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1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俊任 何劲松 +3 位作者 王先明 刘瑾琨 朱国献 佟建蒙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2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状腺次全切除161例,甲状腺全切57例,姑息性手术3例。除3例行姑息性手术外其余所有患者均常规颈部中心区淋巴清...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2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状腺次全切除161例,甲状腺全切57例,姑息性手术3例。除3例行姑息性手术外其余所有患者均常规颈部中心区淋巴清扫。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转移者为40.3%(89/221)。术后并发症包括5例短暂喉返神经麻痹,37例短暂低血钙抽搐,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颈部血肿。本组患者术前B超检查均发现甲状腺内实性或囊实性低回声结节,其中结节内伴微钙化灶者79例(35.7%)。获得随访187例患者,随访率为84.6%,随访6月-5年,除未分化癌患者术后7月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结论患侧甲状腺+峡部+对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中心区淋巴清扫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前高频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内沙砾微钙化灶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近年外科治疗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烈文 李明岳 王谦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门外胆管癌近年的诊治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黄疸(19/22),术前均行MRCP检查,诊断准确率达100%,术前... 目的探讨肝门外胆管癌近年的诊治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黄疸(19/22),术前均行MRCP检查,诊断准确率达100%,术前Bismuth Corlette分型与手术结果比较,分型准确率为86.4%。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0例根治性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3例胆管引流,手术切除率为86.4%(19/22);根治切除率为4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其中腹腔感染3例,胆道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中位时间30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36.6%、25.4%,姑息切除组患者分别为54.3%、13.3%、0%,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姑息切除患者。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不断提高,患者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诊断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3
作者 文剑锋 倪勇 +1 位作者 郑凯 徐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4期186-187,共2页
目的 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外科治疗心得,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2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平均随访59.4个月(2~105个月),1例死于... 目的 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外科治疗心得,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2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平均随访59.4个月(2~105个月),1例死于心脏病,3例失访.本组病例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7.5%及80.0%.结论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依赖于解剖特殊性、肿瘤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良性肿瘤 治疗
下载PDF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4
作者 齐柯 喻军 +1 位作者 冯铎 陶霖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23例患者行肿瘤Ⅰ期切除吻合术,占71.9%;6例行结肠造瘘术,2.3周后再行Ⅱ期手术,占18.8%;3例因肿瘤广泛浸润无法切除...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23例患者行肿瘤Ⅰ期切除吻合术,占71.9%;6例行结肠造瘘术,2.3周后再行Ⅱ期手术,占18.8%;3例因肿瘤广泛浸润无法切除,而仅行造瘘术。结果: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8.7%),全组死亡2例(6.3%)。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手术方式,术中肠管充分减压、灌洗清洁肠腔、保持吻合口血供良好及吻合口无张力、建立充分有效的引流以及加强术后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对防止吻合口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伟财 何劲松 +2 位作者 王敏 吴恢升 王先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9-3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对于激素依赖性老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本研究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45例ER和(或)PR阳性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为口服依西美坦,25 mg/d...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对于激素依赖性老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本研究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45例ER和(或)PR阳性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为口服依西美坦,25 mg/d,治疗4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2例,稳定11例,无进展病例,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总有效率为75.6%(34/45);ER和PR均为(+)及ER强阳性(+++)的有效率高;组织学低分级的有效率高(χ2=10.06,P<0.01)。结论:对于ER和(或)PR阳性的老年乳腺癌患者,采用依西美坦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IL-10区域动脉灌注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付林 程书榜 +2 位作者 高海斌 宋建明 陈剑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9-621,共3页
为探讨IL-1 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笔者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 0(4 0 0 0 0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取大鼠肺组织、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比较。结果示,AP... 为探讨IL-1 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笔者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 0(4 0 0 0 0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取大鼠肺组织、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比较。结果示,AP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可见明显出血和白细胞浸润;胰腺细胞坏死,大片液化,粒细胞浸润。IL-1 0治疗组大鼠肺出血和白细胞浸润较AP组明显改善;胰腺细胞坏死、液化,血管周围可见粒细胞浸润。两组动物肺和胰腺病理损害评分AP组显著高于LAI组(P<0.0 5)。提示IL-1 0 LAI能显著减轻AP动物的胰腺和肺组织损害,IL-1 0有望成为AP综合治疗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学 白细胞介素10/药理学 动脉灌注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与治疗(附68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0
7
作者 朱国献 林勇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史平均 2 6 .6年 ;平均年龄 44 .4岁 ;术前诊断率为 2 ...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史平均 2 6 .6年 ;平均年龄 44 .4岁 ;术前诊断率为 2 6 .4% ;伴发甲亢率为 5 .7% ;微小癌占 1 1 .8% ;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结论 :病史长及年龄偏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想到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此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 ;该病术前诊断率低 ,应重视术中对可疑结节的探查 ;并非一定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詹勇强 王成友 +3 位作者 张敏杰 倪勇 程书榜 廖允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对急性胰腺炎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胰腺炎组(AP组,n=40)及假手术组(S组,n=20),分别检测成模前(0h)及成模后12,24及48h时血浆CRP及IL-6水平和48h时腹水细菌培养。结...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对急性胰腺炎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胰腺炎组(AP组,n=40)及假手术组(S组,n=20),分别检测成模前(0h)及成模后12,24及48h时血浆CRP及IL-6水平和48h时腹水细菌培养。结果(1)AP组存活36例,均制模成功。16例发生腹水感染(AP1组),而20例未见腹水感染(AP2组)。(2)AP1及AP2组血浆CRP及IL-6水平在成模后均显著高于S组(P均<0.01)。AP1与AP2组比较,仅CRP在48h时有显著升高(P<0.01)。(3)AP1组在成模后IL-6及CRP逐渐上升,各时点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均<0.05);而AP2组IL-6及CRP仅在成模后24h内显著升高(P均<0.05),而术后48h和24h时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CRP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生感染诊断具预测价值,而IL-6则对急性胰腺炎并继发的细菌感染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诊断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程书榜 洪建琴 +2 位作者 徐敏 王成友 倪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 2 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4 0只。A组为假手术组(S组);B组为SAP组;C组为SAP尿激酶LAI组;D组为SAP生理盐水LAI组(对照组)。以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胰腺... 目的探讨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 2 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4 0只。A组为假手术组(S组);B组为SAP组;C组为SAP尿激酶LAI组;D组为SAP生理盐水LAI组(对照组)。以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胰腺血流量,以伊文思蓝(Evans B lue)漏出率检测胰腺微循环血管的通透性,同时观察胰腺病理变化。结果(1)胰腺血流量(PBF):A组1 h和3 h的胰腺PBF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 5);B组1 h和3 h的PBF与D组差异无显著性;C组1 h和3 h的PBF明显高于B组和D组(P<0.0 5)。(2)EB漏出率:B,C,D组胰腺组织EB的漏出率显著高于A组(均P<0.0 5),但B,C,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 5)。(3)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术后1,3 h时,C组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 5),但明显低于B,D组(均P<0.0 5),B,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 5)。结论尿激酶LAI能改善SAP大鼠胰腺微循环,但不能完全阻止SAP的病理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灌注 局部/治疗应用 微循环 胰腺炎/病理学
下载PDF
不同灌注方法对保存期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悦 余小舫 姜浩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33-2235,共3页
目的:研究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方式在冷缺血期对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方法:各组均以威斯康星大学液(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以不同方式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在冷保存的不同时间段观察胆管细胞的变化。结果:冷保存4h后,各组光镜... 目的:研究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方式在冷缺血期对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方法:各组均以威斯康星大学液(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以不同方式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在冷保存的不同时间段观察胆管细胞的变化。结果:冷保存4h后,各组光镜下胆管细胞无明显变化。冷保存8h后,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经UW液、Ringer's液冲洗胆管的两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并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冷保存12h后经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及冲洗胆管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结论: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有助胆管细胞保存,8h内只要能够完全清除胆盐或降低胆盐浓度,即可产生相同的保护胆管效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应用UW液冲洗胆管可以提高供肝胆管细胞的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细胞 灌注 供肝 冷保存 大鼠 胆管细胞 灌注方法 保存期 肝门静脉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联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易石坚 涂文斌 +1 位作者 吴杨 李科菀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联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4月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腹股沟疝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TEP联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方...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联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4月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腹股沟疝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TEP联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对22例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0±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2.8)ml,所有患者麻醉恢复后均可进食,卧床24 h后下床活动,无常规术后镇痛,术后并发1例血清肿,平均住院天数(4.7±0.9)d,术后随访1~5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TEP联合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与治疗(附68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国献 赵松波 林勇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3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史平均 2 6 .6年 ;平均年龄 44.4岁 ;术前诊断率为 2 ...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史平均 2 6 .6年 ;平均年龄 44.4岁 ;术前诊断率为 2 6 .4% ;伴发甲亢率为 5 .7% ;微小癌占 11.8% :以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结论 病史长及年龄偏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想到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此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 ;本病术前诊断率低 ,应重视术中对可疑结节的探查 ;并非一定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根据术中冰冻结果采用相应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显微镜3D视频系统在组织肿瘤细胞观察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树彤 翁振声 +2 位作者 刘剑峰 陈斌 高海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究3D显示技术在组织肿瘤细胞观察及诊断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成像效果评估:安排10名病理医师先后以数字显微镜3D系统、2D图像系统及普通光学显微镜对30份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对比3D和2D系统在成像质量上的差异。临床应用测试:... 目的探究3D显示技术在组织肿瘤细胞观察及诊断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成像效果评估:安排10名病理医师先后以数字显微镜3D系统、2D图像系统及普通光学显微镜对30份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对比3D和2D系统在成像质量上的差异。临床应用测试:收集甲乳外科术中冰冻切片40份,安排1名病理科医师在3D及2D系统下得出每个切片对应诊断,对比3D和2D图像系统在冰冻切片肿瘤细胞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视觉效果评估结果显示,3D及2D系统在标本边缘清晰度、色彩还原度、视野范围、视野内均匀成像、视野亮度、视野内噪点、移动视野延时感、标本形状无变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深度感/立体感、视觉调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测试结果显示,3D与2D图像系统对冰冻切片异性细胞的诊断准确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当前视频技术研制的数字显微镜3D图像系统在成像质量上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3D图像系统的入景效果对厚层细胞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临床应用测试实验中3D与2D图像系统对冰冻切片内的肿瘤细胞诊断准确性基本相同。今后3D图像系统应在加强稳定性方面继续完善,比如加入自动对焦功能以及配备共轭调解轴等,确保左右两路光学信号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立体显示 视频系统 生物显微镜 数字显微镜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剑锋 吴绍豪 +2 位作者 倪勇 郑凯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徐敏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1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组及对照组,并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各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术后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体重、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组及对照组,并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各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术后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体重、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不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手术 肠内营养
下载PDF
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维藩 李荣江 +2 位作者 彭向阳 黄振华 黄应桂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肝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x... 目的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肝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xL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肝组织(P均<0.01或0.05)。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cl-xL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STAT3蛋白与Bcl-xL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STAT3高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在癌旁肝组织中,那些STAT3蛋白阳性的肝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STAT3基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Bcl-xL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TAT3基因 BCL-XL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胰腺损伤诊治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功航 郝俊 蔡菊芳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24例胰腺损伤的类型、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腹部B超、CT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测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但确诊率较低,本组仅有5...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24例胰腺损伤的类型、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腹部B超、CT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测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但确诊率较低,本组仅有5例(20.83%)在术前得到确诊,其余19例(79.17%)患者均为剖腹探查时发现。手术方式:缝合、止血+引流术16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脾脏+胰体尾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2例。结论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困难,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手术探查,可使胰腺损伤得到早期治疗。术中应根据损伤的类型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损伤 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晶锐 李荣江 +1 位作者 刘维藩 黄振华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4期2437-2437,共1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4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针对不同的复发原因而做出相应处理。结果所有复发患者经过正确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8~15d,平均10d。随访9~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4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针对不同的复发原因而做出相应处理。结果所有复发患者经过正确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8~15d,平均10d。随访9~24个月,平均1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要提高手术医师的责任心和手术技巧,认真查找出上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强调手术的规范化操作,坚持无菌概念、仔细止血、注意修补材料和缝线的选择和固定,努力进一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复发
下载PDF
应用超声刀行完全囊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晶锐 李荣江 +1 位作者 刘维藩 黄振华 《西南军医》 2010年第3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及完全囊外技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使用超声刀行完全囊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失血约2~5ml,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及完全囊外技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使用超声刀行完全囊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失血约2~5ml,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超声刀行完全囊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切口小、不切断颈前肌群、出血少、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46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国献 赵松波 林勇杰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4-44,共1页
目的 :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 46例。结果 :术前正确诊断 7例 ,术中诊断 16例。 2 1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全切除 ,8例行一叶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 目的 :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 46例。结果 :术前正确诊断 7例 ,术中诊断 16例。 2 1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全切除 ,8例行一叶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 ,7例行联合根治术 ,6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 ,2例行一侧叶全切除术 ,1例行一侧叶次全切除术 ,1例行甲状腺全切除 ;乳头状癌 39例 ,滤泡状癌 6例 ,混合癌 1例 ;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 2 0例 ,甲状腺腺瘤 2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关系密切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中应想到并存微小癌的可能 ;就单纯微小癌的治疗来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诊断 治疗 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 甲状腺全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治疗体会(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荣江 刘维藩 +1 位作者 黄振华 张晶锐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6期16-16,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总管残留结石自行排出1例,采用EST成功取石1例,合并胆漏经保守治疗后EST成功取石1例。结论:LC后胆总管残留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总管残留结石自行排出1例,采用EST成功取石1例,合并胆漏经保守治疗后EST成功取石1例。结论: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采取以ERCP/LST为首选的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 残留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