产生不同的艺术观。从而创造出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沃尔夫林对艺术风格做了三重区分,
关键词 绘画 语境 写意 镜像 现代 传统 艺术表现方法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材质的表述——当代绘画的物质性研究
11
作者 栗壮志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1,共2页
一、“全球化”影响谈到全球化这个概念,人们自然会想到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极有影响力的概念“地球村”(global village),他从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角度.对人类历史上从口头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的演进做了... 一、“全球化”影响谈到全球化这个概念,人们自然会想到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极有影响力的概念“地球村”(global village),他从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角度.对人类历史上从口头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的演进做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指出世界正在变得一体化。今天,全球话语与本土情境问题已涉及技术层面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话语权力得以形成的时间、空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绘画 当代 材质 电子文化 话语权力 麦克卢汉 印刷文化
原文传递
解读色彩心理的折射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晴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111,共1页
研究人对色彩的反应,必须将人的经验作为检验色彩目的的前提,对色彩在人的“感觉”范围内进行研究。成千上万的色彩中能够被人“感觉”的色彩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被忽略掉的。
关键词 色彩心理 折射 解读 “感觉” 反应
原文传递
当今语境下民俗题材油画创作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
民俗题材的油画创作,对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艺术,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未来的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当今各种展览、油画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大批民俗题材油画作品不断涌现并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些许不足,... 民俗题材的油画创作,对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艺术,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未来的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当今各种展览、油画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大批民俗题材油画作品不断涌现并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在题材的拓展、内涵的挖掘、语言的沉淀上还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民俗 乡土民俗 都市民俗 油画语言
原文传递
“内省”审美意识的当代呈现——王少军的水彩画
14
作者 李晓林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7,共4页
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传统影响,强调道德修养的完善,将其看做安身立命的基础与目标。他们虽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却始终都是以"修身"为基础和核心的,这也是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人生信念的根本所在。修身的基本... 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传统影响,强调道德修养的完善,将其看做安身立命的基础与目标。他们虽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却始终都是以"修身"为基础和核心的,这也是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人生信念的根本所在。修身的基本途径是内省,这是由孔子最早明确提出来的,而《大学》和《中庸》进一步体现出了儒家强调内省式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少军 审美意识 人生信念 儒家传统 内圣外王 道德修养 三年 《大学》 儒家文化 精神需求
原文传递
探寻图形背后的文化
15
作者 李晴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0,共1页
图形是通过相关造型向人们传达某种思想和观念,它是在人类发展中自然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远古时代,当人们发现肢体语言已不能满足心理感受的表达时,于是图形符号便成为人类早期的记录方式,这是人类最早源于生活的“创造”。正如彩陶... 图形是通过相关造型向人们传达某种思想和观念,它是在人类发展中自然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远古时代,当人们发现肢体语言已不能满足心理感受的表达时,于是图形符号便成为人类早期的记录方式,这是人类最早源于生活的“创造”。正如彩陶上刻画精美的鱼、蛙、人面等图形纹样一样,反映出早期人类认识自然、表达内在精神的需要,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图形遗存,可以使我们了解先民的思想感情,对探索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起到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所承袭的图形中的形式美原则——和谐、对比、对称、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符号 人类文化 人类发展 语言形式 远古时代 心理感受 肢体语言 记录方式
原文传递
“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指向
16
作者 李晓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8,共5页
"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是指安置在香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以西方现代主义形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作品。它的生成与发展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并受到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它以抽象、表现、象... "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是指安置在香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以西方现代主义形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作品。它的生成与发展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并受到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它以抽象、表现、象征和意象的现代艺术手法,重构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形象,呈现出中西融汇的独特风貌。城市雕塑是群体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的产物,同时,又对它们的建构产生作用。研究"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有助于深入认识香港群体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从而实现香港文化和意识层面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风格” 香港城市雕塑 中华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精神论略
17
作者 李晴 《艺术教育》 2010年第7期24-24,22,共2页
抽象绘画在中国虽处于主流艺术的边缘,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文章着重探讨中国抽象绘画精神,以期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消解人们对于抽象绘画的审美误差。
关键词 抽象绘画 中国当代 绘画精神 论略 主流艺术 精神内涵 文化底蕴
原文传递
中国女性版画作品的特点之审美取向
18
作者 王珅 《少儿美术》 2016年第3期7-7,共1页
2012年笔者就中国女性版画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所展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书写文章.此后坚持对女性版画作品做进一步的研究。此篇文章从审美取向这个角度人手,结合女性生理,心理及美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中国女性版画作品... 2012年笔者就中国女性版画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所展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书写文章.此后坚持对女性版画作品做进一步的研究。此篇文章从审美取向这个角度人手,结合女性生理,心理及美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中国女性版画作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作品 中国女性 审美取向 题材选择 性生理 文章
原文传递
封面学者:李凤亮教授
19
作者 赵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17-220+222,共6页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是学者的毕生追求。李凤亮教授始终坚持严谨治学和关注社会现实的理念,行走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李凤亮1971年出生于江苏阜宁,1994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6年...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是学者的毕生追求。李凤亮教授始终坚持严谨治学和关注社会现实的理念,行走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李凤亮1971年出生于江苏阜宁,1994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6年进入暨南大学中文系师从蒋述卓教授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并于1998年提前攻读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教授 米兰·昆德拉 文化科技融合 小说诗学 海外华人学者 文艺学 内在机理 创意经济
原文传递
从帝王统治转向书艺审视:唐太宗的书学渊源与师承历程考释
20
作者 赵辉 《艺术学界》 CSSCI 2018年第2期35-44,共10页
唐太宗具有多维身份,亦被世人冠以书家标签。其即位后万机之暇习书,书法颇佳。究其因,除自身勤奋苦练之外,还得益于其不同阶段的书法师承,如家庭之熏陶,学书于史陵,师承虞世南,取法褚遂良,参学王献之,追仿王羲之,可谓遍历为尚,求法证悟... 唐太宗具有多维身份,亦被世人冠以书家标签。其即位后万机之暇习书,书法颇佳。究其因,除自身勤奋苦练之外,还得益于其不同阶段的书法师承,如家庭之熏陶,学书于史陵,师承虞世南,取法褚遂良,参学王献之,追仿王羲之,可谓遍历为尚,求法证悟。观唐太宗目前仅存的书作《晋祠铭》《温泉铭》和《屏风帖》,《晋祠铭》秀丽遒劲,开铭石书先河;《温泉铭》雍容和雅,胎息直追'二王';《屏风帖》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由此可见唐太宗不囿于一隅、融通成自我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学书历程 书学观念 书法实践 审美取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