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劳务工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泽民 陈虾 +1 位作者 李衡梅 邓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575-1576,1581,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劳务工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其下属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绑定的劳务工8600例为调查对象,测量血压,调查其性别、年龄、既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职业... 目的了解深圳市劳务工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其下属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绑定的劳务工8600例为调查对象,测量血压,调查其性别、年龄、既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职业、劳动时间、家族史等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劳务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9%,既往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2.1%、14.2%、4.6%;高血压与年龄、体质指数、高盐饮食、职业等有关。结论应减少高血压的可控危险因素,加大宣教力度,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工 高血压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临床内科治疗特点探讨
2
作者 陈丽萍 赵文 李文丽 《当代医学》 2014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内科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并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内科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并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愈27例,总有效率100.0%(35/35);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62.8%(22/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内科治疗 环孢素A 泼尼松
下载PDF
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抑郁状态评估的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柳志原 赵文 郭淑英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182-186,共5页
目的 探索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抑郁状态评估的管理模式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性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 目的 探索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抑郁状态评估的管理模式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性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抑郁状态评估的心理护理管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抑郁自评量表(SDS)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得到改善,且低于参照组,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性和抑郁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疾病不确定感 抑郁状态评估 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胃炎病人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症状转归情况评价
4
作者 罗盛丰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评价慢性胃炎病人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症状转归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分组法划分组别,即单药、联用二组,39例/组,治疗方案依次为替普瑞酮单一药物治疗、替普瑞酮+雷... 目的评价慢性胃炎病人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症状转归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分组法划分组别,即单药、联用二组,39例/组,治疗方案依次为替普瑞酮单一药物治疗、替普瑞酮+雷贝拉唑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评析指标: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时间、胃动力指标、治疗有效性、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后,联用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单药组(P<0.05);联用组的胃动力指标低于单药组(P<0.05);联用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单药组(P<0.05);联用组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单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替普瑞酮+雷贝拉唑治疗能够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胃动力情况,提高治疗有效性,且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不高,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雷贝拉唑 替普瑞酮 症状改善时间 胃动力指标 治疗有效性 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下载PDF
注入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成熟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卫东 黄爱军 陈丽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912-4918,共7页
背景:注入骨水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目的:评估注入骨水泥内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固定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测定骨密度以及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建立... 背景:注入骨水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目的:评估注入骨水泥内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固定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测定骨密度以及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建立骨折模型,注入骨水泥固定后,再次测定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指标,比较注入骨水泥固定前后生物性能的变化,同时与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性能进行比较。对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缓解疼痛程度、胸腰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外渗等情况,明确注入骨水泥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实验测定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最大载荷为2285N,比骨折前承受的最大载荷1954N强度增加了近16.9%,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刚度为427N,比骨折前刚度349N增加了近22.1%,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性能。对应用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以及应用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2种方法均可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而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骨水泥注入量、局部后凸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更好,表明闭合复位辅助下注入骨水泥固定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骨水泥 胸腰椎 骨质疏松 骨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椎弓根螺 神经根 疼痛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TRAP、CTX-Ⅱ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悦胜 王勒 陈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963-3965,共3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其中Ⅰ期18例,Ⅱ期20例,Ⅲ期18例,同期选取接受...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其中Ⅰ期18例,Ⅱ期20例,Ⅲ期18例,同期选取接受激素治疗的非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TRAP、CTX-Ⅱ,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TRAP、CTX-Ⅱ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Ⅲ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TRAP、CTX-Ⅱ和Hcy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Ⅱ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Ⅰ期(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TRAP、CTX-Ⅱ与血浆Hcy呈明显正相关(r=0.612、0.548,P<0.05),血清TRAP、CTX-Ⅱ亦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5)。结论 TRAP、CTX-Ⅱ及Hcy共同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发生和发展,三者显著增加反映骨及其软骨代谢异常和促炎症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PTED与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爱军 靳松 +3 位作者 陈丽萍 林昆 李亚杰 项炜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行手术治疗且有随访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用经皮椎间孔镜(PTED)组[13例,平均随访(18±2.1)个月]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行手术治疗且有随访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用经皮椎间孔镜(PTED)组[13例,平均随访(18±2.1)个月]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组[18例,平均随访(25±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腰、腿痛的VAS评分,治疗改善率。结果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6±2.5)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PTED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TLIF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螺钉拔出1例,PTED组JOA评分从术前12.1±2.50上升至20.9±2.57,TLIF组JOA评分从术前11.1±2.26上升至17.9±2.58。下肢痛的VAS症分PTED组从8.1±0.95下降为3.1±1.26,TLIF组从8.2±0.99下降为2.9±0.68,腰痛的VAS评分TLIF组从术前3.9±1.21上升至术后2周时的4.8±0.94,1年时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TLIF都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极外侧型 经皮 内窥镜 融合
下载PDF
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爱军 靳松 +3 位作者 陈丽萍 林昆 李亚杰 项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0.5±4.5)岁,经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0.5±4.5)岁,经影像学检查为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单纯行椎弓根内固定不行后路椎管减压,固定节段为单节段、双节段、三节段固定;对比3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等指标及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矢状位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术后并发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大血管损伤和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6±2.4)个月。单节段固定组手术切口长度较短、术后伤口引流量较少,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节段固定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节段固定组矢状位Cobb角、术后及拆钉前椎体前缘压缩率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节段固定组有1例发生断钉。结论: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有一定影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压缩性骨折 椎弓根钉
下载PDF
凋亡素联合阿霉素与顺铂对肝细胞癌的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清 罗永胜 +4 位作者 王伟 张燕 赵欣 赖卓胜 李富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素联合阿霉素(ADM)、顺铂(DDP)对肝癌的凋亡作用,为肝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导入Hepa1-6肝癌细胞中,联合应用ADM、DDP在细胞水平上观察凋亡形态,检测凋亡率,评估联合治疗凋亡效果。结果无... 目的探讨凋亡素联合阿霉素(ADM)、顺铂(DDP)对肝癌的凋亡作用,为肝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导入Hepa1-6肝癌细胞中,联合应用ADM、DDP在细胞水平上观察凋亡形态,检测凋亡率,评估联合治疗凋亡效果。结果无凋亡素介导下10μmol/L的DDP联合及1.26μmol/L的ADM作用36 h效果最好,该浓度下有凋亡素介导的实验组Hepa1-6的凋亡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带有特异性甲胎蛋白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导入肝癌细胞后,联合阿霉素、顺铂对能合成甲胎蛋白的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靶向性致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 阿霉素 顺铂 凋亡
下载PDF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协辉 李鹏 +6 位作者 黄小平 王东明 陈宋明 杨泽民 陈智凡 许文敏 陈丽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硫化氢钠(NaHS)作为H2S供体,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H2S+I/R组及H2S+KATP通道阻...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硫化氢钠(NaHS)作为H2S供体,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H2S+I/R组及H2S+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I/R组,监测大鼠心率(HR)、动脉压(ABP)、左心室内压(LVP)及左室内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I/R组ABP[(12.6±1.3)kPa∶(14.2±1.3)kPa]、LVP[(13.7±1.1)kPa∶(15.6±1.6)kPa]、+dp/dtmax[(398±52)kPa/s∶(516±63)kPa/s]、-dp/dtmax[(307±27)kPa/s∶(388±52)kPa/s]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均<0.05);H2S+I/R组HR[(309±11)次/min∶(395±12)次/min、(387±10)次/min]、ABP[(10.0±1.3)kPa∶(12.6±1.3)kPa、(11.7±1.2)kPa]、LVP[(11.0±1.2)kPa∶(13.7±1.1)kPa、(12.6±1.0)kPa]显著低于I/R组及H2S+格列本脲+I/R组(P均<0.05),且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H2S+格列本脲+I/R组各项指标与I/R组相似,无显著差别(P均>0.05)。H2S+I/R组室性早搏数[(483±136)个∶(765±175)个、(700±167)个]、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1%∶86.5%、86.3%)、室颤(33.5%∶66.5%、60.3%)死亡率(0:27%、23%)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评分[(2.6±0.7)分∶(4.3±0.9)分、(4.1±0.7)分]明显低于I/R组及H2S+格列本脲+I/R组(P均<0.05),I/R组及H2S+格列本脲+I/R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硫化氢可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开放细胞内KATP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钾通道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立琳 叶雷 王立新 《陕西中医》 2011年第8期955-957,共3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探寻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集5年间狼疮性肾炎病例资料172例,依据频数分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结果:狼疮性肾炎脾肾气虚、水湿瘀阻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探寻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集5年间狼疮性肾炎病例资料172例,依据频数分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结果:狼疮性肾炎脾肾气虚、水湿瘀阻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等六大中医证候为主,血瘀证几乎兼夹于各型中,并且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狼疮性肾炎以正虚邪实为主,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血瘀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分析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麒麟 谢富华 罗永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1-563,共3页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联合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者15例,根据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即免疫吸附联合激素治疗组、单一激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联合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者15例,根据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即免疫吸附联合激素治疗组、单一激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8(IL-18)含量变化,应用临床记分法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在免疫吸附联合激素治疗组中其临床评分较单一激素治疗组降低,临床症状好转明显;各治疗组外周血清中TNF-α及IL-18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各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免疫吸附治疗组较单一激素治疗组明显降低。两组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吸附不仅可以清除体内自身免疫抗体,还可以直接清除免疫炎性细胞因子达到保护血-脑屏障,发挥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免疫吸附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8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脑脊液中NF2000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麒麟 高聪 +1 位作者 罗永胜 谢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0-1801,共2页
目的:试图通过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aclerosis,ALS)患者脑脊液中神经丝蛋白(NF2000)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表达变化来探讨ALS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了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了30例ALS患者... 目的:试图通过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aclerosis,ALS)患者脑脊液中神经丝蛋白(NF2000)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表达变化来探讨ALS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了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了30例ALS患者和30例健康人脑脊液中的NF2000及BDNF含量的变化及表达情况,其中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又分别选取了轻度、中度及重度ALS患者,并比较了它们的不同。结果:ALS患者脑脊液中NF2000含量明显增多,免疫染色也看到明显的阳性细胞表达,且随病情的加重程度而增多;相反,BDNF表达明显减少,含量也明显降低,病情不同其下降程度也不同。通过相关分析发现,NF2000与BDNF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在ALS患者中存在NF2000的蓄积,其导致运动神经元的破坏可能是通过减少BDN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NF2000及BDNF参与了ALS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神经丝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郝云玲 严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84-85,88,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1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量表测验,按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进行危险因...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1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量表测验,按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进行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在年龄、家族史、病程、餐后2 h血糖(P2BG)、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腹血糖(FBG)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年龄、家族史、病程、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P2BG等8个变量进入方程,年龄、家族史、病程、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P2BG均是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年龄、家庭史、病程、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冠心病、P2BG相关,临床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联合阿霉素与顺铂对种植性肝癌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清 罗永胜 +3 位作者 耿岚 王伟 赖卓胜 李富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凋亡素基因联合阿霉素(ADM)与顺铂(CDDP)对种植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荷肝细胞癌模型(n=64),计算成瘤率,观察肿瘤内注射含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及CDDP后种植瘤的体积变化、毒副作用和组织学变...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凋亡素基因联合阿霉素(ADM)与顺铂(CDDP)对种植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荷肝细胞癌模型(n=64),计算成瘤率,观察肿瘤内注射含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及CDDP后种植瘤的体积变化、毒副作用和组织学变化,同时计算抑瘤率。结果在治疗7d后腺病毒AdAFPvp3联合ADM与CDDP治疗组的种植瘤体积、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毒副作用。结论携带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联合ADM与CDDP对肝细胞癌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基因 腺病毒载体 ADM CDDP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多靶点治疗狼疮肾炎复发的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立琳 叶雷 李双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硫唑嘌呤联合波尼松与霉酚酸酯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狼疮肾炎(LN)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硫唑嘌呤与波尼松配伍治疗;对照组采用霉酚酸...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硫唑嘌呤联合波尼松与霉酚酸酯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狼疮肾炎(LN)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硫唑嘌呤与波尼松配伍治疗;对照组采用霉酚酸酯与波尼松配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LN病情缓解速度快,诱导缓解时间短,在治疗12、18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血白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硫唑嘌呤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肾炎复发者较霉酚酸酯联合波尼松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药物疗法 免疫抑制剂 治疗应用硫唑嘌呤 治疗应用 霉酚酸 治疗应用 @来氟米特
下载PDF
狼疮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立琳 叶雷 +1 位作者 王立新 潘达亮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察我院狼疮肾炎(LN)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寻岭南地区LN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确诊的172例LN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频数分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结果 LN以... 目的 观察我院狼疮肾炎(LN)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寻岭南地区LN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确诊的172例LN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频数分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结果 LN以脾肾气虚、水湿瘀阻证和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等6大中医证候为主,血瘀证几乎兼夹于各型中,并且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 LN以正虚邪实为主,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血瘀证为主,LN的证侯分布规律为探寻LN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中医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证候 医学 中国传统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协辉 刘新荪 +1 位作者 王东明 许文敏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2例。以经冠脉...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2例。以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18例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s-CRP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各亚组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0.58±0.27)mg/L]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各亚组中,UAP组血清hs-CRP浓度[(7.78±5.93)mg/L]显著高于SAP组的[(5.46±10.7)mg/L],P<0.001;AMI组血清hs-CRP浓度[(32.75±22.12)mg/L]又分别显著高于UAP组及SAP组的,P<0.001。结论:血清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其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新荪 陈协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方法:128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5例,接受常规急救药物治疗)和NPPV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NPPV治疗)。分别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方法:128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5例,接受常规急救药物治疗)和NPPV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NPPV治疗)。分别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压(BP)、呼吸频率(RR)、心率(HR)。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综合评价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PPV组PaO_2[(92.5±7.3)mmHg比(106.1±4.8)mmHg]显著升高,BP[收缩压/舒张压,(142.1±9.2)/(97.2±4.2)mmHg比(128.2±4.1)/(89.2±8.1)mmHg],RR[(27.3±2.8)次/min比(16.3±3.3)次/min]和HR[(113.3±9.3)次/min比(94.2±8.6)次/min]显著降低,P均<0.05。NPPV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8.4%比75.4%),P=0.009。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快速地提升PaO_2,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老年人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协辉 许云 +6 位作者 叶媛 王东明 陈宋明 韩蕾 许文敏 姚公元 郝云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T重复序列(GTn)决定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57例CHD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T重复序列(GTn)决定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57例CHD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O-1基因启动子区域GTn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中HO-1基因启动子区S型等位基因(56.8%比38.6%)及SS基因型频率(36.4%比15.8%)显著降低,L型等位基因(43.2%比61.4%)及LL基因型频率(22.7%比38.6%)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区GTn多态性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红素氧化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