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髌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仲平 胡宴宾 +5 位作者 张文清 黄向明 符水 余锡煌 林纯钧 杨俊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髌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39例临床高度怀疑髌骨骨折而DR检查阴性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分别行DTS检查及CT检查,比较二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有37例患者为隐...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髌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39例临床高度怀疑髌骨骨折而DR检查阴性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分别行DTS检查及CT检查,比较二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有37例患者为隐匿性骨折,排除2例疑似病例;其中CT检出35例(94.6%),而DTS检出36例(97.3%,P>0.05)。DTS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图片优秀率均高于CT。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对髌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着辐射剂量低、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数字断层融合 髌骨隐匿性骨折 CT
下载PDF
副鼻窦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仲平 《安徽医学》 2012年第7期890-891,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低剂量时对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副鼻窦冠状面CT扫描的226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副鼻窦炎分为:炎症组,有副鼻窦炎,112例;正常组,无副鼻窦炎,114例。每组再按照管电流值不同,分为200、100、50、25 mA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低剂量时对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副鼻窦冠状面CT扫描的226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副鼻窦炎分为:炎症组,有副鼻窦炎,112例;正常组,无副鼻窦炎,114例。每组再按照管电流值不同,分为200、100、50、25 mA 4个亚组,比较图像质量与眼晶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2组的200、100、50 mA亚组图像质量均无差异(P>0.05),在25 mA亚组的图像质量则明显较差(P<0.05)。炎症组高分辨率重建不能提高细微解剖结构显示,正常组则可以提高解剖结构显示。眼晶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随CT管电流降低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副鼻窦,在降低管电流至50 mA时不损失图像诊断质量,同时晶状体所受放射剂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副鼻窦 图像质量 放射剂量
下载PDF
DR与传统X线平片在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昌伟 黄向明 符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5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X线平片及DR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84例,对比分析其X线平片及DR影像质量。结果:DR影像质量优于X线平片(P<0.05)。结论:DR对新生儿肺透... 目的:分析比较X线平片及DR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84例,对比分析其X线平片及DR影像质量。结果:DR影像质量优于X线平片(P<0.05)。结论:DR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效果优于X线平片,应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R X线平片
下载PDF
弥漫性脑轴索损伤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清 胡宴宾 符水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1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轴索损伤(DA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与MRI在临床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DAI患者的MRI及CT表现,患者均于伤后2~72h内行CT与MRI检查。结果 CT影像:其中16例CT结果阴性,余20例表现为弥漫性脑组...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轴索损伤(DA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与MRI在临床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DAI患者的MRI及CT表现,患者均于伤后2~72h内行CT与MRI检查。结果 CT影像:其中16例CT结果阴性,余20例表现为弥漫性脑组织肿胀,皮层下及脑组织深部小出血灶,中线无明显移位;MRI影像:所有患者结果均阳性,呈弥漫性脑组织肿胀,多为非出血性单发或多发脑白质小病灶损伤,胼胝体和脑干病灶多见于重度颅脑损伤。36例患者行头颅MRI检出病灶数(143个)显著高于CT检出的病灶数(24个)(P<0.05)。结论头颅CT或MRI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持,且MRI诊断价值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CT MRI
下载PDF
CT多平面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宴宾 张文清 陈仲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5期1829-1831,共3页
目的:探讨CT多平面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2004-2010年我院200例疑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均行螺旋CT和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能和对治疗所需径线的测量情况。所有行支架植入患者均予CT随访监测。结果:CT... 目的:探讨CT多平面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2004-2010年我院200例疑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均行螺旋CT和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能和对治疗所需径线的测量情况。所有行支架植入患者均予CT随访监测。结果:CT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96.1%(98/102),特异度为98.0%(96/98),DSA诊断敏感度为94.1%(96/102),特异度为99.0%(97/98),CT和DSA诊断主动脉夹层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T破裂口发现率95.5%(128/134),DSA发现率64.9%(87/134),两者发现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植入治疗所需的径线测量,CT与DSA基本一致。结论:CT多平面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度、特异度与DSA无差别,CT对治疗指导意义更大,术后CT随访监测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多平面成像 主动脉夹层 DSA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计算机体层摄影对髌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评价
6
作者 张文清 陈仲平 胡宴宾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髌骨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对50例X线正侧位片阴性或可疑阳性的疑诊髌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加拍X线轴位片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并作比较。结果各型髌骨隐匿性骨折CT的骨折检出... 目的探讨髌骨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对50例X线正侧位片阴性或可疑阳性的疑诊髌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加拍X线轴位片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并作比较。结果各型髌骨隐匿性骨折CT的骨折检出率均高于X线轴位平片,总体阳性率X线轴位平片为12.0%,计算机体层摄影为9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隐匿性骨折特异度达100%。结论 X线平片在髌骨骨折中应优先考虑选用,但CT检查清晰、快捷、准确,有利于临床决策,在各类髌骨隐匿性骨折中可权衡使用CT检查作为X线平片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隐匿性骨折 X线平片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脾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
7
作者 刘昌伟 黄向明 符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能力,为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脾脏淋巴瘤病例CT图像,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16例脾脏淋巴瘤中,弥漫浸润和粟粒结节型2例,CT表现为弥漫... 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能力,为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脾脏淋巴瘤病例CT图像,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16例脾脏淋巴瘤中,弥漫浸润和粟粒结节型2例,CT表现为弥漫性脾肿大,密度正常或略低,较均匀强化,多发肿块型6例,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及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轻度均匀强化,巨块型8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结论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脾外病变对临床诊断与分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影像学表现
8
作者 张文清 胡宴宾 赵振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4期97-97,共1页
目的探寻慢性心功能不全早期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胸部X线、超声以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27例患者X线、CT均表现两肺叶纹理增粗、增多、紊乱、模糊,41例纹理间可散在小斑... 目的探寻慢性心功能不全早期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胸部X线、超声以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27例患者X线、CT均表现两肺叶纹理增粗、增多、紊乱、模糊,41例纹理间可散在小斑片状模糊影;可见左房、左室不同程度扩大,其中左房明显增大43例,主动脉钙化27例,胸腔积液者31例。结论对疑似早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时影像学检查,可提高临床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功能不全 影像
下载PDF
肋骨外伤的数字化摄影模式探讨
9
作者 陈巨新 余锡煌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2期484-484,共1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模式在胸部肋骨外伤的应用。方法对40例胸部外伤病人行胸部正斜位摄影,每个病人正位分别采用高千伏和低干伏摄影,斜位分别采用常规角度4570与小角度20—300度肋骨模式摄影,分别对比两组摄影模式的检出率。结果所...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模式在胸部肋骨外伤的应用。方法对40例胸部外伤病人行胸部正斜位摄影,每个病人正位分别采用高千伏和低干伏摄影,斜位分别采用常规角度4570与小角度20—300度肋骨模式摄影,分别对比两组摄影模式的检出率。结果所有40例病人共60处骨折。正位高千伏摄影检出40处骨折;正位低千伏摄影发现骨折52处。在斜位常规角度摄影查出正位为发现的6处肋缘骨折,小角度斜位摄影查处正位10处肋缘骨折,两组X2榆验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理科学的摄影模式能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摄影 肋骨骨折 摄影模式
下载PDF
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评价大黄对骨痂生长影响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昌伟 黄向明 符水 《医学新知》 CAS 2010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 运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评价大黄对于骨痂生长的影响,探讨DR在观察早期骨痂生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 50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2例实行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组90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大黄打粉以温开水调成糊状... 目的 运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评价大黄对于骨痂生长的影响,探讨DR在观察早期骨痂生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 50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2例实行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组90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大黄打粉以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四周,并于使用大黄后第1、2、3、4周拍摄DR、X线照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骨痂生长速度、错位程度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对缩短骨折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减少经济支出,减轻社会负担有积极意义.DR在观察早期骨痂生长优于传统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X线摄影 X线 骨痂生长 大黄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