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曾丽吟 黄仕青 +1 位作者 杨衬 张娟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康复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的护理干...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康复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重视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康复 早期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两种雾化吸入法在提高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少凤 李爱东 邓雪萍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和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在提高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氧饱和度(SaO2)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入院确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和氧驱动...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和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在提高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氧饱和度(SaO2)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入院确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和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比较雾化吸入前后两组患者SaO2的差异。结果雾化吸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可降低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耗氧量,提高Sa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感染 雾化吸入 氧饱和度
下载PDF
脑再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爱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再梗死与血压、血糖、凝血等多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再梗死54例患者与未梗死60例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血压、血脂、血糖及凝血等异常程度与脑再梗死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房颤、入院时高血糖、纤维... 目的 探讨脑再梗死与血压、血糖、凝血等多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再梗死54例患者与未梗死60例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血压、血脂、血糖及凝血等异常程度与脑再梗死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房颤、入院时高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均是脑再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预防脑再梗死仍然是要稳定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不同亚型踝肱指数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国强 曾进胜 +2 位作者 黄宗青 刘洪涛 张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20,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不同亚型中踝肱指数(ABI)的差异性,探讨ABI对脑卒中亚型的临床意义及对脑卒中分型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收治的47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内...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不同亚型中踝肱指数(ABI)的差异性,探讨ABI对脑卒中亚型的临床意义及对脑卒中分型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收治的47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内标准分为5个亚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188例、腔隙性梗死组95例、心源性脑栓塞组73例、脑出血组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4例1,同时收集同期因其他系统疾病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08例做为对照组。采用血管多谱勒超声测量仪检测入选患者ABI值。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ABI)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分析脑卒中不同亚型中ABI的差异,并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单独评估ABI对脑卒中不同亚型的影响。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963.95%置信区间2.128~6.982,P=0.0001)、糖尿病(OR=3.413,95%置信区间1.785-4.905,P=0.039)、吸烟(OR=2.216,95%置信区间1.942~6.025,P=0.020)和ABI(OR=2.425,95%置信区间1.405~3.512,P=0.012)与脑卒中发生存在统计学相关性。(2)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心源性脑栓塞组、脑出血组A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20、0.037、0.023)。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ABI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OR=2.832,95%置信区间1.776~5.273,P=0.011)、腔隙性梗死(OR=2.527,95%置信区间1.548~5.152,P=0.026)、心源性脑栓塞(OR=1.922,95%置信区间1.336-3.525,P=0.030)、脑出血(OR=2.332,95%置信区间1.243-4.165,P=0.021)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ABI是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ABI可以作为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心源性脑栓塞、脑出血等脑卒中亚型的有效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脑卒中 亚型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3M加压固定带在CV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洁 周敏 +3 位作者 郭佳华 方向红 李淑娟 杨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4期1726-1728,共3页
目的:观察3M加压固定带在CV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住院术后留取双腔CVC导管的患者60例为常规组,采用常规3M透明贴膜进行导管固定;选取2013年7—12月住院术后留取双腔CVC导管的患者62例为试验组,采用常规3M透明... 目的:观察3M加压固定带在CV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住院术后留取双腔CVC导管的患者60例为常规组,采用常规3M透明贴膜进行导管固定;选取2013年7—12月住院术后留取双腔CVC导管的患者62例为试验组,采用常规3M透明贴膜进行固定导管后,加用3M加压固定带固定贴膜未能覆盖的导管部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移位率、打折率、贴膜卷边率及贴膜更换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固定CVC导管的移位率、打折率、导管贴膜卷边率及更换频率分别为6%,6%,8%,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2%,33%,5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7,13.94,27.87,18.57;P〈0.01)。结论试验组固定CVC导管的方法优于常规组,固定效果好,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带 CVC导管 固定
原文传递
颈动脉夹层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志 肖剑伟 +3 位作者 黄宗青 刘洪涛 周国强 李慎茂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夹层(CA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CAD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颈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颈部疼痛是其常见首发症状。本组患者通过多模式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颈动脉夹层(CA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CAD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颈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颈部疼痛是其常见首发症状。本组患者通过多模式影像学检查而确诊,临床采用内科抗凝治疗1例、支架血管成形术+抗凝治疗4例、溶栓+支架血管成形术+抗凝治疗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颈动脉夹层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对出现颈部疼痛的患者要警惕颈动脉夹层。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颈动脉夹层的金标准。对CAD的治疗应个体化,选择内科抗凝以及颈内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夹层 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抗凝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