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5-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石向辉 赵凌国 +4 位作者 周洁 范苏云 陈建忠 张金金 周海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从深圳市福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收集的福田区1985-2015年间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结果1985-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累...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从深圳市福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收集的福田区1985-2015年间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结果1985-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17 968例,年均发病率为90.9/10万,发病率最高峰为1987年(223.7/10万)。甲肝和急性乙肝发病率自1990年和1991年开始逐年下降,但慢性乙肝病例数量一直处于高位波动。丙肝发病率与艾滋病相伴而行,自2004年起呈上升趋势。戊肝自分型(1996年)以来,发病率波动不大。甲肝1989-1993年期间呈现显著的春季高峰(3-5月),其它类型肝炎无明显季节性。各型肝炎均以男性发病较多。乙肝发病高峰年龄为20~<30岁,甲肝、丙肝和戊肝为30~<40岁。甲肝发病(1989-2005年)和乙肝发病(1989-2008年)由早期以工人和学生为主,逐渐转变为以从事家务和商业工作的人群为主,丙肝和戊肝未发现明显的职业分布特点。结论福田区在1990年前后出现了肝炎流行,特点是以甲肝和乙肝为主。目前,福田区甲肝、急性乙肝和戊肝发病率均较低,但慢性乙肝病例数量大,丙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需要有针对地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遏制乙肝和丙肝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发病率
原文传递
2008-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石向辉 牛姬飞 +2 位作者 范苏云 申红卫 周洁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启、系统,以及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分别获...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启、系统,以及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分别获取200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病例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和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6927例,手足口病的年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症病例69例,呈现隔2~3年周期性升高规律;手足口病的月分布特征明显,呈5—6月主高峰和910月次高峰的双峰分布形态。男女发病例数之比约为1.55:1,〈3岁患者〉60%,散居儿童〉70%。同期报告53起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发病高峰与散发病例基本一致,托幼机构为主要发生场所,占98.1%。结论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的5—6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托幼机构是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针对上述结论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暴发疫情 疾病监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阳离子交换色谱及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牛奶中乳铁蛋白含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凌国 尤俊 +3 位作者 梁肇海 李可 丘汾 曾胜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建立了阳离子交换色谱及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检测牛奶中乳铁蛋白含量的新方法.通过purolite C115-E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对牛奶中的乳铁蛋白进行提取,运用季铵化纤维素(QC)对毛细管动态涂层并测定乳铁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动态涂层... 建立了阳离子交换色谱及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检测牛奶中乳铁蛋白含量的新方法.通过purolite C115-E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对牛奶中的乳铁蛋白进行提取,运用季铵化纤维素(QC)对毛细管动态涂层并测定乳铁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动态涂层能有效抑制毛细管内壁对乳铁蛋白的吸附.通过对QC浓度、运行缓冲液pH值、孵育时间等萃取和电泳条件的优化,实现了对牛奶样品中乳铁蛋白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浓度组的加标回收率为87%~ 112%,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4.4%~12.1%.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所需牛奶样品少,适用于牛奶中乳铁蛋白的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色谱 毛细管电泳 动态涂层 乳铁蛋白
下载PDF
混合型固相萃取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检测血浆和尿液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凌国 邵慧凯 +3 位作者 丘汾 李伟 何佳平 陈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2329-2331,2334,共4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及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浆和尿液中喹诺酮类药物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方法。方法毛细管为熔融石英毛细管(75/365μm,40/47 cm),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 硼砂缓冲液(pH 9.0),电压13 kV,柱温...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及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浆和尿液中喹诺酮类药物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方法。方法毛细管为熔融石英毛细管(75/365μm,40/47 cm),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 硼砂缓冲液(pH 9.0),电压13 kV,柱温为20℃,检测波长280 nm。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样分析。结果4种喹诺酮类药物在6 min 内完全分离。在1-40μg/mL 浓度范围内,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峰面积和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987、0.9976、0.9983和0.9942。尿液和血浆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加标回收率为80.1%-107.6%,精密度相对标准差(RSD)为2.1%-6.2%。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血浆和尿液中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水平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喹诺酮 固相萃取
下载PDF
SPE及纳米金涂层毛细管电泳检测血浆中土霉素与多西环素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凌国 邵慧凯 +3 位作者 周志峰 邓凯杰 钟剑明 李学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建立了混合型固相萃取及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涂层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方法。采用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复合材料(QC-Au NPs)对毛细管内壁进行动态涂层,以抑制管壁对分析物的吸附,并对缓冲液p H值进... 建立了混合型固相萃取及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涂层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方法。采用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复合材料(QC-Au NPs)对毛细管内壁进行动态涂层,以抑制管壁对分析物的吸附,并对缓冲液p H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涂层能改善峰形和分离度,提高分离效率,其中土霉素的柱效提高了17.9倍。在涂层毛细管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吸附被抑制,并在4 min内出峰。在10~200μg/m L范围内,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 6和0.995 2。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7.7%。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土霉素 多西环素 固相萃取 血浆
下载PDF
亚致死量白纹伊蚊浓核病毒-3感染对白纹伊蚊吸血与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向辉 顾金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89-891,共3页
目的研究亚致死量白纹伊蚊浓核病毒-3(AalDV-3)感染对白纹伊蚊吸血与生殖的影响。方法用低于半数致死量浓度(107copies/mL)的AalDV-3感染白纹伊蚊雌性成虫,统计感染组与对照组蚊虫的吸血率与吸血量,比较雌性饱血后产卵数与卵的孵化率以... 目的研究亚致死量白纹伊蚊浓核病毒-3(AalDV-3)感染对白纹伊蚊吸血与生殖的影响。方法用低于半数致死量浓度(107copies/mL)的AalDV-3感染白纹伊蚊雌性成虫,统计感染组与对照组蚊虫的吸血率与吸血量,比较雌性饱血后产卵数与卵的孵化率以及雌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AalDV-3感染组吸血率为(70.67±8.08)%,平均吸血量(1.68±0.26)mg,平均产卵量为(43.00±8.84)粒/只,孵化率为(31.33±3.57)%;而对照组白纹伊蚊吸血率为(87.33±3.06)%,吸血量(2.10±0.27)mg,产卵量(69.53±10.69)粒/只,孵化率(51.00±3.61)%。与对照组相比,AalDV-3感染组白纹伊蚊的吸血率、平均吸血量、平均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P<0.05)。感染组雌蚊幸存率为(48.67±3.21)%,也低于对照组幸存率[(67.33±3.06)%,(P<0.05)]。结论 AalDV-3感染可降低白纹伊蚊吸血率、产卵率、孵化率和存活率,具有潜在的生物防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浓核病毒 生物杀虫剂
原文传递
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
7
作者 赵凌国 丘汾 +3 位作者 李可 周海涛 梁肇海 谢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42-1844,共3页
目的采用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方法通过均相反应合成季铵化纤维素(QC),运用500μg/ml QC对毛细管涂层以抑制溶菌酶吸附,并对不同种类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 QC有效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溶菌酶的吸附,显著改善... 目的采用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方法通过均相反应合成季铵化纤维素(QC),运用500μg/ml QC对毛细管涂层以抑制溶菌酶吸附,并对不同种类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 QC有效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溶菌酶的吸附,显著改善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同时实现对人和鸡溶菌酶的定量检测。鸡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1,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22 mg/ml和0.073 mg/ml。人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16 mg/ml和0.053 mg/ml。鸡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4%(RSD=5.2%),人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7%(RSD=4.3%)。3个浓度水平溶菌酶含量测定的日内精密度RSD(%)为2.7%~6.5%,日间精密度RSD(%)为3.9%~7.0%。实际样品分析对溶菌酶含片和人泪液中溶菌酶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该方法适合生物、医药制剂等样本中溶菌酶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毛细管电泳 季铵化纤维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