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李永珍 杨金荣 +6 位作者 张育迪 曹艳 李晓燕 帅兰军 王英 沈田 吴小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以及对活动性SLE和活动性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以及对活动性SLE和活动性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的SLE患儿90例为SLE组,所有患儿均检测抗C1q抗体。收集同期住院的7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OAD)患儿为OAD组,比较两组抗C1q抗体水平差异,分析抗C1q抗体与SLE和LN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抗C1q在SLE和L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SLE组患儿血清抗C1q抗体水平高于OAD组(P<0.05)。SLE疾病活动性指数与抗C1q抗体呈正相关(rs=0.371,P<0.001),与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rs=0.370,P<0.001)。抗C1q抗体诊断活动性SL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90%和53.90%,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5),临界值为5.45 U/mL。抗C1q抗体水平对诊断活动性L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50%和85.00%,曲线下面积为0.675(P<0.05),临界值为22.05 U/mL。结论抗C1q抗体可作为评价儿童SLE疾病活动性或预测LN活动性的无创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抗C1Q抗体 活动性 儿童
下载PDF
Gomori网染套染天狼猩红染色在肝活检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炎 苟继周 +3 位作者 李晓星 彭程 张鸿英 周光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在肝活检中,需要应用大量的特殊染色来辅助诊断,如天狼猩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网状纤维Gomori法染色(简称Gomori网染)、普鲁士蓝铁染色、胆色素染色、Schmorl脂褐素染色、红氨酸铜染色等;其中Gomori网染、Masson三色染色和天狼猩红... 在肝活检中,需要应用大量的特殊染色来辅助诊断,如天狼猩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网状纤维Gomori法染色(简称Gomori网染)、普鲁士蓝铁染色、胆色素染色、Schmorl脂褐素染色、红氨酸铜染色等;其中Gomori网染、Masson三色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是常用的纤维染色方法,且较难被免疫组化等新技术替代。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因子如病毒、酒精、药物等致肝损伤的修复性反应,是慢性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的共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活检 网状纤维Gomori法染色 天狼猩红染色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后出血相关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彭静涵 黄德良 +1 位作者 禹弘 陈军 《肝脏》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出血组15例(24.2%),未出血组47例(75.8%)。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8.0(4.0,22.0)d、FT4为14.6(13.4,17.3)pmol/L,未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21.0(9.0,42.0)d、FT4为18.0(14.7,21.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与Cr、抗凝药物种类(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组、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抗凝选择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出血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FT4可能与抗凝出血相关,Cr与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呈负相关;抗凝前关注FT4、Cr等指标,对抗凝出血及血栓消失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抗凝 出血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概述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丽琴 刘甲野 +3 位作者 王辉 何云 鞠斌 卢洪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10期921-927,共7页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识别能力与治疗效果仍是当前临床上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探索新的替代疗法(如噬菌体)有望在未来成为应对多重耐药菌的突破性...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识别能力与治疗效果仍是当前临床上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探索新的替代疗法(如噬菌体)有望在未来成为应对多重耐药菌的突破性技术。该文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治疗以及新的替代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识别和治疗多重耐药菌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多重耐药性 综述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联合检测在AFP阴性HBV相关HCC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圆圆 程文兵 +4 位作者 陈川铁 朱质斌 黄德良 陈燕平 陈军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对甲胎蛋白(AFP)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AFP阴性HBV相关HCC患者(HCC组)86例,HBV相关良性肝病患者(...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对甲胎蛋白(AFP)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AFP阴性HBV相关HCC患者(HCC组)86例,HBV相关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6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6例,检测血清PIVKA-Ⅱ、AFP-L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IVKA-Ⅱ、AFP-L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FP阴性HBV相关HCC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间血清PIVKA-Ⅱ、AFP-L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PIVKA-Ⅱ、AFP-L3%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诊断AFP阴性HBV相关HCC的曲线下面积(AUC)0.703,灵敏度为54.7%、特异度为91.2%,最佳截断值41.63mAU/ml;AFP-L3%的AUC面积0.681,灵敏度为60.5%、特异度为84.0%,最佳截断值5.96%;联合AFP-L3%和PIVKA-Ⅱ检测的AUC面积0.771,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82.4%。结论在AFP阴性HBV相关HCC诊断上,PIVKA-Ⅱ、AFP-L3%均有意义,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FP阴性HBV相关HCC的诊断效能,为AFP阴性HBV相关HCC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的影响研究mata分析
6
作者 邱静 黄双 +2 位作者 段钢 吉弦 罗向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影响mata分析。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在各大常用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同时按排除标准最终确定合适的文献,通过RevMan 5.0 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1-13],985例肝癌患者。纳入的文献都未...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影响mata分析。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在各大常用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同时按排除标准最终确定合适的文献,通过RevMan 5.0 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1-13],985例肝癌患者。纳入的文献都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盲法也未实施。结论:Meta 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肝癌患者在生活质量维度方面相关评分能有提高,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疼痛也能缓解,同时SAS和SDS 的评分都能较前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 肝癌 肝恶性肿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 分析
下载PDF
2023 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方 李在村 +18 位作者 赵红心 孙丽君 赵清霞 何盛华 刘水青 蔡卫平 李凌华 沈银忠 李惠琴 郭彩萍 吕玮 陈耀凯 宋玉霞 何云 王敏 马萍 喻剑华 张福杰 王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9-508,共10页
2020年,我国发布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1])。随着国内外临床应用及研究数据的更新,2023年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治疗学组成员对第一版共识进行了修订更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化治疗 两药治疗 优化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 被引量:61
8
作者 徐俊杰 黄晓婕 +12 位作者 刘昕超 王黎明 陈耀凯 王辉 张福杰 吴昊 李太生 韩孟杰 赵方 丁海波 段君义 盛根深 尚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5-1271,共7页
1前言全球艾滋病(AIDS)快速蔓延趋势已得到遏制,但部分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危险行为人群中的HIV防控形势仍然严峻[1]。近年来全球及我国HIV传播途径均以性传播为主[1-2]。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是通过服用抗病毒... 1前言全球艾滋病(AIDS)快速蔓延趋势已得到遏制,但部分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危险行为人群中的HIV防控形势仍然严峻[1]。近年来全球及我国HIV传播途径均以性传播为主[1-2]。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是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3]。基于全球多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4-6],在HIV高风险人群中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前预防,可在公共卫生层面有效遏制HIV的传播[7]。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发布指南,建议在HIV新发感染率超过3/100人年的易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中开展PrE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暴露前预防用药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辉 李在村 +13 位作者 赵红心 孙丽君 赵清霞 何盛华 刘水青 蔡卫平 李凌华 沈银忠 李惠琴 郭彩萍 吕玮 陈耀凯 宋玉霞 张福杰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1-334,F0004,共5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不断涌现,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的同时,也给规范简化治疗带来了挑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治疗学组制定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此共识是基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不断涌现,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的同时,也给规范简化治疗带来了挑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治疗学组制定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此共识是基于国际上最新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指南以及我国的临床应用实践来进行编写,就不同情况下的二联方案的选择和适用条件做出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化治疗 两药治疗 稳定转换 治疗共识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育进 卿玲 +3 位作者 李彦洁 陈凤 李国军 刘映霞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PEG-IFN)α-2a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根据治疗用药分为PEG-IFNα-2a组和恩替...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PEG-IFN)α-2a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根据治疗用药分为PEG-IFNα-2a组和恩替卡韦组,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基线,治疗12、24、48周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变化及不良反应。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54例患儿,其中PEG-IFNα-2a组31例,恩替卡韦组23例。恩替卡韦组治疗48周的ALT复常率达87.0%(20/23),高于PEG-IFNα-2a组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01)。PEG-IFNα-2a组治疗48周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转阴率为48.4%(15/31),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5.2%(14/3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转阴率为35.5%(11/31);恩替卡韦组治疗48周的HBeAg转阴率为47.8%(11/23),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3.5%(10/23),HBsAg转阴率为13.0%(3/2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2、3.46,均P>0.050)。PEG-IFNα-2a组治疗48周时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25.8%(8/31),高于恩替卡韦组的4.3%(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将PEG-IFNα-2a组患儿在治疗12周时根据HBsAg下降水平分为HBsAg<1500 IU/mL组和HBsAg≥1500 IU/mL组,18例HBsAg<1500 IU/mL组患儿在治疗24周时7例HBsAg转阴,48周时10例转阴,而13例HBsAg≥1500 IU/mL组患儿治疗24周时无一例HBsAg转阴,治疗48周时1例转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6、2.75,均P<0.050)。结论恩替卡韦改善肝脏炎症的效果更明显,短期内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更强,安全性较好;PEG-IFNα-2a的治疗效果与HBsAg快速下降有关,治疗中HBsAg快速下降(12周HBsAg<1500 IU/mL)的患者,治疗24周和48周的HBsAg转阴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乙型肝炎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导致严重贫血2例
11
作者 陈圆圆 陈川铁 陈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过程中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应对措施,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贫血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贫...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过程中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应对措施,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贫血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贫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为26岁男性,抗病毒的方案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基础血红蛋白117 g/L,在治疗第4周开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在第19周下降至最低值41 g/L,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并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至132 g/L;病例2为40岁男性,抗病毒治疗方案为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基础上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基础血红蛋白123 g/L,在治疗第8周开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在治疗第17周下降至最低值68 g/L,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及注射重组人促红素后可逐渐上升至108 g/L,再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出现血红蛋白再下降现象,遂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血红蛋白自行上升至110 g/L。结论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贫血,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并对症治疗后血红蛋白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监测,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肝炎 乙型 贫血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