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节服务在120例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方玲珠 李汉珍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索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服务,对比... 目的:探索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70%,总满意度86.7%,明显优于对照组38.3%的非常满意度和56.6%的总满意度,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眼科疾病患者的就医满意度,避免患者因眼科疾病带来的生活不便,如跌倒,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服务 眼科护理 价值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方敏 余韵 +2 位作者 欧阳正隆 刘丹 王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期间新诊断的共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对DR与DPN...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期间新诊断的共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对DR与DPN进行患病特点、发病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的关联性的分析。【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DPN的患病率(33.6%)高于DR(12.3%),2种微血管病变可共同存在,且DR与DPN存在关联(r=0.158,P=0.02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为2种微血管病变的共同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时,在各年龄段均应注意同时筛查DR与DPN,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收缩压将有利于DR与DPN的共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嵴前无血管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田汝银 张国明 +3 位作者 程璐璐 苏康进 何红辉 郭金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78-780,共3页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激光光凝术后嵴前部分无血管化区的临床转归,为ROP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随访观察2014-06/2016-06由我院ROP筛查协作组在门诊以及NICU床旁筛查发现并进行视网膜激...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激光光凝术后嵴前部分无血管化区的临床转归,为ROP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随访观察2014-06/2016-06由我院ROP筛查协作组在门诊以及NICU床旁筛查发现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患儿186例372眼,激光光凝术后嵴前存在部分无血管区的患儿26例32眼,其中男17例18眼,女9例14眼,平均出生胎龄(29.4±0.4)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222.8±70.3g,阈值前1型10例12眼,阈值期12例14眼、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4例6眼,分别于激光术后1、3、8、12wk行Retcam眼底照相复查,观察病变嵴、嵴前无血管区以及附加病变的消退情况。随访中如发现病变嵴或附加病变加重,则给予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行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直至病变嵴和附加病变完全消退,病情稳定。结果:患儿26例均在激光术后1wk复查时发现病变嵴前无血管区,但附加病变减轻,病变嵴由3期向2期、1期消退,阈值前1型消退最明显;3wk复查时27眼(84%)病变嵴为1期或不明显、无血管区逐渐缩小,视网膜血管向周边发育;5眼(16%)无血管区缩小不显著,附加病变(+^++),病变嵴3~4期、或伴有出血,其中3眼(9%)为阈值期病变患儿,2眼(6%)为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患儿,遂及时给予补充视网膜光凝;8wk复查,未补充视网膜光凝的27眼嵴前无血管区已血管化,嵴及附加病变消退;补充光凝中3眼(9%)病情得到控制、稳定,其中阈值期2眼、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1眼,2眼(6%)嵴上新生血管消退不明显、附加病变依然存在,其中阈值期1眼、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1眼,故给予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12wk复查时见附加病变、病变嵴消退,视网膜血管向颞侧走形稍僵直。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是ROP治疗的有效方法,光凝术后嵴前部分无血管区多可自行发育完善。对于少数激光术后病情活动的阈值期及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嵴前部分无血管区需及时补充激光光凝治疗,必要时可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 无血管化 阈值期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家系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欧阳明 刘璐 +5 位作者 梁平 成洪波 王云 刘桂琴 刘旭阳 樊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3-727,共5页
背景研究已证实,c.365A〉T和c.658_660delAAG突变是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cblC病)散发患者MMACHC基因突变少见的类型,且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家系报道。目的对患cblC病的中国一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背景研究已证实,c.365A〉T和c.658_660delAAG突变是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cblC病)散发患者MMACHC基因突变少见的类型,且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家系报道。目的对患cblC病的中国一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本研究遵循Helsinki宣言,所有检测方法均征得患儿父母的知情同意。收集一个2代4名成员的cblC病中国家系,包括患病兄妹和正常表型的父母。对所有成员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检查及眼底照相、眼压测量等。采集4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PCR检测和DNA直接测序法筛选该疾病相关MMACHC基因的序列改变。结果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先证者及胞妹均为cblC病患儿,分别于10岁及1岁时确诊并给予相关治疗,其父母表型均正常。2例患儿眼前节未见异常,但先证者存在双侧眼球震颤,黄斑部萎缩斑明显大于其胞妹。DNA测序结果分析表明,2例患儿均存在MMACHC基因4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658-660delAAG,P.K220delLys)和3号外显子错义突变(c.365A〉T,P.H122L)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而表型正常的母亲存在第3外显子编码区365位A〉T杂合突变,密码子由CAT变为CTT,表型正常的父亲在第4外显子编码区第658-660位缺失AAG3个碱基。结论该cblC病家系是由MMACHC基因的c.658-660delAAG和C.365A〉T复合杂合突变导致,MMACHC基因在该病具有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遗传 甲基丙二酸 代谢 杂合子 DNA突变分析 并发症 cblC病 中国人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申晓丽 樊宁 +2 位作者 赵军 李强 黄丽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组(B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组(C组...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组(B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组(C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联合超声组(D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联合超声微泡组(E组)。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测,记录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取各组兔视网膜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兔视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B组眼压在造模后1周、2周、4周分别为(33.4±2.8)mmHg(1 kPa=7.5 mmHg)、(34.1±2.5)mmHg和(34.8±2.2)mmHg,与A组眼压(13.6±1.8)mmHg、(13.4±1.7)mmHg和(13.3±1.4)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B组的P100潜伏期(125.00±18.70)ms和振幅(5.50±3.03)nV较A组的P100潜伏期(46.20±6.90)ms和振幅(15.90±2.48)nV明显延长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P100潜伏期(63.80±8.35)ms和振幅(11.37±2.84)nV较B、C、D组明显缩短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计数(14.97±1.30)个明显少于A组(26.04±0.7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RGC计数(23.97±0.90)个明显高于B、C、D组,但仍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兔视网膜各层结构较B、C、D组完整,分层较清晰。E组兔视神经髓鞘结构尚完整,轴突内微管、微丝结构可见,较B、C、D组视神经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微泡造影剂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可增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鼠神经生长因子 高眼压 视神经
下载PDF
小蘖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欧阳明 刘桂琴 +1 位作者 樊宁 应方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与传代,加入小蘖碱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 目的观察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与传代,加入小蘖碱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mol·L^(-1)组,另设不加小蘖碱的为对照组,进行诱导分化及油红O染色,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分化后脂肪细胞内脂质/核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结果体外培养的前脂肪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间叶来源。不同浓度小蘖碱分化后脂肪细胞内脂质/核的平均IOD值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其中对照组IOD值为1.11±0.21,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mol·L^(-1)小蘖碱组IOD值分别为0.93±0.15、0.68±0.13、0.31±0.09、0.19±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3,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蘖碱可以抑制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内脂质的形成,抑制程度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小蘖碱 前脂肪细胞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转换为PCV和PNV的多模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青山 赵霞 +1 位作者 李志 程晓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转换为息肉样脉络膜血管性病变(PCV)和增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暨南大学深圳眼科医院初诊为CSC且经微脉冲激光光凝或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转换为息肉样脉络膜血管性病变(PCV)和增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暨南大学深圳眼科医院初诊为CSC且经微脉冲激光光凝或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79例91眼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眼均经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其中治疗后仍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或复发的CSC者行FFA、OCT、ICGA、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对16例20眼CSC确诊转归为PCV和PNV眼进行分析并行增强深度成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结果治疗的91眼CSC中9例11眼转换为PNV,FFA显示黄斑区多发性斑点状高荧光,ICGA显示黄斑区异常脉络膜毛细血管团状扩张,OCT显示RPE波浪状浅脱离伴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OCTA分层显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团状新生血管位于RPE与Bruch膜之间。共有7例9眼转换为PCV,FFA显示浆液或浆液血性色素上皮脱离(PED)及黄斑多灶性斑点高荧光,ICGA显示异常扩张脉络膜血管网(BVN)伴典型息肉样病灶,OCT示拇指状PED与双层征并伴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OCTAen-face分层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BVN与细小息肉样表现。PCV组和PNV组基线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力)分别为0.282±0.220和0.413±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7,P<0.05)。CSC组、PCV组和PNV组SFCT分别为(373.61±65.11)、(296.22±30.24)和(328.63±76.1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8,P<0.05)。与PCV比较,PNV患者SFCT显著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结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具有脉络膜增厚特征CSC可转换为PNV,具有浆液性或出血性PED的PNV可转换为PCV。多模式影像检查有助于CSC转换为PNV和PCV眼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增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眼底多模式影像
下载PDF
标准方位眼底摄像技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田汝银 张国明 +4 位作者 谢昊 何红辉 吴桢泉 赵金凤 程璐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观察标准方位眼底摄像技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远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通过我院ROP远程筛查阅片系统筛查的早产儿1402例2804眼纳入研究,男711例1422眼,女691例1382眼。... 目的观察标准方位眼底摄像技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远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通过我院ROP远程筛查阅片系统筛查的早产儿1402例2804眼纳入研究,男711例1422眼,女691例1382眼。所有早产儿均使用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和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完成眼底标准方位摄像,并将图像上传至远程阅片系统进行远程阅片。统计远程阅片系统检出ROP发病的阳性率、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ROP总发病率,评价标准方位眼底摄像技术在ROP远程筛查中的价值。结果1402例2804眼经远程筛查系统阅片,84例168眼发病,阳性率为6.0%;因图像模糊或方位不佳导致阅片困难,可疑病变,而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确诊的ROP患者5例10眼,假阴性率为0.3%,灵敏度为94.4%;所有患儿总发病率为6.3%,需要激光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的重症ROP患儿28例56眼,占2.0%,其中急进型后极部ROP患儿5例10眼、阈值期患儿14例28眼、阈值前1型患儿9例18眼。重症ROP患儿中,26例52眼经一次激光或抗VEGF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2例4眼急进型后极部ROP患儿经抗VEGF治疗后4周病情复发,再次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后病情稳定。所有患儿无一例漏诊、误诊、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者。结论标准方位眼底摄像技术是ROP远程筛查的有力保障;ROP远程筛查阅片系统对ROP病变检出灵敏度高,可以有效解决目前ROP专业防治人员相对缺乏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远程医疗 筛查
下载PDF
一个中国Avellino型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宁 刘璐 +5 位作者 王芝 计虹 杨洁 黎明 蒋丽琼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8-722,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B诱导(TGFflI)基因是角膜营养不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但rG印,基因突变与患者表型的关系研究目前仍然很少。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分析TGFfll基因突... 背景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B诱导(TGFflI)基因是角膜营养不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但rG印,基因突变与患者表型的关系研究目前仍然很少。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分析TGFfll基因突变与患者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一个中国汉族ACD家系共3代19名家系成员,对现存活的5例患者和13名表型正常成员进行研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OCT、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等检查方法观察受检者角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各2ml,对rG邛,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和DNA测序。结果先证者诊断为ACD,该家系共6例患者,已去世1例,3代家系中每代均有患病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家系中3例女性患者角膜混浊病灶的形态呈面包屑样、条索样和点片状,而2例男性患者角膜混浊呈点状;女性患者角膜病变范围大于男性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视力为0.4~0.9,男性患者视力均为1.0。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和眼前节OCT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别。所有患者rG邛,基因中发现第4外显子的C.372G〉A(P.R124H)杂合突变(碱基G〉A),导致第124位的精氨酸变成组氨酸,并发现TGFflI基因8号和12号外显子两个位点存在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C.981G〉A,V327V和e.1626T〉C,F542F),而家系中表型正常成员未发现此类改变。结论阳邛,基因的R124H突变为该ACD家系的致病突变,该家系中女性患者表型重于男性患者,未发现其与DNA测序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 转化生长因子B 遗传基因学 遗传易感性 DNA突变分析 基因型 表型 家系
下载PDF
基因修饰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治疗视神经损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阳明 刘静雯 +2 位作者 刘珂 刘桂琴 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基因修饰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带有大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转染进入从大鼠股骨中分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采用钳夹视神经方法构建的视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基因修饰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带有大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转染进入从大鼠股骨中分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采用钳夹视神经方法构建的视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4、7、10、13d,研究组术眼玻璃体腔内注入经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浮液,对照组术眼玻璃体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14d,观察两组大鼠的光反射情况,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大鼠光反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vs25%,P<0.05),视网膜细胞结构相对整齐,可见少量空泡,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细胞结构欠整齐,可见明显空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对照组大鼠视网膜GFAP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研究组。结论:基因修饰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够有效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对光反射 视神经损伤 CASPASE-3
下载PDF
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良南 陈璐 +4 位作者 胡慧玲 路璐 申晓丽 朱远飞 刘欣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病例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0只眼),入院后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 目的探讨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病例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0只眼),入院后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前房穿刺术,必要时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降低眼压,待眼压控制后,1周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0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入院时平均眼压(43.12±9.35)mm Hg,术后6个月降低至(13.91±4.65)mm Hg。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2.332,P=0.000)。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50只眼房角全部开放。结论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及时有效控制眼压、加深前房、增宽房角、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青少年屈光不正人群中脉络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晓蕾 周秀珍 秦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8-971,共4页
目的 研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对在屈光门诊完成验光的5∽18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进行了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最终51例102眼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海德堡频域OCT的... 目的 研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对在屈光门诊完成验光的5∽18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进行了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最终51例102眼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海德堡频域OCT的增强深度成像模式对每眼进行经黄斑中心凹水平方向线性扫描。分别测量该扫描线上5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应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结果 51例患者年龄为(10.04±2.78)岁,屈光度为(-1.61±1.82)D,眼轴长度为(24.14±1.14)mm。扫描线上脉络膜厚度由颞侧向鼻侧逐渐变薄。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2=0.562),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均与屈光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眼轴长度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心凹鼻侧1 mm处相关性最高。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在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改变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增强深度成像 脉络膜厚度 屈光不正 眼轴长度
下载PDF
角膜拱形刀及角膜平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主切口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慧玲 方敏 +2 位作者 陈静 陈璐 杜冰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以拱形刀行透明角膜主切口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同意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未熟期白内障患者,将其中完成术前1 d...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以拱形刀行透明角膜主切口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同意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未熟期白内障患者,将其中完成术前1 d,术后1、7、30 d完整随访的患者82例(91只眼)纳入统计资料。术前采用随机法将91只眼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角膜拱形刀主切口40例(46只眼),对照组行角膜平刀主切口42例(45只眼)。术前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核硬度分级、视力、角膜散光等数据;术中记录超声乳化时所使用的平均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时间、记录前房稳定性,同时记录术中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等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视力、角膜散光检查,并同时记录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1、7、30 d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前及术后1、7 d平均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d的平均散光度为(0.57±0.29)D,对照组为(0.86±0.41)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房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所使用的平均超声能量及有效超声时间、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以角膜拱形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主切口可降低术后30 d的角膜散光,增加术中前房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切口
下载PDF
5%那他霉素和0.2%氟康唑联合治疗中轻度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饶晓玲 郭萍 +4 位作者 郭金莲 郑敏科 刘芳艳 李青 黄一涛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2期188-189,共2页
目的 5%那他霉素和0.2%氟康唑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严重型和非严重型疗效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病例选择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12例,其中严重型80例归为严重型组,非严重型32例归为非严重型组,两... 目的 5%那他霉素和0.2%氟康唑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严重型和非严重型疗效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病例选择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12例,其中严重型80例归为严重型组,非严重型32例归为非严重型组,两组均为联合5%那他霉素与0.2%氟康唑用药,1h 1次,疗程<50d,如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立即采用手术等处理方式,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结果非严重型组全部治疗有效,严重型组治疗无效者34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可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对非严重型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那他霉素 0.2%氟康唑 真菌性角膜炎 严重型 非严重型 角膜溃疡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补阳还五汤中的川芎嗪、阿魏酸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饶晓玲 谢虹虹 廖卫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S1期21-22,共2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川芎嗪在0.0816~4.0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7.79%(RSD=1.26%);阿魏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川芎嗪在0.0816~4.0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7.79%(RSD=1.26%);阿魏酸在0.094~4.70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n=6),平均回收率为98.12%(RSD=0.67%)。结论:本测定方法可靠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补阳还五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补阳还五汤 川芎嗪 阿魏酸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及房水中MMP-2及TIMP-2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敏 胡慧玲 王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及房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将合并T2DM情况将其分为A组(单纯POAG病例,15例23只眼)、B组... 目的观察和分析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及房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将合并T2DM情况将其分为A组(单纯POAG病例,15例23只眼)、B组(单纯PACG病例,15例26只眼)、C组(POAG合并T2DM病例,15例25只眼)、D组(PACG合并T2DM病例,15例23只眼),选取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例(20例33只眼)作为E组,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例(20例32只眼)作为F组。对6组患者房水及血清MMP-2、TIMP-2水平及比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和D组患者的房水MMP-2、TIMP-2水平均高于其它各组,A组和C组患者的房水TIMP-2水平高于E组或F组,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房水TIMP-2/MMP-2比值均显著高于E组或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血清MMP-2、TIMP-2水平均高于其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组患者血清TIMP-2/MMP-2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4,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液和房水中存在着显著的MMP-2/TIMP-2系统失衡,但合并T2DM并不能加剧这一失衡状态,不具有促进青光眼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2型糖尿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
下载PDF
HRT-Ⅲ、SD-OCT、Humphrey自动视野计和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在POAG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晓丽 李强 +1 位作者 赵军 黄丽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HRT-Ⅲ、SD-OCT、Humphrey自动视野计及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Ph NR)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100例(100只眼)、正常人50例(50只眼),所有入选者均行上述4种检测。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 目的探讨HRT-Ⅲ、SD-OCT、Humphrey自动视野计及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Ph NR)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100例(100只眼)、正常人50例(50只眼),所有入选者均行上述4种检测。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SD-OCT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4,对POAG的诊断价值最高;W-W Ph NR振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对POAG的诊断价值仅次于OCT平均RNFLT。在设定特异性≥80%和≥95%的情况下,SD-OCT平均RNFLT和W-W Ph NR振幅的敏感性分别为95%、90%、93.3%、76.7%。余检测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对POAG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SD-OCT平均RNFL对POAG的诊断价值最高,W-W Ph NR振幅次之。上述4种检测仪器从不同角度评估了青光眼视神经结构与功能损害的特征,有助于指导青光眼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T-Ⅲ SD-OCT 视野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路璐 唐松 +1 位作者 郭慧 王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34只眼)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3~12个月随访,采用最佳矫正视力表检测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34只眼)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3~12个月随访,采用最佳矫正视力表检测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值,使用同一设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TM)值,详细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共实施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88次,每只眼注射次数1~6次,平均注射次数(3.4±10.5)次,其中注射≥2次26只眼。注射后有2例2只眼发生结膜下出血,但未见积血等并发症,未经处理后自行消失;另有部分患者自述注射后眼部有短暂异物感,24 h后逐渐消失且并无其他不适感。治疗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BCVA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 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的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等主观感受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TM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眼底血管性疾病 黄斑厚度 矫正视力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仲良 蔡素萍 +1 位作者 袁凤波 钟小舒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是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视网膜... 目的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是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225.42±13.31)×10^9/L、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33.89±16.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1.24±12.52)×10^9/L、(62.34±13.67),淋巴细胞计数(1.86±0.35)×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0.4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B=1.124;SE=0.665;Wald-χ^2=3.967;P=0.017;EXP=3.157;95%CI=(1.542,7.642)]。结论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2型糖尿病随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林丽 王希振 +2 位作者 梅军 汪瑞娟 李志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马凡综合征的眼前节改变特点。方法对已确诊为马凡综合征者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改变。结果 4例(8只眼)晶状体全部半脱位,2只眼偏向鼻侧,6只眼偏向鼻上方。虹膜根部附着偏前;睫状体变薄,睫状突...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马凡综合征的眼前节改变特点。方法对已确诊为马凡综合征者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改变。结果 4例(8只眼)晶状体全部半脱位,2只眼偏向鼻侧,6只眼偏向鼻上方。虹膜根部附着偏前;睫状体变薄,睫状突不明显。结论马凡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眼前节改变,UBM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检查,能较好地显示晶状体半脱位情况及睫状体形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马凡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