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虚实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契合——文言文阅读教学新探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兴贵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教学 现代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师 契合 文言文学习 教学模式 语文学习 学习方式 笔记本
下载PDF
尊重生命体验 有效实现生本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敬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2,共2页
生本课堂的理念,相信很多老师都深以为然。但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老师仍在不自觉地“包办代替”,或小组合作表面热闹,实则低效。对于高效的生本课堂,我们往往心向往之,却无法为之。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怎样... 生本课堂的理念,相信很多老师都深以为然。但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老师仍在不自觉地“包办代替”,或小组合作表面热闹,实则低效。对于高效的生本课堂,我们往往心向往之,却无法为之。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怎样走出小组合作闹哄哄却缺乏实效的困境?对于这些问题,在“第五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几位老师的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尊重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观摩研讨会 中青年教师 实际教学 包办代替
下载PDF
小说都是虚构的吗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先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5,共2页
粤教版选修教材《常用文体写作》在文学类文体单元导语中对文学类文体的写作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文学需要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在自述散文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二是“文学更需要虚构”,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虚构一个... 粤教版选修教材《常用文体写作》在文学类文体单元导语中对文学类文体的写作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文学需要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在自述散文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二是“文学更需要虚构”,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虚构一个巧妙的故事写成微型小说”。这样的要求无疑是恰当的。但接下来编者却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小说是虚构的文学体裁。”有学生在课堂上对此提出质疑.并以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依据,认为这一说法不能成立。这个学生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虚构 文体写作 文学类 真情实感 选修教材 文学体裁 学生
下载PDF
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先武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8期57-57,共1页
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台阶》是一篇十分感人的小说。作品通过描述父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经历,反映了普通农民对赢得他人尊重的渴望。文中的父亲性格鲜明,善良质朴,勤劳节... 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台阶》是一篇十分感人的小说。作品通过描述父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经历,反映了普通农民对赢得他人尊重的渴望。文中的父亲性格鲜明,善良质朴,勤劳节俭,面对地位的不平等,他致力改变现状,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从他的身上,读者看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平凡和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父亲 勤劳节俭 劳动人民 八年级 人教版 他人 语文
下载PDF
既要看“教什么”,也要看“怎么教”——与王荣生先生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先武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王荣生先生继推出《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部被誉为“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专著后,又在《语文学习》等刊物连续发表了多篇阐述教学内容以及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文章。上述专著和文章为语文教学改革开拓了新视野,读后使人大... 王荣生先生继推出《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部被誉为“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专著后,又在《语文学习》等刊物连续发表了多篇阐述教学内容以及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文章。上述专著和文章为语文教学改革开拓了新视野,读后使人大开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荣生 先生 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语文学习 课程论 语文科 专著 文章 评教
下载PDF
从一堂听说训练课看香港语文教学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爱娣 《师道(人文)》 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
今年1月份,在香港汉华中学,该校李惠森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中一年级(大陆的初一)的一堂听说训练课,其教学目的之清晰.课堂气氛之轻松活跃,让我们感受到香港中国语文课堂教学与大陆语文教学的许多不同之处,让我们看到了香港中国语... 今年1月份,在香港汉华中学,该校李惠森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中一年级(大陆的初一)的一堂听说训练课,其教学目的之清晰.课堂气氛之轻松活跃,让我们感受到香港中国语文课堂教学与大陆语文教学的许多不同之处,让我们看到了香港中国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语文 训练课 教学特色 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 教学目的 语文教学 一年级
下载PDF
新课程高考不应与课程标准错位——兼评2008年语文高考广东卷选考试题
7
作者 杨先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8,共3页
始于2004年秋季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历了4个年头,继2007年全国四省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了新课程高考检验后,2008年江苏省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始于2004年秋季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历了4个年头,继2007年全国四省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了新课程高考检验后,2008年江苏省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必然会随之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也理应在高考中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高考 广东卷 新课程 课程标准 考试题 课程改革实验 课程评价标准 高中毕业生
下载PDF
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的三突破
8
作者 马兴贵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2003年 高考 全国卷 作文命题 语文 话题作文 立意 命题材料
下载PDF
让课堂多一些“节外生枝”
9
作者 杨先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27,共2页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与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这便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变数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在课堂上所看到的大都是教师不折不扣地实施着教案。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前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节外生枝 教师引导 学生认知 教学过程 教案 预设
下载PDF
从“同文异教”看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的异同
10
作者 王爱娣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2,共3页
2007年9月28日至30日,首届两岸四地“同文异教”交流会在澳门濠江中学举行。会议由澳门中学语文课程研究会主办,澳门濠江中学、香港教育学院和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协办,珠海市中语会承办。两岸四地共同展示了七堂语文现场教学课,包括... 2007年9月28日至30日,首届两岸四地“同文异教”交流会在澳门濠江中学举行。会议由澳门中学语文课程研究会主办,澳门濠江中学、香港教育学院和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协办,珠海市中语会承办。两岸四地共同展示了七堂语文现场教学课,包括初中的现代文《背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四地 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 香港教育学院 课程研究 中国语文 《背影》
下载PDF
蕴藏着 希望的水色
11
作者 马兴贵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造一种半透明水的教学境界》 中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原情质理 寻途求道——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机理探析
12
作者 宋如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1期56-57,共2页
阅读心理障碍。绝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考场阅读心理障碍,他们在阅读中始终无法克服怀疑心理,怀疑自己的判断,怀疑问题的设计,怀疑命题者的意图,由此产生急躁隋绪。
关键词 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心理障碍 怀疑心理 高考 求道 命题者 学生 考场
下载PDF
于“次要”处看“紧要”——兼谈鲁迅作品中语言的深邃美
13
作者 马兴贵 《学语文》 2003年第2期44-44,共1页
文章中有些语句被称作“文眼”,理解文章时,只要抓握好这些内涵深邃的“紧要句”,就好像拿到了一把进出文章大门的钥匙,阅文赏句,得心应手。像鲁迅先生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故乡》、《孔乙己》等文结束时的有关语句就具有上述作用... 文章中有些语句被称作“文眼”,理解文章时,只要抓握好这些内涵深邃的“紧要句”,就好像拿到了一把进出文章大门的钥匙,阅文赏句,得心应手。像鲁迅先生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故乡》、《孔乙己》等文结束时的有关语句就具有上述作用。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次要句”,其实这类句子看似作者随便说说,而细加品赏的话,往往能发掘出一些十分紧要的内涵来。鲁迅作品中这种句子就特别多,试举数例,共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作品 语言 深遂美 《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为话题作文设计最新颖的构思角度——高分作文亮点之九
14
作者 马兴贵 《学语文》 2003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话题作文 作文设计 高分作文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岂能如此“玩”诗歌
15
作者 杨先武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诗歌 语文 课程改革 课堂实录 优质课 深圳市 参赛者 示范课 教研员 初中 《你是我的同类》
下载PDF
中考话题作文设计及构思点拨
16
作者 马兴贵 《写作(中)》 2004年第6期20-20,共1页
[文题设计一]谁都需要掌声。因为掌声代表肯定,表示鼓励,意味祝福,包含期待。但是,回顾我们走过来的成长岁月,也许我们曾身处过无数的充满掌声的氛围,也许我们为别人送去过无数次的掌声,但有一点却能肯定,我们极少为我们自己真心实意地... [文题设计一]谁都需要掌声。因为掌声代表肯定,表示鼓励,意味祝福,包含期待。但是,回顾我们走过来的成长岁月,也许我们曾身处过无数的充满掌声的氛围,也许我们为别人送去过无数次的掌声,但有一点却能肯定,我们极少为我们自己真心实意地鼓一次掌,把掌声送给自己一回。我们,也许生活在送给别人的掌声的氛围中太久太久了。今天,让我们以百倍地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作文 各类文体 议论文 记叙文 拟题 字数 情感性 最佳角度 学校生活 课堂
下载PDF
她教会了我宽容
17
作者 高嘉璐 《作文成功之路》 2003年第11期12-12,共1页
往事是锁在记忆中的梦,是深藏心底的呼唤。追忆往事,重温昔日的情怀,如搜索香草冰激凌中的巧克力豆般耐人寻味。腊月的一天,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校园,北风吹得人浑身发抖;教室里,同学们都围着暖气片。“喂,大家快来看哪,好漂亮的小猪啊!... 往事是锁在记忆中的梦,是深藏心底的呼唤。追忆往事,重温昔日的情怀,如搜索香草冰激凌中的巧克力豆般耐人寻味。腊月的一天,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校园,北风吹得人浑身发抖;教室里,同学们都围着暖气片。“喂,大家快来看哪,好漂亮的小猪啊!”“小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激凌 巧克力 暖气片 宽容 传达室 小猪 记忆 好朋友 搜索 腊月
下载PDF
学好语文,海阔天空任自由
18
作者 王爱娣 《师道(人文)》 2008年第12期29-30,共2页
今天是新学年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对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来说很有意义。因为是第一天上课,除了班主任之外,他们要认识走上讲台的每一位老师,这些老师都将给他们留下第一印象。我不知道自己将会给他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关键词 语文 自由 第一印象 班主任 上课 老师 新生 高中
下载PDF
变忍受语文为享受语文
19
作者 江南梦忆 《师道(人文)》 2009年第7期76-76,共1页
与数理化课堂教学相比,语文课更像是一场盛宴,或者说一个大杂烩,看起来美丽,听起来悦耳,然而学起来却很难找到解决难题的成就感,提高语文能力又极不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为此学生们常常感到头痛。教学中,教师既要训练学生的... 与数理化课堂教学相比,语文课更像是一场盛宴,或者说一个大杂烩,看起来美丽,听起来悦耳,然而学起来却很难找到解决难题的成就感,提高语文能力又极不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为此学生们常常感到头痛。教学中,教师既要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听话、说话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谈何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 享受 课堂教学 语文能力 写作能力 说话能力 数理化 成就感
下载PDF
语文教学应该“读”占鳌头
20
作者 陈芳 《师道(人文)》 2013年第7期67-68,共2页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读书形式,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读,是有感情、有节奏、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地朗读。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琅琅读书声时常被教师过分的讲解所代替.有时...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读书形式,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读,是有感情、有节奏、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地朗读。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琅琅读书声时常被教师过分的讲解所代替.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赶教学进度.教学中也忽略了朗读这一环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更不屑大声朗读。语文课堂走向了“只讲不读”、“学而少读”的畸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 语文课堂 说话能力 教学进度 朗读 学生 读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