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后出血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静涵 黄德良 +1 位作者 禹弘 陈军 《肝脏》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出血组15例(24.2%),未出血组47例(75.8%)。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8.0(4.0,22.0)d、FT4为14.6(13.4,17.3)pmol/L,未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21.0(9.0,42.0)d、FT4为18.0(14.7,21.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与Cr、抗凝药物种类(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组、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抗凝选择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出血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FT4可能与抗凝出血相关,Cr与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呈负相关;抗凝前关注FT4、Cr等指标,对抗凝出血及血栓消失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抗凝 出血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联合检测在AFP阴性HBV相关HCC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圆圆 程文兵 +4 位作者 陈川铁 朱质斌 黄德良 陈燕平 陈军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对甲胎蛋白(AFP)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AFP阴性HBV相关HCC患者(HCC组)86例,HBV相关良性肝病患者(...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对甲胎蛋白(AFP)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AFP阴性HBV相关HCC患者(HCC组)86例,HBV相关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6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6例,检测血清PIVKA-Ⅱ、AFP-L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IVKA-Ⅱ、AFP-L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FP阴性HBV相关HCC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间血清PIVKA-Ⅱ、AFP-L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PIVKA-Ⅱ、AFP-L3%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诊断AFP阴性HBV相关HCC的曲线下面积(AUC)0.703,灵敏度为54.7%、特异度为91.2%,最佳截断值41.63mAU/ml;AFP-L3%的AUC面积0.681,灵敏度为60.5%、特异度为84.0%,最佳截断值5.96%;联合AFP-L3%和PIVKA-Ⅱ检测的AUC面积0.771,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82.4%。结论在AFP阴性HBV相关HCC诊断上,PIVKA-Ⅱ、AFP-L3%均有意义,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FP阴性HBV相关HCC的诊断效能,为AFP阴性HBV相关HCC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的影响研究mata分析
3
作者 邱静 黄双 +2 位作者 段钢 吉弦 罗向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影响mata分析。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在各大常用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同时按排除标准最终确定合适的文献,通过RevMan 5.0 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1-13],985例肝癌患者。纳入的文献都未...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影响mata分析。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在各大常用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同时按排除标准最终确定合适的文献,通过RevMan 5.0 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1-13],985例肝癌患者。纳入的文献都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盲法也未实施。结论:Meta 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肝癌患者在生活质量维度方面相关评分能有提高,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疼痛也能缓解,同时SAS和SDS 的评分都能较前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 肝癌 肝恶性肿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 分析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导致严重贫血2例
4
作者 陈圆圆 陈川铁 陈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过程中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应对措施,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贫血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贫...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过程中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应对措施,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贫血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贫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为26岁男性,抗病毒的方案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基础血红蛋白117 g/L,在治疗第4周开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在第19周下降至最低值41 g/L,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并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至132 g/L;病例2为40岁男性,抗病毒治疗方案为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基础上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基础血红蛋白123 g/L,在治疗第8周开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在治疗第17周下降至最低值68 g/L,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及注射重组人促红素后可逐渐上升至108 g/L,再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出现血红蛋白再下降现象,遂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血红蛋白自行上升至110 g/L。结论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贫血,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并对症治疗后血红蛋白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监测,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肝炎 乙型 贫血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