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福田区成年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姚胜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4期151-153,共3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该地区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常住居民476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该地区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常住居民476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中共有454例检出糖尿病,检出率为9.5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体育锻炼、高血压、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6,OR=2.827)、糖尿病家族史(P=0.007,OR =3.237)、高血脂(P=0.009,OR=2.641)、高血压(P=0.011,OR=1.924)、超重或肥胖(P=0.019,OR=1.407)是该地区居民T2D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早期干预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下载PDF
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萍 杨堂河 +1 位作者 梁倩雯 徐军妮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索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所在地福田区的翠海社区家庭和碧海云天社区家庭为对象,两个社区家庭均包含各种家庭类型.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300户家庭,即... 目的 探索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所在地福田区的翠海社区家庭和碧海云天社区家庭为对象,两个社区家庭均包含各种家庭类型.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300户家庭,即随机抽取常住、暂住家庭各150户,然后按随机数列表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进行评估分析和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干预;实验为期1年.结果 对照组实验前后指标无明显变化;干预组社区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5%,干预组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下降20%,社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20%.结论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功能具有明显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家庭健康评估 系统化管理 干预 社区家庭功能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萍 杨堂河 +1 位作者 梁倩雯 徐军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本院收治的临近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进行常规的综合健康教育;观察组60例,在常规的综合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以家...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本院收治的临近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进行常规的综合健康教育;观察组60例,在常规的综合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实行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防治知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健康教育 社区高血压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饮食护理疗效分析
4
作者 胡桂芳 廖欢 +1 位作者 黄映华 陈雪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0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对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接诊的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服用本科专门配置食谱,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按照自己意愿进...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对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接诊的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服用本科专门配置食谱,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按照自己意愿进行饮食,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测量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对比血脂水平变化,判定两组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护理前,且小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血脂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18,P=0.0092)。结论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饮食护理 疗效
下载PDF
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凌云 李迎春 +2 位作者 柯楚真 姚胜 杨俊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8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 目的: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3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氨溴索辅助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氨溴索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志衡 黄志杰 +5 位作者 郑晓芬 陈宝欣 张雪姣 邱凯 王皓翔 陈文如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0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并通过在社区患者中应用,评价本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个人深入访谈、专家论证咨询或现场调查等一系列方法建立“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操作指南... 目的构建"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并通过在社区患者中应用,评价本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个人深入访谈、专家论证咨询或现场调查等一系列方法建立“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操作指南和流程;对实验组的6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的健康管理,按照1:1配比对照组650名患者进行常规管理;从血糖控制、知识掌握、行为改变等方面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过10个月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患者2周平均自测血糖数从(1.12±0.46)次上升到(2.45±0.65)次,且自测血糖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中有84%的糖尿病患者能完成了5个以上健康教育课程;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从48%提高到干预后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59.8%和68.5%的患者改善了运动和饮食行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52.1%提高到91.8%。实验组患者在人组时平均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为7.41 mmol/L和10.59 mmo/L下降到管理后的6.47 mmol/L和8.24 mmol/L,血糖控制率从36.15%提高到6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成功的“互联网±”糖尿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满意,值得在我国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糖尿病 健康管理 效果
原文传递
三种常规方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凌云 邹秋莲 +3 位作者 李迎春 姚胜 杨俊莲 柯楚真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对比双黄连颗粒、祖卡木颗粒、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双黄连颗粒组、祖卡木颗粒组及抗感颗粒组,每... 目的对比双黄连颗粒、祖卡木颗粒、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双黄连颗粒组、祖卡木颗粒组及抗感颗粒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祖卡木颗粒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5%、0,与抗感颗粒组(75.0%、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祖卡木颗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双黄连颗粒组(P<0.05)。另外,祖卡木颗粒组退热时间、咳嗽、鼻塞及咽充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双黄连颗粒组及抗感颗粒组(P<0.05)。结论相比双黄连颗粒、抗感颗粒,祖卡木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三种治疗方案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