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刚 姬尚义 +1 位作者 沈宗林 谭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5例、女4例,年龄18~50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5例患者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5例、女4例,年龄18~50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5例患者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阻断时间74.11±30.35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17.33±36.00分钟 。本组病例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静滴利多卡因有效。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尽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右心房或主动脉及右心室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利于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合并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破裂 外科治疗 低温体外循环 修补术 主动脉辩置换术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楚芝 杨建安 +5 位作者 温隽珉 姜妮 张志娴 刘希伶 冯东杰 陈伟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彭源 杨建安 +1 位作者 刘银河 王湘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454-457,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始发于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始发于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将中层分离成夹层[1].AD的每年发病率是0.005‰~0.03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2].每个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可一概而论,只能说在正常的主动脉中膜组织各个成分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动态稳定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主动脉中膜组织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从而功能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加之各种危险因素周而复始地长期损害,最终导致了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试就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病因学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晓涵 于洪涛 +1 位作者 张锐 李涯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1期43-45,49,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阻断股动脉进行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本院实施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R组)和对照组(c组),... 目的探讨直接阻断股动脉进行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本院实施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R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游离股动、静脉后,c组直接插管建立体外循环;R组夹闭股动脉3min,开放3min,如此三个循环后与c组采用相同的方法建立体外循环。两组均采用右侧胸壁三孔入路,在第三、四和六肋间切取三个1.5~2.0cm的孔状切口,在胸腔镜下显露术野完成手术。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5min(T0)、体外循环停机2h(T1)、体外循环停机12h(T2)和体外循环停机24h(T3)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氧合指数;采集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含量。结果6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组术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广T3时的氧合指数均降低,R组T1~T3时的氧合指数高于C组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时的血浆RA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的血浆RAGE水平均增高,R组T1-T3时的血浆RAGE水平显著低于C组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阻断股动脉进行下肢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肺损伤程度,具有一定肺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处理 胸腔镜 体外循环 肺保护
下载PDF
706例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红 姬尚义 +2 位作者 沈宗林 陈长春 杨建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婴幼儿VSD706例,男417例,女289例,月龄0.067~36个月,平均(14.6±8.7)月。体重3~22.5kg,平均(10.8±8.3)kg,小于10k... 目的 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婴幼儿VSD706例,男417例,女289例,月龄0.067~36个月,平均(14.6±8.7)月。体重3~22.5kg,平均(10.8±8.3)kg,小于10k者476例(67.4%)。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436例,补片修补270例。干下型VSD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术后应重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与治疗,重视对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结果 术后30d内死亡18例(其中11例年龄小于6个月),死亡率2.55%,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1.2%。结论 婴幼儿VSD修补术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小于6个月龄以内的低体重婴儿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室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肺动脉持续灌注对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洪涛 杨晓涵 +3 位作者 张锐 陈其龙 王尧 杨建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析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进行肺动脉持续灌注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0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肺灌注组(n= 25)、对照组(n = 25),肺灌注组在患者体外循环期... 目的:探析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进行肺动脉持续灌注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0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肺灌注组(n= 25)、对照组(n = 25),肺灌注组在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予以肺动脉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进行二尖瓣常规置换术,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两组术前、结束CPB时、术后6 h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肺灌注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灌注组结束CPB时、术后6 h 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出现肺损伤,进行肺动脉含氧血持续灌注可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肺动脉灌注 体外循环 腹腔镜 保护作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瓣膜置换和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洪涛 王湘 +5 位作者 杨晓涵 陈文斌 张锐 李刚 王尧 杨建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87-289,316,共4页
目的比较瓣膜置换和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抽调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诊治的20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分为两组,各组1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比较瓣膜置换和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抽调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诊治的20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分为两组,各组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瓣膜置换术,研究组实施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心脏各项指标、心功能分级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心脏各项指标、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包括胸腔引流液[(1 004.12±490.63)mL vs.(1 198.65±403.56)mL,t=0.968,P=0.346]及体外循环时间[(92.54±32.54)min vs.(135.10±25.47)min,t=3.257,P=0.004]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采取三尖瓣成形术治疗,治疗后各项心脏功能得到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 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邓钧安 杨建安 刘银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397-401,共5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在主动脉中层出现变性、坏死等结构异常的基础上,当内膜撕裂后,血液流入中层形成假腔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4~5人/10万人年,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死亡原因是夹层破裂所致的大出血。虽然目...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在主动脉中层出现变性、坏死等结构异常的基础上,当内膜撕裂后,血液流入中层形成假腔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4~5人/10万人年,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死亡原因是夹层破裂所致的大出血。虽然目前主动脉夹层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D患者基因水平表达异常是发病的遗传学基础。近来的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MICRORNA 发病机制
下载PDF
MiRNA与获得性主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叶东挺 杨建安 刘银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366-369,共4页
获得性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其中AD与AA的发病率最高,为3~4人·10万人-1·年-1[1],其总体病死率和手术相关死亡率都很高.年龄、吸烟、男性... 获得性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其中AD与AA的发病率最高,为3~4人·10万人-1·年-1[1],其总体病死率和手术相关死亡率都很高.年龄、吸烟、男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AA与AD形成的危险因素,主动脉中层的退化、变性、坏死是AD与AA的致病基础.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致力于阐释获得性主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大部分研究着重于基因起源异常、临床病理不同及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作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MIRNA
下载PDF
不同冠状动脉搭桥技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白浪 李涵 魏民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7期25-28,共4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支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案。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搭桥技术从最初的体外循环下搭桥,到后来的非体外循环搭桥,再到微创小切口及机器人辅助下搭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微创的手术方式减少了创...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支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案。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搭桥技术从最初的体外循环下搭桥,到后来的非体外循环搭桥,再到微创小切口及机器人辅助下搭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微创的手术方式减少了创伤、恢复时间而逐渐得到重视。为了增加桥血管通畅率,血管外支架、无接触技术得到了发展。不仅如此,杂交手术结合了搭桥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使患者获益。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合传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患者,辅助分子疗法可以提供替代的心肌微血运重建。本文就近些年来搭桥技术方面新的进展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支架 机器人手术 冠脉旁路移植 辅助分子疗法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一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湘 蔡震宇 +1 位作者 于洪涛 李刚 《新医学》 2020年第12期966-970,共5页
腹主动脉瘤是指与全身纤维结缔组织退行性变相关联的腹主动脉局部瘤样扩张,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近年随着三维(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医疗领域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血管外科的运用。该文介绍1例腹主动脉瘤3D打印辅助治疗实... 腹主动脉瘤是指与全身纤维结缔组织退行性变相关联的腹主动脉局部瘤样扩张,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近年随着三维(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医疗领域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血管外科的运用。该文介绍1例腹主动脉瘤3D打印辅助治疗实例,与传统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进行对比,基于CTA图像的3D打印技术能够精准地还原CTA重建图像,测量数据更客观,使外科医师获得更直观的视觉理解,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三维打印
下载PDF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与主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协辉 陈继承 杨建安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KP)是大多数哺乳动物色氨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KP代谢可以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中间产物,如犬尿氨酸、犬尿酸、3-羟基犬尿氨酸、黄尿酸等。这些分解代谢物浓度的增加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CVD),本文综述了近年...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KP)是大多数哺乳动物色氨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KP代谢可以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中间产物,如犬尿氨酸、犬尿酸、3-羟基犬尿氨酸、黄尿酸等。这些分解代谢物浓度的增加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CVD),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犬尿氨酸代谢途径在主动脉瘤及其相关风险因素中的研究进展,讨论针对KP信号通路对主动脉瘤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 主动脉瘤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体外开窗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
13
作者 于洪涛 王湘 +4 位作者 王赞鑫 魏民新 王尧 李刚 杨建安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开窗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体外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随访至201... 目的:观察体外开窗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体外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随访至2018年9月,观察患者近期疗效.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8.2±14.6)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9±1.2)天.放置覆膜支架18个,术中支架全部释放成功,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无1例患者围术期发生急性脊髓缺血、脑血管事件、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也无1例患者死亡.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7±2.1)个月,支架封堵良好,夹层假腔均出现血栓化.末次随访主动脉增强CT复查显示,患者支架完好无移位,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体外开窗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远期尚在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开窗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夹层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