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吕猛 罗奇 +2 位作者 周天健 王华 林博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管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行TK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FTS指导下的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传...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管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行TK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FTS指导下的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膝关节活动度与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管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下载PDF
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华 周天健 +2 位作者 罗奇 吕猛 林博文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主要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DDimer)对VT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实施单侧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954例,其中术后发生肺栓塞(PE)或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47... 目的分析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主要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DDimer)对VT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实施单侧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954例,其中术后发生肺栓塞(PE)或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47例为VTE组,其余90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资料和术后48 h的D-Dimer。结果 VTE组患者吸烟史比例、手术时间、术后48 h的D-Dimer显著高于对照组,在VTE组使用硬膜外麻醉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吸烟史、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和术后48 h D-Dimer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VTE的风险因素,术后48 h D-Dimer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当D-Dimer水平为2.175 mg/L时,其灵敏度为88.8%,特异度为84.6%。结论吸烟、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和术后的48 h D-Dimer水平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的高危因素的风险因素,术后的48 h D-Dimer水平对术后VTE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D-二聚体
下载PDF
PFNA-Ⅱ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天健 任晋可 +3 位作者 谢伟平 周楚坤 林依淼 胡新佳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同程度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Ⅱ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67例,根据骨折形态参照AO/OTA分类分为两组,稳定性较好组36例,稳定性较差组31例,其中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同程度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Ⅱ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67例,根据骨折形态参照AO/OTA分类分为两组,稳定性较好组36例,稳定性较差组31例,其中轻-中度骨质疏松42例,严重骨质疏松25例。术中除2例31-A3型骨折小切口辅助复位外,均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微创置入PFNA-Ⅱ。出院后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6~18)个月。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稳定性较差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6.2±15.6)分钟、(82.3±23.5)ml和(16.7±4.7)天,稳定性较好组分别为(43.6±8.4)分钟、(56.7±12.1)ml、(14.6±3.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较差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4.62±7.44)分,稳定性较好组为(83.57±5.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围手术期无伤口并发症、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所有获得随访的病人均在6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期内X线检查未见骨折移位、内固定失效、植入物周围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PFNA-Ⅱ适用于各种类型且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髋骨折,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良好的复位和准确置入内固定物是取得好结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器 骨质疏松
下载PDF
PFNAⅡ与LCP DHS Blade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天健 黄文俊 +2 位作者 姜未 邹回春 胡新佳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2期3451-3455,3459,共6页
目的通过在计算机仿真人体动力学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与带螺旋刀片的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LCP DHS Blade)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31-A1)的生物力学情况,为术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 目的通过在计算机仿真人体动力学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与带螺旋刀片的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LCP DHS Blade)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31-A1)的生物力学情况,为术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该院右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例,采用Simpleware软件建立完整股骨的三维几何模型,按照AO分型31-A1的骨折形态对股骨模型进行切割,在Geomagic Studio软件中分别与PFNAⅡ和LCP DHS Blade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装配,并在HyperMesh软件中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形成网格模型后替换Anybody软件中的正常人体股骨模型,进行人体动力学仿真计算,施加的载荷为步态过程中右侧股骨所受到的关节力和肌肉力。将通过Anybody及HyperMesh生成的网格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分析步态过程中股骨和植入物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1)在正常步态的载荷下,使用PFNAⅡ和LCP DHS Blade固定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复合模型均没有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的区域。(2)在一个步态周期中,2种植入物的应力均呈现双波峰分布,第一个波峰出现在右下肢支撑相中期,第二个波峰出现在右下肢支撑相末期,但都没有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3)2种植入物对比,PFNAⅡ承担的应力较小,且分布较均匀,而LCP DHS Blade承担的应力较大,并可见应力集中于螺旋刀片的纤细部分。结论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31-A1),不论采用PFNAⅡ还是LCP DHS Blade进行固定,手术侧肢体都可以完全负重行走,而PFNAⅡ固定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