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吸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妮 陈伟新 +1 位作者 董卫欣 李智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NO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态肺顺应性及氧合指...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NO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态肺顺应性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NO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动态肺顺应性比治疗前明显改善(0.30±0.03vs0.38±0.09,P〈0.05),氧合指数比治疗前明显增高(296.3±55.64vs378.5±6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NO对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冠心病泵衰竭21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计乐群 陈伟新 董卫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427-428,共2页
目的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IABP)在冠心病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应用 IABP的疗效。对比 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 ,进行统计学... 目的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IABP)在冠心病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应用 IABP的疗效。对比 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 IABP30分钟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 65~ 130 mm Hg,心脏指数从 1.60± 0 .2 0 L· min- 1· m- 2上升到 2 .2 7± 0 .2 1L·min- 1·m- 2 ( P<0 .0 0 1) ,平均动脉压从 47.1± 16.0 mm Hg上升到 85 .3± 2 5 .5 mm Hg( P<0 .0 0 1) ,临床表现呈相应改善。总死亡 5例 ,依赖 IABP最终死亡 3例 ,应用 IABP相关合并症死亡 1例 ,其他原因死亡 1例。应用 IABP发生合并症 3例。结论  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 ,改善了心肌氧供 -需平衡、增加心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治疗 冠心病 泵衰竭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伟新 涂霞 +1 位作者 姬尚义 杨建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的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9例心脏移植的术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心肌活检和抗排斥药物血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排异反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急性...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的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9例心脏移植的术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心肌活检和抗排斥药物血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排异反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急性排斥反应4例,其中死亡1例;慢性排斥反应1例。结论术后精神状况、食欲变化、心率、淋巴细胞的计数、超声心动图、抗排斥药物血浓度的综合分析能较早地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能有效的控制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涂霞 陈伟新 +1 位作者 姜妮 刘希伶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35-36,共2页
对12例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婴幼儿行腹膜透析治疗,结果9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3例死于心功能衰竭。提出保持透析管路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婴幼儿保暖、透析液体保温及病情观察是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 婴幼儿 心脏手术 急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护理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董卫欣 迟丽娟 +1 位作者 程毅坚 姜妮 《罕少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8月~2008年5月共5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8例患者肺动脉高压改善,病情稳定,顺利脱离呼吸机,预后良好。未发现...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8月~2008年5月共5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8例患者肺动脉高压改善,病情稳定,顺利脱离呼吸机,预后良好。未发现明显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吸入NO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氧合指数,从而改善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泵衰竭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望英 张静 +1 位作者 李荣 迟丽娟 《现代护理》 2004年第8期709-711,共3页
目的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出现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和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 ,进... 目的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出现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和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IABP 30min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 6 5~ 130mmHg,心脏指数从 (1.5 8± 0 .2 1)L·min-1·m-2 上升到 (2 .2 8± 0 .2 2 )L·min-1·m-2 (P<0 .0 0 1) ,平均动脉压从 (4 6 .6± 16 .5 )mmHg上升到 (86 .6± 2 5 .8)mmHg(P <0 .0 0 1) ,临床表现呈相应改善。总死亡 2例 ,依赖IABP最终死亡 1例 ,其他原因死亡 1例。结论 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 ,改善心肌氧供一需平衡、增加心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泵衰竭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脏泵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卫欣 王亚琛 +1 位作者 姜妮 陈伟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比较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IAB...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比较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IABP 30分钟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65~130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指数从(1.60±0.20)L/(min.m)上升到(2.27±0.21)L/(min.m)(P<0.001),平均动脉压从(47.1±16.0)mm Hg上升到(85.3±25.5)mm Hg(P<0.001),临床表现呈相应改善。共死亡8例,依赖IABP死亡5例,IABP相关并发症死亡1例,其他原因死亡2例。IABP并发症发生6例。结论: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供氧,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因此,IABP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心病 泵衰竭
下载PDF
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处理(附123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卫欣 王湘 +2 位作者 姜妮 陈伟新 冯东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总结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本院123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60岁以上老年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尖瓣置换66例,主动脉瓣置换3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15例,三尖瓣置换2例,同期进行其他手术共105... 目的总结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本院123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60岁以上老年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尖瓣置换66例,主动脉瓣置换3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15例,三尖瓣置换2例,同期进行其他手术共105例,早期死亡率8.9%(11/123),并发症出现率41.5%(50/123),晚期死亡3例,其中与心脏有关死亡1例,死于反复心力衰竭。随访6个月~14年,96例存活,失访13例,随访率88.4%(96/112)。结论重视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的处理措施,合理的手术方法和心肌保护,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降低手术围术期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病 老年人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泵衰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伟新 计乐群 董卫欣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或心脏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IABP3...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或心脏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IABP30min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65~130mmHg,心脏指数从(1.60±0.20)L(min·m2)上升到(2.27±0.21)L(min·m2)(P<0.001),平均动脉压从(47.1±16.0)mmHg上升到(85.3±25.5)mmHg(P<0.001),临床表现得到改善。死亡9例,其中依赖IABP6例,应用IABP相关合并症1例,其他原因2例。应用IABP发生合并症3例。结论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了心肌氧供需平衡、增加心输出量,是治疗泵衰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脏泵衰竭
10
作者 董卫欣 刘希伶 +1 位作者 陈伟新 计乐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35-436,457,共3页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IABP30min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9.8~19.5kPa,心脏指数从1.60±0.20L·min-1·m-2上升到2.27±0.21L·min-1·m-2(P<0.001),平均动脉压从7.1±2.4kPa上升到12.8±3.8kPa(P<0.001),临床表现呈相应改善。总死亡5例,依赖IABP最终死亡3例,应用IABP相关合并症死亡1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应用IABP发生合并症3例。结论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供氧、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因此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心病 泵衰竭
下载PDF
应用BiPAP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及护理
11
作者 迟丽娟 张志玲 刘希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双正压型呼吸机(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肺部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20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 目的探讨双正压型呼吸机(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肺部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20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P的治疗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18例患者成功恢复,1例患者重行气管插管,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结论BiPAP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正确使用及加强护理是治疗肺部并发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双正压型呼吸机 肺部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术后处理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董卫欣 姜妮 +1 位作者 方爱玲 刘志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15期1714-1714,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处理。方法:总结近年142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临床资料。结果:142例中,137例存活,5例术后死亡,24例术后有早期并发症。结论: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处理,补足容量、心功能维护及呼吸道管理。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处理
下载PDF
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伟新 谭敏 +1 位作者 计乐群 董卫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心脏外科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MODS)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 16例MOD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 4例 ,死亡率占同期总心脏手术病例的 0 4 6 % ,占MODS的 2 5 %。其中 12例 2个系统器官衰竭... 目的 总结分析心脏外科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MODS)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 16例MOD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 4例 ,死亡率占同期总心脏手术病例的 0 4 6 % ,占MODS的 2 5 %。其中 12例 2个系统器官衰竭病人 ,死亡 1例 ;3例 3个系统器官衰竭病人 ,死亡 2例 ;1例4个系统器官衰竭病人 ,死亡 1例。本组 3例出现脑部并发症。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正确处理低心排、肾衰早期透析、加强胃肠道管理、预防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 心脏外科 心功能衰竭 肺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