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进 郑璟 +2 位作者 曹玉华 刘韬 朱肖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探讨未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移植对SD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取受孕昆明系小鼠的囊胚进行胚胎干细胞的提取、建系,以流式细胞仪测试阶段特异性胚胎干细胞表面... 目的探讨未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移植对SD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取受孕昆明系小鼠的囊胚进行胚胎干细胞的提取、建系,以流式细胞仪测试阶段特异性胚胎干细胞表面抗原(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s 1,SSEA-1),进行干性鉴定并进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5-Brd U)染色示踪。将30只SD大鼠制备为T10脊髓损伤模型,将存活的2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8只),只行脊髓损伤手术而不行特殊治疗;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9只),于损伤区域局部注射20μL生理盐水;细胞治疗组(C组,9只),于损伤区域局部注射20μL标记好的ESCs,总细胞数为2×106个。术后1、2、3、4、5、6周采用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在第6周取损伤脊髓行病理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ESCs经体外培养,呈典型的"鸟巢"状生长,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染色阳性,SSEA-1表达阳性,并成功标记上5-Brd U。大鼠实验,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脊髓损伤开始0-1周内,三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6周,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三组皆有损伤区域内空洞形成及局部细胞坏死,但C组明显较A、B两组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组在损伤区域表达双染的神经巢蛋白(Neural nest protein,Nestin)、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 N)及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acidic protein,GFAP)。结论将未分化的ESCs局部移植入SCI大鼠体内后,能够分化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