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晓芸 黄凌雁 +2 位作者 张伟青 张舒梅 李赛慧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儿科住院患者7432例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率为3.12%,感染例次率3.40%;感染部位依次为胃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软...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儿科住院患者7432例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率为3.12%,感染例次率3.40%;感染部位依次为胃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婴幼儿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医院感染患儿住院天数高于无医院感染者;原发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结论 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年龄、部位分布、住院天数、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儿科 基层医院
下载PDF
深圳市西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安全 薛立军 +2 位作者 王英宏 刘小花 许艳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881-1882,共2页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平时见散发病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较多。肺炎支原体在非流行年间占小儿肺炎病因的10%-20%,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光 刘秀香 +2 位作者 刘仁红 肖昕 常立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将160只新生SD大鼠(孕21d)随机分为空气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加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Ⅲ组)和高氧加小剂量NAC组(Ⅳ组),每组... 目的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将160只新生SD大鼠(孕21d)随机分为空气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加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Ⅲ组)和高氧加小剂量NAC组(Ⅳ组),每组各40只。Ⅰ组在空气中饲养,Ⅱ、Ⅲ、Ⅳ组置于高氧箱(保持氧体积分数>950mL/L)中饲养,Ⅲ、Ⅳ组大鼠以灌胃方式予NAC[Ⅲ组予NAC6.25×10-2g/(kg.d),Ⅳ组剂量是Ⅲ组剂量的1/4,给药时间为出生第1-7天]。每组又随机分为第3、7、14、21天4个亚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第3、7、14、21天处死动物,收集其血浆和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亚组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Ⅱ组第3天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胞质中板层小体出现排空现象,AECⅠ、AECⅡ线粒体肿胀;肺组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第7天各种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第3天更加明显,AECⅡ胞质中板层小体排空现象增加,各种细胞线粒体肿胀更加明显,呈气球样变;部分AECⅡ出现坏死;第14、21天,AEC基底膜及气血屏障明显增厚;成纤维细胞增殖,肺间质可见大量胶原原纤维。Ⅲ组第3、7天时肺组织各类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AECⅡ板层小体排空明显减少,未见AECⅡ坏死或凋亡;第14、21天肺间质中胶原纤维未见明显增加。Ⅳ组肺组织超微结构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较Ⅱ组稍减轻。Ⅱ组早产新生大鼠血浆8-iso-PGF2α水平从第3天即开始升高,第14天最高,第21天虽较前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各时间点血浆8-iso-PGF2α水平较Ⅱ组明显降低,但仍高于Ⅰ组;Ⅳ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较Ⅱ组降低不明显。结论高氧暴露诱导的肺损伤早期以AEC,尤其是AECⅡ损伤为特征,继之导致AEC基底膜及气血屏障明显增厚,晚期出现肺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形成肺纤维化。早期积极予抗氧化治疗可减轻高氧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分数氧 肺损伤 8-异前列腺素F2Α 氧化应激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脑室注射Nogo-A抗体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晓光 刘仁红 熊爱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Nogo-A对中枢神经轴突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Nogo-A特异性抗体IN-1能中和这种抑制性蛋白,从而促进损伤轴突的再生。该文旨在探讨脑室注射Nogo-A抗体(IN-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建... 目的Nogo-A对中枢神经轴突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Nogo-A特异性抗体IN-1能中和这种抑制性蛋白,从而促进损伤轴突的再生。该文旨在探讨脑室注射Nogo-A抗体(IN-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IN-1组和人工脑脊液组,每组20只,前者脑室注射IN-110μL,后者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10μL,另外选择20只新生大鼠为假手术组,只施行颈部手术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做缺氧缺血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其脑组织Nogo-A及GAP-4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N-1组新生鼠脑组织Nogo-A蛋白表达弱于人工脑脊液组,前者Nogo-A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28.61±1.70)也较后者(39.52±1.40)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IN-1组Nogo-A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假手术组(32.78±1.8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人工脑脊液组(39.52±1.40)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IN-1组GAP-43蛋白的表达(31.14±1.88)强于人工脑脊液组(27.73±1.43),两组GAP-43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IN-1组及人工脑脊液组GAP-43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假手术组(33.64±1.2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Nogo-A抗体可导致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Nogo-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对神经细胞再生的抑制作用减弱。而脑组织神经细胞GAP-43表达增强,提示神经细胞再生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NOGO-A GAP-43 新生大鼠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高体积分数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调控作用(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晓光 刘秀香 +2 位作者 刘仁红 肖昕 常立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只早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4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3、7、14、21d4个亚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亚组早产大鼠肺组织T...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早产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只早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4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3、7、14、21d4个亚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亚组早产大鼠肺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与分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亚组早产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Ⅰ型与Ⅲ型胶原表达与分布;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各亚组早产大鼠肺组织TGF-β1 mRNA及其蛋白与Ⅰ型、Ⅲ型胶原阳性表达的PU值。结果高氧第3天,肺组织TGF-β1 mRNA及其蛋白呈现弱阳性表达,第7、14、21天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量于第7天开始增高,第14天达高峰;肺组织TGF-β1 m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的PU值在第7、14、21天均高于空气组(Pa<0.01)。Ⅰ型胶原在第3、7天时呈弱阳性表达,第14、21天时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量从第14天开始增加,第21天时达高峰;Ⅲ型胶原表达强度在第3天时呈弱阳性,第7天时开始增强呈中等阳性表达,第14、21天时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量在第7天时开始增加,第14天时达高峰,表达量高于Ⅰ型胶原;肺组织Ⅰ型、Ⅲ型胶原阳性表达的PU值在第14、21天时均明显高于空气组(Pa<0.01)。高氧组肺组织TGF-β1 mRNA及其蛋白与Ⅰ型、Ⅲ型胶原阳性表达均分布于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及肺间质中;在第14、21天高氧组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与Ⅰ型胶原呈显著正相关(r=0.881,0.793 Pa<0.01),与Ⅲ型胶原亦呈显著正相关(r=0.866,0.891 Pa<0.01)。结论TGF-β1过度表达而介导的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合成是肺纤维化发生的重要机制,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1对Ⅰ型、Ⅲ型胶原等ECM的沉积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 高体积分数氧 肺纤维化 大鼠 早产
下载PDF
重力喂养联合抚触在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喜华 王名英 张舒梅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抚触在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间断鼻饲喂养,研究1组50例予以常...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抚触在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间断鼻饲喂养,研究1组50例予以常规重力喂养,研究2组50例予以常规重力喂养联合抚触护理。比较三组患儿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喂养不耐受率分别为46.00%、42.00%,两组喂养不耐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00%)(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2组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研究1组(P<0.05)。结论重力喂养联合抚触可改善低出生体重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缩短患儿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喂养 抚触 极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反馈式家庭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秀云 陈远秀 +1 位作者 彭酒 廖庆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反馈式家庭应答行为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功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成功分娩且身体健康的1岁婴幼儿42名为研究对象,均行反馈式家庭应答行为干预,持续时间为6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婴幼儿语言和认知... 目的探讨反馈式家庭应答行为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功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成功分娩且身体健康的1岁婴幼儿42名为研究对象,均行反馈式家庭应答行为干预,持续时间为6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功能发育情况。结果反馈式家庭应答行为干预可行性和有效性高,儿童言语次数以及儿童发起对话轮换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高趋势,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总体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与成人语言字词数、儿童言语字词数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00 6;r=0.788,P=0.000 4);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318 8,P=0.000 0)。儿童言语字词数和儿童发起的对话轮换数与MDI呈正相关(r=0.523,P=0.000 2;r=0.568,P=0.000 1)。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无明显增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8 0,P=0.677 0)。结论反馈式家庭应答行为干预可行性高,且能促进儿童语言和认知功能健康快速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式 家庭 语言 认知
下载PDF
初乳口腔滴注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梁来琼 冯丽萍 何惠优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第5期373-375,379,共4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滴注,对...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滴注,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口腔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出生10d时胃潴留次数、潴留量、肠道菌群定植情况及肠内营养进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潴留次数及潴留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24.129,P<0.001;t=35.816,P<0.001);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t=16.585,P<0.001;t=13.272,P<0.001);达完全不潴留时胎龄和全肠内营养时的胎龄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4.039,P<0.001;t=3.490,P<0.001)。结论初乳口腔滴注可减少胃潴留的发生,改善肠道微生态,推进喂养进程,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口腔滴注 极低出生体重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正秋 文运衡 +3 位作者 范秀玖 肖毅 黄月娇 温淑媛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973-974,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哮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对可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哮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对可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胸片改变情况。结果 8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8例(10.0%)并发哮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与年龄、性别、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病毒感染、既往哮喘病史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与年龄、既往哮喘病史呈负相关,而与男性、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病毒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哮喘患儿的胸片改变情况与未合并哮喘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小、男性、有过敏体质、有哮喘家族史、有病毒感染、无既往哮喘病史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的可能性较大,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哮喘的发生,合并哮喘患儿的胸片有相应改变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哮喘 影响因素 患儿
下载PDF
抚触干预护理联合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名英 黄喜华 张舒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4期117-119,206,共4页
目的探讨抚触干预护理联合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出生的早产儿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A组母乳喂养联合抚触干预护理,B组奶粉喂养联合抚触干预护理,C组混合喂养联合抚触干预... 目的探讨抚触干预护理联合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出生的早产儿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A组母乳喂养联合抚触干预护理,B组奶粉喂养联合抚触干预护理,C组混合喂养联合抚触干预护理,D组为对照组,母乳喂养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上述四组早产儿出生后1个月摄奶量和白蛋白差异,以及身高、体重、头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出生后1个月,四组白蛋白与摄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蛋白水平与摄奶量最高,D组最低;出生后1个月四组身高、体重、头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干预护理联合联合母乳喂养更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抚触 母乳喂养 发育
下载PDF
推拿疗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思思 周瑶 叶启翔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将推拿疗法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n=30)与参照组(n=3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 目的:将推拿疗法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n=30)与参照组(n=3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推拿疗法,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Hb、血清铁、铁蛋白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26.67%(P<0.05)。结论:推拿疗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Hb、血清铁等指标水平,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缺铁性贫血 推拿疗法 血液指标 硫酸亚铁
下载PDF
口服头孢克洛与头孢拉定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运衡 范秀玖 付印强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口服头孢克洛与头孢拉定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儿科就诊的70例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头孢克洛组与头孢拉定组各35例,头孢克洛组患儿口服头孢克洛干... 目的对比分析口服头孢克洛与头孢拉定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儿科就诊的70例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头孢克洛组与头孢拉定组各35例,头孢克洛组患儿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进行治疗,头孢拉定组患儿口服头孢拉定干混悬剂进行治疗,服药剂量均为25mg/(kg·d)。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分类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头孢克洛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4.39%)远高于头孢拉定组(77.14%),患儿退热时间(2.48±0.26)d与用药时间(7.64±1.62)d均明显低于头孢拉定组患儿(3.12±0.35)d和(9.08±1.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洛与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较头孢拉定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有效的缩短了患儿退热与用药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头孢拉定 儿童 急性咽扁桃体炎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23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英宏 《深圳医学》 2000年第3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降纤酶 治疗 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 血栓
下载PDF
肾脏病患儿一级亲属CKD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及城 刘伟莲 李远芬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索肾脏病患儿一级亲属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肾脏病患儿控制肾脏病的进展及预防CK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初诊肾脏病患儿73例及非肾脏病患儿67例,对其一级亲属进行慢性肾脏病的相关调查,用单因素和多... 目的:探索肾脏病患儿一级亲属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肾脏病患儿控制肾脏病的进展及预防CK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初诊肾脏病患儿73例及非肾脏病患儿67例,对其一级亲属进行慢性肾脏病的相关调查,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CKD的危险因素。结果:肾脏病患儿一级亲属CKD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肾脏病患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女性、吸烟、工作强度重、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有肾病家族史为CK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脏病患儿一级亲属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于非肾脏病患儿的一级亲属;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肾脏病患儿进行工作强度、生活习惯、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水平等方面的控制,会延缓肾脏病的进展,预防CK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险因素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15
作者 黄喜华 王名英 张舒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需要留置针管的婴幼儿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观察组采用品...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需要留置针管的婴幼儿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操作,对两组患儿的皮肤压痕出现情况和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压痕出现率为9.68%(6/62),对照组患儿压痕出现率为29.03%(18/62)(P<0.05);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护理积极性、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协调能力、工作认同感与成就感及操作质量等护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可以改善患儿压痕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婴幼儿留置针 皮肤压痕 预防
下载PDF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16
作者 刘仁红 肖毅 +4 位作者 杨永玲 王英宏 黄凌雁 熊伟 邓永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3期1719-1720,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81例,观察组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39例,对照组未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4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如出现症状,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果...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81例,观察组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39例,对照组未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4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如出现症状,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果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50.0%(21/42)),观察组NRDS发生率为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NRDS时需要辅助通气时间及总氧疗时间,观察组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下载PDF
谈如何减轻住院儿童的心理压力
17
作者 张舒梅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2期80-81,共2页
医院常被儿童认为是最不安全,最可怕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特殊环境里,他们常常会感到不安、焦虑和恐惧,各种不同的原因如陌生、与父母亲的分离、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等等,都会造成儿童心理上的种种压力,而儿... 医院常被儿童认为是最不安全,最可怕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特殊环境里,他们常常会感到不安、焦虑和恐惧,各种不同的原因如陌生、与父母亲的分离、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等等,都会造成儿童心理上的种种压力,而儿童正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住院所造成的身心创伤,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可以影响其今后的人格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心理压力 医院 生长发育 身心创伤 护患关系 安全感 心理需要 护理措施
下载PDF
浅谈婴儿气管插管的护理
18
作者 黄羽桃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气管插管 护理 气道湿化 胸部物理疗法 吸痰方法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晓光 刘秀香 +2 位作者 刘仁红 肖昕 熊爱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1-35,I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沉积情况,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防治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方法 将200只孕21d(足月为22~23d)剖宫产出生的... 目的 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沉积情况,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防治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方法 将200只孕21d(足月为22~23d)剖宫产出生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生理盐水(NS)组(Ⅲ组)、高氧+小剂量NAC组(Ⅳ组)、高氧+大剂量NAC组(Ⅴ组)共5个组,每组4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3d、7d、14d和21d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Ⅰ组在空气中饲养;Ⅱ、Ⅲ、Ⅳ、Ⅴ组置于同一室的高浓度氧(〉95%)箱中饲养;Ⅳ、Ⅴ组大鼠以灌胃方式给予NAC(大剂量组每天给予6.25×10^-5gNAC/g体重,小剂量组是大剂量的1/4);Ⅲ组给予相同容量的NS。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应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差别。结果 3、7d时各组犬鼠肺组织Ⅰ型胶原免疫组化PU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21d时Ⅱ组较Ⅰ组明显增高(P均〈0.01),Ⅴ组则较Ⅱ组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5、0.001)。3d时各组大鼠肺组织Ⅲ型胶原免疫组化PU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21dⅡ组较Ⅰ组显著增加(P均〈0.01),Ⅴ组则显著低于Ⅱ组(P均〈0.01)。对各时间点Ⅳ组与Ⅱ组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量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性肺损伤新生未成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沉积增加,NAC对高氧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高氧症 肺纤维化 大鼠肺组织
原文传递
高氧暴露早产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与细胞外基质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晓光 刘秀香 +2 位作者 刘仁红 肖昕 常立文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15-218,257,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高氧暴露新生早产大鼠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AEC)超微结构与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探讨其在高氧性肺损伤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新生早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空气组在空气中饲养,高氧组置于高氧箱(... 目的动态观察高氧暴露新生早产大鼠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AEC)超微结构与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探讨其在高氧性肺损伤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新生早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空气组在空气中饲养,高氧组置于高氧箱(保持氧体积分数(950ml/L)中饲养,每组4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3、7、14、21d 4个亚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3、7、14、21天处死动物,收集肺组织标本。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亚组大鼠AEC超微结构改变;采用碱水解法测定其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Ⅰ型与Ⅲ型胶原表达与分布;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肺组织Ⅰ、Ⅲ型胶原阳性表达的PU值。结果高氧组第3天即出现AEC轻度损伤;第7天时AEC损伤加重,第14、21天时出现AEC-Ⅱ坏死,板层小体基本排空,AEC基底膜及气血屏障明显增厚,肺间质可见大量胶原原纤维。肺组织HYP含量随着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第21天时达最高,在第7、14、21天时均明显高于空气组。Ⅰ、Ⅲ型胶原均在第3天呈弱阳性表达,第14、21天呈强阳性表达。肺组织Ⅰ、Ⅲ型胶原阳性表达的PU值在第14、21天时明显高于空气组(P<0.01)。结论AEC损伤是早产大鼠长时间高氧暴露所致肺损伤的早期特征,而后期以肺间质ECM过度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 细胞外基质 动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