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孟保英 吴文智 +4 位作者 丁以群 张青 潘晓兰 王元祥 彭乐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五种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手术的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5组:HTK液组(A组)、改良St·Thomas液组(B组)、4∶1(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C组)、1∶1(自体血∶晶体)含... 目的比较五种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手术的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5组:HTK液组(A组)、改良St·Thomas液组(B组)、4∶1(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C组)、1∶1(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D组)和1∶4(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E组)。五组患儿平均年龄(5.8±0.4)月,平均体重(6.1±0.3)kg。体外循环时间42~105(68.2±5.3)min,主动脉阻断21~68(38.4±4.6)min。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前1 h及术后6 h、12 h及48 h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术前及术后1 h、6 h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各组患儿体外循环前1 h及术后48 h cTnI及CKMB无显著性差异,术前及术后6 h 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TK液组及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术后6 h及12 h cTnI及CKMB较其他三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HTK液组及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术后1 h LVEF较其他三组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HTK液、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自体血心脏停搏液 左室射血分数 心肌酶
下载PDF
含不同比例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线粒体结构及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孟保英 张青 +3 位作者 潘晓兰 丁以群 王元祥 彭乐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探讨含不同比例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体外循环下未成熟心肌线粒体结构及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年龄≤1Y,体重≤10 kg,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220例,随机分成HTK液灌注组(A组,n=20)、改良ST.Tomas液灌注组(B组,n=50),4∶1含自体... 目的探讨含不同比例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体外循环下未成熟心肌线粒体结构及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年龄≤1Y,体重≤10 kg,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220例,随机分成HTK液灌注组(A组,n=20)、改良ST.Tomas液灌注组(B组,n=50),4∶1含自体血停搏液组(C组,n=50),1∶1含自体血停搏液组(D组,n=50),1∶4含自体血停搏液组(E组,n=50),透视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无创心功能检测仪评估术后心功能改变。结果 A组心肌线粒体评分及术后1 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I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组心肌线粒体评分及术后1 h LVEF、CI高于其他三组(P<0.05),C、D组心肌线粒体评分及术后1h LVEF、C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4含自体血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优于其他含血心脏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心脏停搏液 线粒体 心肌 心功能
下载PDF
Norwood Ⅰ期治疗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管理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提运幸 付芬 +1 位作者 王元祥 丁以群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S01期249-250,253,共3页
目的总结NorwoodⅠ期手术围术期管理中的不足与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行NorwoodⅠ期手术治疗患儿的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第2例患儿术前给予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行限期手术;第3例患儿因血氧、循环难以维持... 目的总结NorwoodⅠ期手术围术期管理中的不足与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行NorwoodⅠ期手术治疗患儿的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第2例患儿术前给予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行限期手术;第3例患儿因血氧、循环难以维持而行抢救性急诊手术;其余4例患儿术前除必须检查无其他医疗干预,行限期或择期手术。所有患儿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NorwoodⅠ期手术,其中前3例采用改良BT分流,后3例采用Sano分流。第1例患儿术后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第2例术后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第3例出院后2周因呛奶窒息死亡;第4例术后因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第5例患儿术后因心跳骤停死亡。第6例于Ⅰ期术后1年完成Ⅱ期双向Glenn手术。结论长时间体外循环辅助、低出生体重和行右室-肺动脉分流术的患儿术后早期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防治心律失常以及对术后患儿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型 NorwoodⅠ期 围手术期管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以及风险规避对计划性再次开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平 孙海春 +1 位作者 傅晓玲 丁以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75-77,117,共4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以及风险规避对计划性再次开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再次开胸手术患者138例,参考电脑随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常规常规计划性再次手术...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以及风险规避对计划性再次开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再次开胸手术患者138例,参考电脑随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常规常规计划性再次手术和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再次手术的风险规避策略及优质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手术的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手术的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及风险规避对计划性再次开胸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及手术的依从性,改善开胸手术整体治疗效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计划性再次开胸手术 风险规避策略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拔管后并发假性颈总动脉瘤1例
5
作者 提运幸 付芬 +5 位作者 李守强 张青 孟保英 王元祥 吴文智 丁以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1期42-43,共2页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介绍患儿男,7个月,体重7.3 kg,因“气促6月余”入院。诊断:严重脓毒血症、休克、重症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住院期间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内科治疗后出现循环衰竭,经全院会诊讨论后建议行静脉-动脉体...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介绍患儿男,7个月,体重7.3 kg,因“气促6月余”入院。诊断:严重脓毒血症、休克、重症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住院期间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内科治疗后出现循环衰竭,经全院会诊讨论后建议行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al membrane oxygention,V-A EC⁃MO)支持治疗。患儿行床旁动、静脉置管。置管方法:取右侧胸锁乳突肌外缘做纵行切口,游离右侧颈内动、静脉,血管前壁缝荷包缝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颈总动脉 插管 并发症 假性动脉瘤 支架植入
下载PDF
一期手术纠治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 被引量:3
6
作者 孟保英 王涛 +4 位作者 张青 马超 彭乐 王元祥 潘晓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总结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3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患儿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25 d~7个月,平均(2.03... 目的 总结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3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患儿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25 d~7个月,平均(2.03±0.15)个月;体质量3.5~8.0 kg,平均(3.9±0.5)kg.采用自体心包片修补心内缺损;主动脉缩窄者40例,34例采用端侧吻合或扩大端侧吻合术,3例行纵切横缝术,3例假性主动脉缩窄行导管韧带切断主动脉松解;主动脉离断12例,均采用扩大端侧吻合.结果 所有病例心肺转流时间平均为(98±41)min,术中出血量(78±13)ml.1例主动脉离断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患儿术后因左侧支气管狭窄,脱离呼吸机困难,于术后43 d死亡.其余病例术后生存良好,随访1~6年,术后再缩窄率为11%.结论 采用胸骨正中一期切口纠治主动脉缩窄或离断近期手术效果显著,可避免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婴儿
原文传递
基于保留肺动脉瓣的法洛四联症矫治手术时机 被引量:2
7
作者 提运幸 王元祥 +3 位作者 刘怀普 王鹏程 黄骏荣 丁以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9-453,共5页
目的从保留肺动脉瓣的角度探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间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儿围术期资料,通过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保留肺动脉瓣的年龄临界值;按照此年龄的... 目的从保留肺动脉瓣的角度探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间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儿围术期资料,通过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保留肺动脉瓣的年龄临界值;按照此年龄的临界值将患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院天数、ICU滞留天数、急诊手术率、住院死亡比例、出院31天再入院率、肺动脉瓣保留率和快通道率等指标.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共纳入法洛四联症患儿105例,其中男67例,女38例,体质量4.2~21.5 kg,中位数7.9 kg,年龄1.3~99.1个月,中位月龄8.8个月.应用ROC曲线确定保留肺动脉瓣的年龄临界值为5.5~5.6个月(敏感度0.90,特异度0.58,95%CI:0.588~0.792).以年龄6个月为界值,将法洛四联症患儿分组后比较.≥6个月组患儿与<6月组患儿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滞留天数、急诊手术率、住院死亡比例、出院31天再入院率和快通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组患儿肺动脉瓣保留率高于≥6月组患儿(65.52%对30.26%,P<0.01),住院天数少于≥6个月组患儿(11天对15天,P<0.01).术后随访中位数14.5个月(0.3~54.9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无再次手术干预,两组患儿随访时间、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及残余梗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早期实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效果满意,能提高手术中保留肺动脉瓣概率;建议法洛四联症择期治疗的年龄提前至6个月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婴儿 保瓣 时机
原文传递
两种术式矫治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和左心室发育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提运幸 张青 +4 位作者 王元祥 黄骏荣 王鹏程 周晓东 丁以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对比保留瓣环与跨瓣环补片矫治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肺动脉和左心室发育速度。方法回顾本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TOF患婴临床资料,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的解除方式分为:保留瓣环组和跨瓣环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目的对比保留瓣环与跨瓣环补片矫治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肺动脉和左心室发育速度。方法回顾本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TOF患婴临床资料,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的解除方式分为:保留瓣环组和跨瓣环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间术前、末次随访时肺动脉和左心室发育指标,术前与术后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共纳入TOF患婴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中位年龄6.7(4.1,10.3)个月,中位体质量7.0(5.8,8.4)kg。术前保留瓣环组Nakata指数、McGoon比值、肺动脉Z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指数及其Z值均大于跨瓣环组(P=0.001,0.000,0.003,0.000,0.000)。末次随访时,两组肺动脉Z值均大于术前(P=0.016,0.000),跨瓣环组LVEDV Z值大于术前(P=0.000),而保留瓣环组LVEDV Z值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581),肺动脉Z值和LVEDV Z值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468,0.884)。保留瓣环组肺动脉Z值、LVEDV Z值末次随访与术前的差值均小于跨瓣环组(P=0.000,0.000)。结论与保留瓣环相比,跨瓣环补片矫治TOF术后早期肺动脉和左心室的发育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保留瓣环 跨瓣环补片 肺动脉指数
原文传递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右心室减压策略
9
作者 提运幸 王元祥 +5 位作者 刘怀普 王鹏程 黄骏荣 孟保英 张青 丁以群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右心室减压的经验与教训,反思右心室减压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右心室减压手术的12例P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例,手术时中位年龄5(1~627)d。对减压后... 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右心室减压的经验与教训,反思右心室减压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右心室减压手术的12例P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例,手术时中位年龄5(1~627)d。对减压后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与三尖瓣Z值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死亡1例,因术后并发循环分流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术后再干预2例(16.67%)。减压术后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31.95±21.75)mm Hg。肺动脉瓣轻度反流7例,中度反流2例,重度反流1例。机械通气中位时间30.50(6.00~270.50)h,监护室滞留时间(164.06±87.74)h。术后随访(354.82±331.37)d。末次随访时:三尖瓣Z值为1.32±0.71,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41.75(21~146)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2.78%±3.73%。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0个月再次予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免再干预率为81.8%。减压术后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与三尖瓣Z值的差值无明显相关性(r=–0.506,P=0.201)。结论PA/IVS患儿进行右心室减压时避免单纯追求充分减压而导致肺动脉瓣功能严重失功,增加无效循环分流风险,诱发顽固性低氧血症。实行分期减压可以保证初期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术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完整 右心室 减压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手术的护理
10
作者 张平 付晓玲 +2 位作者 孙海春 彭乐 丁以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一期手术矫治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患儿10例,针对患儿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儿的术后...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一期手术矫治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患儿10例,针对患儿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儿的术后效果.结果 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为(71.3±34.5) h,体外循环后乳酸水平(2.5±1.1)mmol/L,呼吸机辅助时间(71.3±34.5) h,住ICU时间为(4.8±2.4) d、住院时间(21.3±11.2) d,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1/10),病死率为零.结论 有效的手术措施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对新生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疗效良好,可作为临床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首选治疗方式,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协助患儿取得较好的手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一期矫治 主动脉缩窄 心内畸形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