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1
作者 周昀颉 赵远方(指导) +6 位作者 张裕娴 张立川(指导) 叶美仪 齐冀(指导) 周思怡 林熙蕾 杨晨啸(指导)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7,共8页
ETERNOVA续存——基于未来主义服饰风格下的服装创意立体结构应用研究作者:周昀颉(本科生)指导教师:赵远方设计说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从气候变化到资源枯竭,再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些问题都在提醒... ETERNOVA续存——基于未来主义服饰风格下的服装创意立体结构应用研究作者:周昀颉(本科生)指导教师:赵远方设计说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从气候变化到资源枯竭,再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些问题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挑战 深圳大学 设计说明 服饰风格 立体结构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作品 服装创意
原文传递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优化路径探索——以深圳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环宇 高临生 赵子贤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3期26-28,共3页
当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宏观的设计与分析方面,而该文从微观的视角出发,聚焦于深圳大学“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理清深圳大学当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具体的完... 当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宏观的设计与分析方面,而该文从微观的视角出发,聚焦于深圳大学“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理清深圳大学当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以深圳大学“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为参照,为探索其他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大学 “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问题 成因 措施
下载PDF
VR技术在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模式探索——以深圳大学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鸣 贾伟祺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7期144-146,共3页
实验室建设对于现代高校的教学与科研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VR(虚拟现实)技术在深圳大学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实验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为例,阐述如何运用VR技术设计与优化实验课程,从而提升专业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创新。其中涉及使用Tilt B... 实验室建设对于现代高校的教学与科研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VR(虚拟现实)技术在深圳大学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实验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为例,阐述如何运用VR技术设计与优化实验课程,从而提升专业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创新。其中涉及使用Tilt Brus h与Unity3D辅助产品概念设计和游戏场景设计的具体教学应用,以及VR实验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优势与前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虚拟现实 设计教育
下载PDF
触媒理论背景下工业遗存改造设计研究——以深圳华侨城华中电厂为例
4
作者 许杨 李逸斐 《湖南包装》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文章基于城市“触媒”理论提出城市工业遗存建筑微更新与活化再利用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触媒理论概念阐述,把功能要素、文化要素、生态要素、交通要素作为触媒因子,构建以触媒理论有效介入工业遗存空间改造更新的设计方法,并以华侨城华中... 文章基于城市“触媒”理论提出城市工业遗存建筑微更新与活化再利用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触媒理论概念阐述,把功能要素、文化要素、生态要素、交通要素作为触媒因子,构建以触媒理论有效介入工业遗存空间改造更新的设计方法,并以华侨城华中电厂为例,寻找触媒载体与旧工业遗存建筑的契合点,通过背景分析、现存问题、改造方法设计、场地改造后现状分析,充分发挥触媒理论的可行性,激发片区发展,实现积极的“触媒反应”。期望对旧工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媒理论 工业遗存 电厂改造设计 微更新
下载PDF
溯史·凝炼·抒怀——术语Cantabile及Bel Canto的互助性艺术表达
5
作者 万梦萦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6-103,共8页
歌唱性的表达一直是键盘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键盘艺术被人津津乐道的黄金发展时期,歌唱性的表达实则上形成了两套“系统”,一套是以Cantabile(如歌地,轻柔地)作为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主导术语,一套是浪漫时期以Bel Canto(歌唱地)建立... 歌唱性的表达一直是键盘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键盘艺术被人津津乐道的黄金发展时期,歌唱性的表达实则上形成了两套“系统”,一套是以Cantabile(如歌地,轻柔地)作为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主导术语,一套是浪漫时期以Bel Canto(歌唱地)建立的情感共鸣。Cantabile与Bel Canto既有代表歌唱性的共性特征,也有区分彼此差异的不同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对这两者在音乐语汇体系的具体实践代表意义上做出本质的区分与定论。厘清两者术语的音乐语境并构建逻辑桥梁将歌唱性“置入”键盘艺术中,有助于理论与演奏一体的共生发展与互助性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歌地 抒情的情感共鸣 歌唱性 键盘艺术
下载PDF
图像叙事媒介下艺术疗愈情感认知转化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远 张俊婷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48-61,共14页
城市青年厌烦了内卷所带来的倦怠感,精神上的愉悦体验成了人们的消费趋向。本文针对城市青年的情绪情感问题,从视觉心象的角度聚焦于通过图像叙事媒介进行的艺术疗愈,试图从综合学科的视角探讨图像叙事媒介下的艺术疗愈影响情绪情感转... 城市青年厌烦了内卷所带来的倦怠感,精神上的愉悦体验成了人们的消费趋向。本文针对城市青年的情绪情感问题,从视觉心象的角度聚焦于通过图像叙事媒介进行的艺术疗愈,试图从综合学科的视角探讨图像叙事媒介下的艺术疗愈影响情绪情感转化的内在机制,以研究图像叙事媒介下艺术疗愈情感觉察、转化、优化的内在机制;探讨通过艺术疗愈对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不断转化实现情感转化的过程对疗愈城市青年心理的正向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疗愈 情感认知 图像叙事 倦怠社会 转化 以人为本 精神文明
下载PDF
舞蹈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探析——评《舞蹈艺术教学实践与编创技法探研》
7
作者 张月龙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25-I0025,共1页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舞蹈专业开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许多舞蹈教师开始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拓展舞蹈教学的渠道,推动舞蹈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从目前的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来看,线上线下...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舞蹈专业开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许多舞蹈教师开始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拓展舞蹈教学的渠道,推动舞蹈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从目前的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来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逐渐开始完善,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创建网络空间,让学生在线下也能够随时学习舞蹈知识。教师通过让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优化线下教学模式,如利用视频等手段,简化了教学流程。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了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舞蹈专业 信息技术 舞蹈教师 舞蹈教学 时空局限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线上演播:舞台艺术数字化传播的新思路 被引量:7
8
作者 宗祖盼 刘欣雨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线上演播是数字化背景下传统舞台演出行业与新一轮科技应用浪潮碰撞出的新型文化业态。我国舞台艺术在数字化传播方面的探索主要经历了“高清录制”和“线上演播”两个阶段,并正朝着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并举的“双演”融合创新模式演进... 线上演播是数字化背景下传统舞台演出行业与新一轮科技应用浪潮碰撞出的新型文化业态。我国舞台艺术在数字化传播方面的探索主要经历了“高清录制”和“线上演播”两个阶段,并正朝着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并举的“双演”融合创新模式演进。“双演”融合对演艺产业链数字化革新的赋能主要包括:引导演艺机构开发新品种、搭建舞台演出宣发新模式、升级舞台演出演播新空间、拓宽舞台演出盈利新渠道。“双演”融合发展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从创新内容生产、加强专业合作、重视版权开发、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人才保障等几个方面重点推进,同时还要进一步思考科技赋能与艺术本体的关系,构建良性的数字化演出演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 线上演播 演艺产业 智慧剧场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城市形象数据建构下的深圳城市品牌设计战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89,315,共10页
目的厘清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的内在关联,将城市品牌的定位理论应用于城市营销活动的视觉识别设计当中。方法遵循城市品牌定位原则,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建构基于城市形象数据的城市品牌定位坐标系,为城市品牌定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厘清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的内在关联,将城市品牌的定位理论应用于城市营销活动的视觉识别设计当中。方法遵循城市品牌定位原则,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建构基于城市形象数据的城市品牌定位坐标系,为城市品牌定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提炼出案例城市深圳的城市形象标签,从建成环境、活力程度、发展环境、宜居程度4个视角提出城市品牌定位策略:现代时尚的花园城市景观;年轻多元的创意城市文化;包容创新的移民城市基因;绿色环保的宜居城市生态,同时提出相应的城市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方案。结论通过在城市品牌定位坐标系中找到城市形象标签的位置,能够定位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提供设计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数据 城市品牌定位 视觉识别设计 深圳
下载PDF
美声唱法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应用——以《幽兰操》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锐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2期105-107,共3页
古诗词传达素朴雅致的含蓄意境,音乐释放内心世界的幽深情感,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拓展了中国传统的诗韵之美。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以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美声唱法能够更好地表... 古诗词传达素朴雅致的含蓄意境,音乐释放内心世界的幽深情感,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拓展了中国传统的诗韵之美。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以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美声唱法能够更好地表达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内涵,增强其艺术感染力。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美声唱法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需要注意审美上的差异。本文基于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的实践演绎,对美声唱法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应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旨在保留传统诗词韵律特征的同时加强演唱技巧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古诗词艺术歌曲 《幽兰操》 应用
下载PDF
戏剧表演法在大学人文类课堂教学的应用
11
作者 许静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54-56,共3页
当前大学教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大学人文类课堂普遍存在重灌输、重知识、重理论,轻启发、轻实践、轻对话的弊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在大学人文类课堂中通过引入... 当前大学教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大学人文类课堂普遍存在重灌输、重知识、重理论,轻启发、轻实践、轻对话的弊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在大学人文类课堂中通过引入戏剧表演法是改善人文类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人文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探索。文章通过戏剧表演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实践方法及应用误区四个方面,探讨戏剧表演法在大学人文类课堂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表演法 人文类课堂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浅析法国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及典型性质
12
作者 邓肯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6期11-13,共3页
自音乐剧诞生直至如今高速发展阶段,法国音乐剧始终以独树一帜的气质立于世界音乐剧之林。细究其剧目内涵,可品味出法剧以特有的音乐剧编排规律、表现手段及舞台特性构建起了自身的艺术性,并以此推动了作品商业属性的大幅提升,最终确保... 自音乐剧诞生直至如今高速发展阶段,法国音乐剧始终以独树一帜的气质立于世界音乐剧之林。细究其剧目内涵,可品味出法剧以特有的音乐剧编排规律、表现手段及舞台特性构建起了自身的艺术性,并以此推动了作品商业属性的大幅提升,最终确保了法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上升势头。基于此特点出发,本文对法国音乐剧的外在呈现特性及内在建构原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以文本的诠释对法剧的持续升温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音乐剧 艺术特征 舞台呈现
下载PDF
基于场景化的智能家居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燕凝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使用备受人们关注。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场景化设计的重要作用,针对智能家居设计存在的技术缺陷给出解决措施,将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以场景为中心,将场景思维贯穿整个... 在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使用备受人们关注。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场景化设计的重要作用,针对智能家居设计存在的技术缺陷给出解决措施,将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以场景为中心,将场景思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以家居环境和用户使用场景作为核心要素驱动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入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需求和痛点,通过场景识别技术、系统可编程性和可定制性等技术,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适应性与便利性,以期为智能家居设计场景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化 智能家居 设计研究
下载PDF
气象内敛,开拓新变——中唐晚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微
14
作者 陈振旺 吴雨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5,共8页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中心莲花纹趋向收敛和拘谨,有别于初盛唐,正是中唐“低沉内敛”时代背景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莫高窟藻井图案 莲花纹 联珠纹 三兔共耳
下载PDF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自媒体口语传播策略
15
作者 王婷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116-124,共9页
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网络直播、微信订阅号等新型口语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既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增加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样态。然而,自媒体口语传播的碎片化及其强烈的主观性和话语的非理性特征,也更易导致少数民族文化... 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网络直播、微信订阅号等新型口语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既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增加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样态。然而,自媒体口语传播的碎片化及其强烈的主观性和话语的非理性特征,也更易导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失真失实、被歪曲误解、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等问题。为在自媒体语境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口语传播策略应结合自媒体平台的突出特色及口语传播的艺术特性,在相应的宏观背景和政策精神的指导下,重新审视自媒体口语传播的主体、手段和价值,探讨如何挖掘富有时代感的民族艺术内涵,进而减少文化隔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 自媒体 口语传播 传播策略
下载PDF
客家兴宁“杯花舞”形态成因创造性转化探究
16
作者 何好 王真真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8期178-180,共3页
“杯花舞”是流传于广东梅州兴宁市的客家舞蹈,长久以来,它从活动中的表演逐渐转变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纯艺术性舞蹈。该文从“杯花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首先对“杯花舞”的基本动作进行形态分析,从中发掘“杯花舞”的动作特点,再分析... “杯花舞”是流传于广东梅州兴宁市的客家舞蹈,长久以来,它从活动中的表演逐渐转变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纯艺术性舞蹈。该文从“杯花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首先对“杯花舞”的基本动作进行形态分析,从中发掘“杯花舞”的动作特点,再分析其动作成因,并对“杯花舞”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作出展望,期以“杯花舞”在当代社会环境下更好地延续其独有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花舞” 形态 动作成因
下载PDF
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多模式交通系统中的适应性研究
17
作者 吴昆 潘晓怡 +2 位作者 王伊菲 袁瑾仪 刘贝贝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5期132-136,F0003,共6页
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要素,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导向标识设计对于增强交通流畅度与用户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着重探讨了各种交通方式间的互连性与广泛需求的满足情况,通过深入剖析受众的行为模式,进而评估视觉导视策略及当代... 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要素,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导向标识设计对于增强交通流畅度与用户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着重探讨了各种交通方式间的互连性与广泛需求的满足情况,通过深入剖析受众的行为模式,进而评估视觉导视策略及当代技术在导向系统中的整合效果。此外,本研究高度重视无障碍设计理念,确保系统能够全面服务于视力、听力受限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体现设计的普适价值。通过融合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力图使导向系统能有效适应各类环境,驱使公共空间朝向更智能、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向演进,从而全面提升交通体系的服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系统 导视标识设计 无障碍设计 视觉导视策略
下载PDF
以非遗产业化为载体的山西乡村振兴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霖 冯向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非遗产业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非遗产业化为载体推进山西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具有战略与需求上的紧迫性,而且具备现实意义上的可行性。通过SWOT分析法,明确了山西非遗产业化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以及各种因素相... 非遗产业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非遗产业化为载体推进山西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具有战略与需求上的紧迫性,而且具备现实意义上的可行性。通过SWOT分析法,明确了山西非遗产业化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以及各种因素相互配合、协同的可能性,全面、系统、准确地构建山西以非遗产业化为载体的乡村振兴模式情景,提出山西非遗产业化的振兴路径,即以“非遗+”内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乡村振兴产业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非遗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撑体系;以“区域协同”外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乡村非遗产业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
下载PDF
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融合与发展——析《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远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9期72-72,共1页
客观上说,自然生态是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共同母题,两种设计间既有关联又存在差异,尤其在艺术设计及环境设计的生态化演进过程中,涉及思维、方法、形态、空间等多维领域,有待深入探索和发现。《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 客观上说,自然生态是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共同母题,两种设计间既有关联又存在差异,尤其在艺术设计及环境设计的生态化演进过程中,涉及思维、方法、形态、空间等多维领域,有待深入探索和发现。《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一书由朱文霜主编,由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8年2月出版,作者从环境艺术设计多维领域切入,以自然生态为媒介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融合发展的机制。总览全书,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生态化 自然生态 现代艺术设计 融合与发展 设计融合 多维
下载PDF
中国话剧研究的多维审视与理论建构
20
作者 王大维 吴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1-71,共1页
对中国当代话剧接受与创作的审视、反思和建议,对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话剧接受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理论为先导,逐步发展为以接受美学视角对中国话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加强戏剧接受研究,可以拓展... 对中国当代话剧接受与创作的审视、反思和建议,对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话剧接受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理论为先导,逐步发展为以接受美学视角对中国话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加强戏剧接受研究,可以拓展戏剧研究的空间和格局,检视戏剧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反思戏剧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命力 戏剧接受 中国当代话剧 戏剧作品 多维审视 话剧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 文艺繁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