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幼儿园教师手部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小冬 侯万里 +5 位作者 周彦 熊田甜 张振 谢旭 程锦泉 赵志广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调查幼儿园教师手部卫生现状,并以依从性来评价手部卫生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深圳市两个区中抽取18家幼儿园,随机分成干预组(12家)和对照组(6家)。干预措施主要有:发放洗手用品;启动活动;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健康教... 目的调查幼儿园教师手部卫生现状,并以依从性来评价手部卫生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深圳市两个区中抽取18家幼儿园,随机分成干预组(12家)和对照组(6家)。干预措施主要有:发放洗手用品;启动活动;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在干预前、干预后一个月、三个月和干预结束观察教师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教师的手部卫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自评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手部卫生依从性,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教师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为10.4%(23/222),自评依从性为(9.4±1.5)(满分10分)。干预结束后干预组自评依从性由干预前的9.21上升至9.65(Z=-1.951,P=0.051),对照组自评依从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1,P=0.126)。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教师的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3,95%CI:0.18~1.02),开展干预后干预组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OR=11.53,95%CI:5.71~23.30)。结论手部卫生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教师的手部卫生依从性,可以考虑在幼儿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托幼儿园 卫生 流行病学方法
原文传递
深圳市2005—2017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振 李媛 +4 位作者 张海龙 路滟 梅树江 杜加亮 谢旭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3-697,共5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5—2017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疫情防控策略。方法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分别获取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和...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5—2017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疫情防控策略。方法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分别获取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年深圳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1周内同一集体单位5例及以上)346起,其中6.36%(22/346)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2006—2013年疫情少且波动小,2014年后疫情明显升高,2016—2017年疫情占57.80%(200/346),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毒株2013年及之前以GⅡ.4基因型的毒株为主,之后依次为GⅡ.17和GⅡ.2。11月至次年3月(76.88%,266/346)为发病高峰,63.87%(221/346)发生在原特区内地区,发生场所主要为托幼机构(67.05%,232/346)和中小学(23.70%,82/34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以接触传播(45.45%,10/22)和食源性传播(40.91%,10/22)为主,水源性传播(13.64 %,3/22)相对较少;75.80%(238/314)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暴发疫情局限在一个班级,主要为接触传播引起。结论深圳市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监测标准灵敏度高,2014年后疫情上升可能与流行毒株基因型的更替有关,冬春季需加强托幼机构、中小学等重点单位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基因型别
原文传递
深圳市居民2017―2020年伤害死亡特征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焯杰 张振 +2 位作者 卫兰 付英斌 吴永胜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3-667,708,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20年深圳市居民的主要伤害死亡特征及减寿情况,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构成比、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 目的分析2017―2020年深圳市居民的主要伤害死亡特征及减寿情况,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构成比、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评估伤害死亡特征及减寿情况。同时应用Joinpoint回归对主要伤害死因的年龄别死亡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7―2020年深圳市居民的伤害死亡例数为7199,年均粗死亡率为12.7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20.70/10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因及伤害所致PYLL前三位均为自杀、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全人群全部伤害死因年龄别死亡率的整体变化为平均每岁上升4.9%(t=5.2,P<0.001),自杀死亡率为平均每岁上升3.1%(t=3.8,P<0.001),交通事故死亡率为平均每岁上升2.7%(t=2.8,P=0.005),意外跌落死亡率为平均每岁上升6.1%(t=6.8,P<0.001),男、女死亡率转折点不同,且死亡率曲线不平行,变化趋势不一样。4年间伤害所造成的PYLL合计为269093.5人年,AYLL为37.38年/人,PYLLR为4.76‰。结论自杀是深圳市居民首要伤害死因,男、女各伤害死因死亡率呈现不同的年龄变化趋势,需根据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伤害导致严重的寿命损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社会各界需加强对伤害的预防,减少伤害尤其是致死性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