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为例
1
作者 梁虹 《学会》 2020年第7期44-48,共5页
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建设。该文运用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以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为例,研究了应急管理学会在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表明,应急管... 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建设。该文运用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以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为例,研究了应急管理学会在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表明,应急管理学会应明确定位,坚持咨政研究、决策咨询、宣传培训、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科技转化和智库建设的服务方向。要加强学术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要加强与国际应急管理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息对接,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学会的桥梁作用;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完善会员服务体系,优化学会的组织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应急管理学会 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准备 会员服务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地方标准的制定研究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珑凯 胡可 梁虹 《标准科学》 2023年第3期55-61,共7页
针对应急避难场所存在重建轻管、未形成运行管理技术理论体系、缺乏应急运维管理标准等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运行管理地方标准,发挥推荐性标准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本文基于应急避难(险)行为机制分析和... 针对应急避难场所存在重建轻管、未形成运行管理技术理论体系、缺乏应急运维管理标准等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运行管理地方标准,发挥推荐性标准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本文基于应急避难(险)行为机制分析和应急救助工作实际,探讨了制定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地方标准的需求,借鉴活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标准编制的技术框架,强调在应急避难场所运行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重要性,突出应急避难(险)活动模式形成过程中时间、空间和参与者特征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通过DB4403/T255-2022《台风暴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的实践应用,验证了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运行管理 地方标准 避难(险)行为
下载PDF
基层社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创新模式探索——深圳福田区莲花街道紫荆社区应急管理研究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珑凯 《中国应急救援》 2019年第3期4-8,共5页
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最先一公里”,其防灾应急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城市的公共安全。本文运用应急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经验,以深圳市... 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最先一公里”,其防灾应急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城市的公共安全。本文运用应急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经验,以深圳市紫荆社区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为切入口,从理念、组织、制度、手段等方面开展社区应急服务的创新研究。研究表明,基层社区的应急管理必须以社区综合应急服务站为核心,辐射辖区内的各种安全隐患区域,突出社区防灾应急“三级”防线的建设;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强大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天地一体”的应急信息网络平台和应急响应体系;必须以提升社区应急服务效能为目标,着重培养社区应急管理在发现问题、预警传播、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等四大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应急 突发事件 应急效能 服务创新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深圳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应对防疫防汛的措施探讨
4
作者 陈珑凯 《城市与减灾》 2022年第6期21-24,共4页
引言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经政府规划、建设或对某些建筑物改造后,具有一定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群众紧急疏散和临时生活安置的室内安全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应急避... 引言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经政府规划、建设或对某些建筑物改造后,具有一定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群众紧急疏散和临时生活安置的室内安全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123处,其中室内场所684处,室外场所439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紧急疏散 生活服务设施 建筑物改造 生活安置 突发事件 室内安全 措施探讨
下载PDF
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5
作者 唐尼 陈珑凯 于淑江 《中国减灾》 2020年第9期38-41,共4页
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是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宝安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应急避难场所专项检查,全面摸清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以宝安区为例,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评估... 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是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宝安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应急避难场所专项检查,全面摸清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以宝安区为例,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评估检查、制度规范、资源配套和培训演练等方面,对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深圳市宝安区 救灾物资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深圳市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人员应急疏散研究
6
作者 梁虹 陈珑凯 《广东安全生产》 2022年第12期62-64,共3页
应急疏散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受不同的人群结构、不同的灾场环境以及不同的人群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应急疏散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结合深圳市的灾害特点,运用行为学和心理学知识,研究了应急疏散的特征、被疏散人... 应急疏散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受不同的人群结构、不同的灾场环境以及不同的人群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应急疏散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结合深圳市的灾害特点,运用行为学和心理学知识,研究了应急疏散的特征、被疏散人群在疏散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研究结果指出在疏散过程中,受灾人群具有恐慌、折返、从众、竞争、惯性、协同和自组织等行为,可能引发拥挤踩踏、高处坠落、打架斗殴以及中毒和室息(火灾)等类型事故,并就应急疏散的过程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人群密度 行为特征 事故类型 疏散管理
原文传递
公共卫生安全视角下的健康韧性城市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梁虹 刘春花 唐敏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39-44,共6页
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风险防控是韧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城市韧性的试金石。本文运用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视角探讨了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健康韧性城市的建... 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风险防控是韧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城市韧性的试金石。本文运用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视角探讨了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健康韧性城市的建设,一是必须从区域空间、城市空间和社区空间三个不同层面加强治理,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冗余度;二是必须从法律法规、监测预警、疫情防控以及防灾救助体系等方面完善建设;三是必须要把健康韧性城市的建设过程视为一种防灾减灾社会文化的养成过程,强化公民防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四是必须从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制度、储备方式、调用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应急物资的可持续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健康韧性城市 空间治理 防灾文化 保险救助
下载PDF
应急管理协调的痛点、难点和着力点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珑凯 梁虹 唐敏康 《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3期16-19,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进入了全球性风险频发的阶段,灾难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强。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具有涉及领域多、发生频次高、影响规模大等特点,防灾减灾救灾的形势不容乐观。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进入了全球性风险频发的阶段,灾难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强。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具有涉及领域多、发生频次高、影响规模大等特点,防灾减灾救灾的形势不容乐观。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成立应急管理部是我国应急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全方位的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应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方案 应急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 重大创新 发生频次 不确定性 着力点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原文传递
城市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梁虹 陈珑凯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21年第7期52-55,共4页
为充分发挥灾害信息员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依据国家有关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城市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表明,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不稳定、专业技能薄弱、培训效果不理想、管... 为充分发挥灾害信息员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依据国家有关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城市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表明,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不稳定、专业技能薄弱、培训效果不理想、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是影响我国基层灾害信息员工作质量的关键。建议要从人员的配置、工作需求、个人发展等方面为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以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为着力点,丰富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严格灾害信息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奖优罚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信息员 专业技能 保障机制 专业培训 考核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