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冷刀系统对生育力保护的应用
1
作者 陈雨 许裕婷 +4 位作者 陈晓纯 吕昕悦 李春华 陈远群 余志英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及社会环境改变,中国女性生育年龄后移,有保护生育功能需求的宫腔镜手术患者日益增加,保护内膜的宫腔镜手术越来越受重视^([1])。宫腔镜系统分为宫腔镜热刀与冷刀。传统的宫腔镜热刀,即电切刀,存在诸多不足,如热损伤、内膜... 随着生活水平及社会环境改变,中国女性生育年龄后移,有保护生育功能需求的宫腔镜手术患者日益增加,保护内膜的宫腔镜手术越来越受重视^([1])。宫腔镜系统分为宫腔镜热刀与冷刀。传统的宫腔镜热刀,即电切刀,存在诸多不足,如热损伤、内膜基层损伤、视野模糊、易并发空气栓塞或水中毒等,其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可能导致术后生育力的下降。宫腔镜冷刀,广义而言为所有非能量器械,在保护子宫内膜、减少术后粘连等并发症上有明显优势,在保护生育力领域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热刀”系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空气栓塞 子宫内膜 冷刀 水中毒 术后粘连 热损伤 生育力
下载PDF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Aurora-A的表达特征及与HR-HPV感染相关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初虹 林振文 +1 位作者 余志英 伍敏红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分析各类宫颈组织中Aurora-A表达特征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存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正常宫颈组织22份、低级别鳞状... 目的分析各类宫颈组织中Aurora-A表达特征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存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正常宫颈组织22份、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织22份、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织44份、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组织22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urora-A蛋白在各类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分析Aurora-A蛋白及HR-HPV感染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Aurora-A在LSIL、HSIL及CC组织中过表达(P均<0.05),且其阳性率随着宫颈癌变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486,P=0.032);HR-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癌变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596,P=0.029);Aurora-A表达与HR-HPV感染率呈正相关(r=0.625,P=0.023)。结论Aurora-A过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相关,或可作为诊断鳞状上皮内病变及CC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上皮内病变 AURORA-A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平 邓娟红 +4 位作者 黄雨华 陶丽丽 张继君 许美权 宋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ormal epithelial,N)、不成熟鳞状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AIM、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位点分别为21、24、27、14和16个。采用FISH技术检测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N、IM、AIM、LSIL和HSIL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细胞均数(每100个细胞中阳性信号数≥3个和≥4个的细胞均数)分别为1.29/0、1.38/0、9.58/1.27、12.85/5.92和29.38/11.23,其中除N组和IM组外,相互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颈AIM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子宫颈癌前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 鳞状上皮内病变 荧光原位杂交 HTERC基因 扩增
下载PDF
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阳世伟 谢宛茹 +3 位作者 杨花峰 闻艳梅 欧阳平 田孝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目的构建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集束化护理措施,探讨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方法成立妇科康复护理小组,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有效解决尿潴留的关键措施进行Meta分析,设计制作一套妇科肿瘤根治术术后尿潴留集束化护理措施。本... 目的构建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集束化护理措施,探讨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方法成立妇科康复护理小组,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有效解决尿潴留的关键措施进行Meta分析,设计制作一套妇科肿瘤根治术术后尿潴留集束化护理措施。本研究采取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病房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8月的5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妇科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采用观察记录表收集资料,表中内容包括患者实施情况与肢体活动度效果观察。每天观察患者排尿中断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踝泵运动和胸腹综合体操的执行时间、频率以及未使用原因,拔管时饮水试验及间歇性清洁自助导尿术(CISC)的使用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52例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率为1.92%,延迟拔管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5.77%(3/52);对照组患者54例发生尿潴留5例,发生率为9.26%,延迟拔管6例,总并发症发生率20.37%(11/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集束化护理措施是多项有效措施的组合,临床使用结果证明能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根治术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尿潴留 集束化护理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盆底肌功能训练与排尿中断训练预防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闻艳梅 欧阳平 +2 位作者 杨花峰 阳世伟 宋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3期4244-4249,共6页
目的 为了明确盆底肌功能训练与排尿中断训练对预防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1999年1月—2017年2月关于盆底肌功能训练与排尿中断训练... 目的 为了明确盆底肌功能训练与排尿中断训练对预防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1999年1月—2017年2月关于盆底肌功能训练与排尿中断训练对预防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对检索的文献进行数据筛查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改良Jadad评分标准评价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盆底肌功能训练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1篇,共有随机对照试验病例791例(其中盆底肌训练组402例,非盆底肌训练组389例),Meta分析结果总RR=0.32,95%CI为(0.24,0.44),总体检验效能Z=7.35,P〈0.00001;排尿中断训练共纳入文献4篇,经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比较其RR=0.23,95%CI为(0.14,0.40),总体检验效能Z=5.33,P〈0.00001.结论 盆底肌功能训练和排尿中断训练是治疗妇科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措施可列入术后常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META分析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盆底肌功能训练 排尿中断训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