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衔接模式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正东 黄嘉诚 刘学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31,共6页
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交通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受二元治理体制的影响,城市与乡村客运交通在服务对象、规划目标、经营主体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需要从城市-城市、城... 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交通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受二元治理体制的影响,城市与乡村客运交通在服务对象、规划目标、经营主体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需要从城市-城市、城区-郊乡、节点-线路、时间-空间、需求-供给等多维视角审视其不同特征,从而掌握城乡客运交通的客观规律。城乡公交存在多类客运方式,有效衔接的关键是在线路的兼容布局、换乘节点的空间选址、运营计划的动态执行、信息服务的实时互联等方面进行协调整合。根据不同的城市规模和城乡结构特征,城乡公交一体化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采用差别化的整合模式。其间,城乡空间规划编制应为公交一体化的空间需求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公交 一体化 衔接模式 时空整合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多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级影响区 站点客流 空间计量模型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