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济复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和粘膜反应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40
1
作者 吴冬 李先明 +4 位作者 苏立平 任浙平 陈善义 闫茂生 杨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观察依济复在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和粘膜炎中的作用。方法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应用依济复喷剂预防及治疗 5 0例行放射治疗患者 (预防治疗组 ) ,并设同等数量常规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预防治疗组Ⅱ度以上放射... 目的 观察依济复在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和粘膜炎中的作用。方法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应用依济复喷剂预防及治疗 5 0例行放射治疗患者 (预防治疗组 ) ,并设同等数量常规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预防治疗组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 2 0 %,对照组 9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预防治疗组Ⅱ度以上放射性粘膜炎发生率为 10 %,对照组为 90 %,两组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依济复对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和粘膜炎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对放射性皮炎和粘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可以将放射性皮炎和粘膜炎基本控制在Ⅱ度以内 ,起到止痛、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济复 放射性皮炎 粘膜炎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照射野最佳衔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超权 钟鹤立 +3 位作者 李先明 李而周 胡岳然 陈善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的最佳衔接方法。方法 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 ,以一个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模照射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用于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结果 根据测量 ,面颈野或耳前野与...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的最佳衔接方法。方法 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 ,以一个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模照射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用于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结果 根据测量 ,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之间的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和热点 ,与初步临床观察相符。结论 用一个等中心并半束整体铅模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时 ,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间的剂量衔接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照射野 最佳衔接方法 独立准直器
原文传递
影响N_0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善义 李先明 +1 位作者 李而周 吴超权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分析颈淋巴结阴性 (N0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N0 期鼻咽癌 2 11例复发因素。结果  2 11例N0 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49例复发。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 目的 分析颈淋巴结阴性 (N0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N0 期鼻咽癌 2 11例复发因素。结果  2 11例N0 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49例复发。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上颈预防剂量 >5 0Gy比面颈分野上颈剂量 5 0Gy者颈淋巴结复发率低 (t=12 .93,P =0 .0 0 0 )。咽旁间隙受侵 ,T分期高 ,颈淋巴结复发率高 (t =14.91,P =0 .0 0 1及t=8.78,P =0 .0 0 3)。全颈预防照射比单纯上颈预防照射的下颈复发率低 (χ2 =3 .0 5 ,P >0 .0 5 )。结论 对于N0 期鼻咽癌应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及全颈预防照射 ,上颈预防量应 >5 0G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颈淋巴结 复发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钢 李先明 +3 位作者 刘湘园 吴冬 闫茂生 杨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放射治疗前后血清OPN水平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血清OPN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健康对照组与鼻咽癌组及不同分期或类...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放射治疗前后血清OPN水平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血清OPN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健康对照组与鼻咽癌组及不同分期或类型鼻咽癌患者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Ⅰ、Ⅱ期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低于有颈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放射治疗后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低于放射治疗前(P<0.01)。结论 OPN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确切评价血清OPN水平在鼻咽癌中的临床价值仍需积累更多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骨桥蛋白 临床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放射性脑组织急性损伤及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易俊林 刘雅洁 +3 位作者 杨伟志 黄晓东 苗延浚 蔡伟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了解小鼠全脑X射线照射后脑组织急性损伤的表达和中药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112只BALB/C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加地塞米松组、照射加山莨菪碱组、照射加复方丹参组。全脑照射 2 5Gy后 ,测定各组脑组织和血浆中脂... 目的 了解小鼠全脑X射线照射后脑组织急性损伤的表达和中药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112只BALB/C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加地塞米松组、照射加山莨菪碱组、照射加复方丹参组。全脑照射 2 5Gy后 ,测定各组脑组织和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的表达情况。用方差分析方法检测各实验组脑组织和血浆中LPO含量差别 ,用 χ2 检验分析ICAM 1组间表达差异。结果  (1)BABL/C小鼠全脑照射后 10h ,脑组织匀浆中LPO的含量明显高于未照射组 (P <0 .0 1) ,复方丹参可显著降低照射引起的LPO升高(P <0 .0 5 ) ,血浆中LPO的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 (2 )各组ICAM 1的表达有时间规律 ,照射后 2 4hI CAM 1表达组间存在一定差别 ,与单纯照射组相比 ,照射加复方丹参组及地塞米松组可明显抑制I CAM 1的表达 (P <0 .0 1)。结论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改变和ICAM 1表达的增强是放射诱导的脑组织急性损伤的观察指标 ,中药复方丹参对放射诱发的脑组织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脑组织 复方丹参 中药 小鼠 辐射防护
原文传递
用等中心四分之一野结合虚拟楔形板照射技术治疗乳腺癌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岳然 钟鹤立 +3 位作者 刘雅洁 吴超权 李先明 陈楚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照射野和楔形板的最佳匹配及照射野间最佳的衔接方法。方法 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 ,以等中心胸壁 1/4野及 15°~ 2 0°角虚拟楔形板技术照射 ,锁骨上下区野与胸壁切线野用半野相衔接。共治...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照射野和楔形板的最佳匹配及照射野间最佳的衔接方法。方法 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 ,以等中心胸壁 1/4野及 15°~ 2 0°角虚拟楔形板技术照射 ,锁骨上下区野与胸壁切线野用半野相衔接。共治疗乳腺癌 6 6例 ,与不用此方法治疗乳腺癌 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此法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近期临床观察无一例因剂量分布不均或过量造成皮肤组织损伤 ,因漏照欠量而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同时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也较低。结论 用等中心 1/4野结合 15°~ 2 0°角虚拟楔形板照射技术治疗乳腺癌 ,使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虚拟楔形板可替代物理楔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中心四分之一野 虚拟楔形板 乳腺癌 放射治疗 直线加速器
原文传递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曹华 闫茂生 +4 位作者 郑涛 许瑞莲 陈亦欣 王树滨 刘雅洁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15-21,共7页
目的利用乳腺癌的3种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乳腺癌简易分为4种分子亚型,并探讨这4种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采用回顾性方... 目的利用乳腺癌的3种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乳腺癌简易分为4种分子亚型,并探讨这4种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采用回顾性方法将本院51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及basal-like4种类型。对各型的临床特征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各型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在510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basal-like型分别占56.86%(290/510)、9.02%(46/510)、3.53%(18/510)和30.59%(156/510)。中位随访66个月,luminal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basal-like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21%(279/290)、97.83%(45/46)、83.33%(15/18)和78.85%(123/156),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62%(257/290)、95.65%(44/46)、83.33%(15/18)和72.44%(113/156)。basal-like型与luminalA、luminal B型相比,患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较低(P<0.05);HER-2(+)型患者的总生存率比luminalA型患者低(P<0.05)。经Cox多因素预后分析发现淋巴结状况及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较淋巴结阴性患者差,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basal-like型患者的预后依次变差(P=0.00)。结论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淋巴结状况及分子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阳性及basal-like型患者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辐射对脑损害的晚期效应及中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易俊林 刘雅洁 +2 位作者 苗延浚 杨伟志 蔡伟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了解小鼠脑组织放射后的晚期损害 (智力、生存率、生存质量 )及寻找保护药物。方法 将 6 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和不同处理共 5组 ,各组全脑单次照射 2 2Gy ,观测各组小鼠体重及生存情况 ,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改变 ,组织病理学... 目的 了解小鼠脑组织放射后的晚期损害 (智力、生存率、生存质量 )及寻找保护药物。方法 将 6 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和不同处理共 5组 ,各组全脑单次照射 2 2Gy ,观测各组小鼠体重及生存情况 ,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改变 ,组织病理学改变 ,比较组间差别。结果 各用药组小鼠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 ;丹参组能明显改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丹参组对放射诱导的小鼠脑组织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所选药物复方丹参明显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 ,对放射诱导脑组织损害的保护有病理学上的证据 ,但未能提高小鼠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害 晚期效应 中药 保护作用 放射治疗 肿瘤
原文传递
西门子加速器虚拟楔形板物理参数的剂量学验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鹤立 李晓东 李隆兴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虚拟楔形板楔形角的验证 ;楔形因子与射线能量、照射野尺寸和楔形角大小之间的关系 ;虚拟楔形野、物理楔形野和平野百分深度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西门子公司Meva tronM加速器 6MV、Primus加速器 8、18MV 3种能量X射线 ,用... 目的 探讨虚拟楔形板楔形角的验证 ;楔形因子与射线能量、照射野尺寸和楔形角大小之间的关系 ;虚拟楔形野、物理楔形野和平野百分深度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西门子公司Meva tronM加速器 6MV、Primus加速器 8、18MV 3种能量X射线 ,用RFA PLUS三维水箱、RK指形电离室分别测量其 15°、30°、45°和 6 0°虚拟楔形板的楔形角和不同大小照射野的楔形因子 ;用FDM 30 0黑度计、KodakXV 2检验胶片测量 6MVX射线 30°虚拟楔形野、物理楔形野和平野的百分深度剂量 ,归一到最大剂量点并进行比较。结果  4点法测得的虚拟楔形角与设定值有良好的一致性。不论射线能量、照射野大小和楔形角大小 ,虚拟楔形板楔形因子总是约等于 1,最大偏离为 0 .0 31;对于特定能量和照射野 ,大楔形角楔形因子较小楔形角略大 ;对于特定能量和楔形角 ,大野楔形因子较小野略大 ;虚拟楔形野深度剂量曲线非常接近平野 ,两者仅有很细微的差别。结论  4点法测量虚拟楔形板楔形角可作为日常质量保证手段。虚拟楔形野较物理楔形野治疗不仅简单易行 ,更可以节省加速器出束量。虚拟楔形野与平野的深度剂量曲线的一致性简化了治疗计划或者提高了楔形野实际治疗剂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子加速器 虚拟楔形板 物理参数 剂量学 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