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层级管理的实施 被引量:6
1
作者 郝淑芹 谢小华 常香远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层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层级质量控制网,落实层级管理,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结合弹性排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返洗率及...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层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层级质量控制网,落实层级管理,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结合弹性排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返洗率及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层级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降低差错和不良问题发生率,减轻护士长管理压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下载PDF
PDCA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郝淑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3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5年1月起实施PDCA循环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处理问题4个步骤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的集中管理。随机抽取PDCA管理前后各200...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5年1月起实施PDCA循环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处理问题4个步骤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的集中管理。随机抽取PDCA管理前后各200份样本资料,比较PDCA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评分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PDCA管理后,手卫生的管理、器械的拆装方法、清洗流程、清洗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DCA管理后,消毒液浓度、清洗、除锈、包装、灭菌等方面的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管理能够促进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质量,保障工作水平,减少医疗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持续质量改进
原文传递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华 冯秀兰 +1 位作者 郝淑琴 艾芬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现状的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手术器械包装质量。方法:按卫生部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对包装的要求,自制调查表对珠江三角洲两市10家医院(含一级、二级和... 目的:通过对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现状的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手术器械包装质量。方法:按卫生部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对包装的要求,自制调查表对珠江三角洲两市10家医院(含一级、二级和三级)手术器械包装质量进行现场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密封式包装一、二、三级医院合格率分别为80%、93%、100%;闭合式包装一、二、三级医院合格率分别为76%、89%、94%;一、二、三级医院包装操作者对包装质量标准掌握合格率分别为50%、60%和80%。结论:建立包装过程质量标准,完善、细化包装操作规程,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器械 包装质量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对动力工具的清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郝淑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233-234,共2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省时、省力的动力工具逐步取代传统的钻、锯、磨等手动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体骨骼等部位的手术。这类动力工具由于内部结构复杂,管道较多,缝隙狭小,使用后患者的血液、组织及骨粉等容易残留,与一般手术器械相比更...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省时、省力的动力工具逐步取代传统的钻、锯、磨等手动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体骨骼等部位的手术。这类动力工具由于内部结构复杂,管道较多,缝隙狭小,使用后患者的血液、组织及骨粉等容易残留,与一般手术器械相比更难清洗。研究发现,在手术使用前用保护套套住动力工具主机部分,可降低污染程度,确保动力工具主机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工具 超声+机器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下载PDF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海红 张一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手术室使用后的220件管腔器械,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手工清洗后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手术室使用后的220件管腔器械,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手工清洗后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评估清洗质量,试验组采用医用导光检测仪评估清洗质量,比较两种方式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管腔器械螺纹接口、外表面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但试验组管腔内壁的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91.82%显著低于对照组98.18%(P<0.05)。结论医用导光检测仪较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更能有效评估管腔器械清洗质量,适用范围更广,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 医用导光检测仪 管腔器械 清洗质量
下载PDF
不同方法保湿清洗医疗器械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常香远 郝淑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8-339,共2页
目的检测分析3种不同保湿方法清洗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选择<7d全院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采用3种不同的保湿和清洗方法处理;A组:0.5%含氯消毒剂保湿+手工清洗,B组:酶清洗剂保湿+机洗,C组:碱性清洗液+酶清洗剂保湿+超声+升级后... 目的检测分析3种不同保湿方法清洗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选择<7d全院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采用3种不同的保湿和清洗方法处理;A组:0.5%含氯消毒剂保湿+手工清洗,B组:酶清洗剂保湿+机洗,C组:碱性清洗液+酶清洗剂保湿+超声+升级后的清洗机清洗;清洗后的器械用目测方法:裸视和带光源5倍放大镜下观察及隐血试验法检测其清洗效果。结果 3种方法处理器械裸视目测合格率A组:为92.01%,B组:为96.07%,C组:为99.14%,C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应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湿清洗器械方法,建立正确的清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湿 清洗 医疗器械
原文传递
无纺布包装器械包在压力蒸汽灭菌时产生湿包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常香远 郝淑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无纺布包装的器械包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产生湿包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湿包的产生。方法根据我院2007--2010年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包装器械包后产生106个灭菌湿包的原因记录,对器械包放置在灭菌器不同位置产生的8... 目的分析医院无纺布包装的器械包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产生湿包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湿包的产生。方法根据我院2007--2010年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包装器械包后产生106个灭菌湿包的原因记录,对器械包放置在灭菌器不同位置产生的87个湿包及因器械包的体积、重量、包装方法及环境因素等产生的19个湿包进行分类,分析湿包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控制对策。结果87个灭菌湿包24.2%为灭菌器故障所致,40.2%是器械的结构特点或包装器具的缺陷所致,35.6%是灭菌装载上存在缺陷所致。19个湿包中78.9%是因包的体积、重量和包装方法的缺陷所致,21.1%是因环境因素所致。结论加强灭菌器的监测和保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规范器械包的包装方式,重视可导致湿包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湿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 无纺布 器械包 压力蒸汽 湿包
原文传递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监测宫腔吸管清洗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常香远 汪道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086-208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在监测官腔吸管清洗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方法按随机原则选择使用后的宫腔吸管120件,A组60件采用纯水浸泡+高压水枪冲洗+干燥的方法,B组60件采用碱性清洗液浸泡+超声+高压水枪冲洗+手工擦洗+...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在监测官腔吸管清洗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方法按随机原则选择使用后的宫腔吸管120件,A组60件采用纯水浸泡+高压水枪冲洗+干燥的方法,B组60件采用碱性清洗液浸泡+超声+高压水枪冲洗+手工擦洗+干燥的方法。用目测法初步检测宫腔吸管清洗后的质量,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计数法作平行比较,检测官腔吸管头内部顶端、吸管接头端内口2.5em处、吸管外壁前端、吸管腔内壁10am处,清洗前后细菌的残留量。结果两组宫腔吸管完成清洗干燥程序后吸管头内部顶端、吸管接头端内口2.5cm处、吸管外壁前端、吸管腔内壁10cm处相对光单位值(R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1、29.13、7.14、55.74,均P〈0.01),B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A组。细菌计数法检测未检出致病微生物,上述四个部位清洗合格率分别是:A组:70.0%、85.0%、93.3%、93.3%;B组:95.0%、98.3%、100.0%、100.O%;B组合格率均高于A组(X^2=12.99、6.98、4.14、4.14,均P〈0.05)。结论碱性清洗液浸泡、超声和手工擦洗是官腔吸管清洗的重要环节;ATP生物荧光法可动态地快速检测官腔吸管清洗前后的细菌残留量,能作为有效检测官腔吸管清洗质量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酶法 细菌 外科器械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不同保湿处理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常香远 汪道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保湿处理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240件随机分为多酶清洗液组和碱性清洗液组各120件,分别采用多酶清洗液和碱性清洗液保湿处理,用隐血试验法检测保湿4,10,24h官腔吸引管的清洗效果并... 目的比较不同的保湿处理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240件随机分为多酶清洗液组和碱性清洗液组各120件,分别采用多酶清洗液和碱性清洗液保湿处理,用隐血试验法检测保湿4,10,24h官腔吸引管的清洗效果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使用4h保湿清洗目测合格率均为100%,隐血试验检测结果,两组总阳性率及宫腔吸引管各部位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0h碱性清洗液组保湿清洗目测合格率为98.3%,优于多酶清洗液组的9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血试验检测结果,碱性清洗液组吸引管表面、头端、尾部阳性率分别为5.8%,11.7%,10.8%,均低于多酶清洗液组的15.8%,44.2%,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211,31.493,6.618;P〈0.05);使用24h碱性清洗液组保湿清洗目测合格率为99.2%,优于多酶清洗液组的93.3%,隐血试验检测结果,碱性清洗液组吸引管表面、头端、尾部阳性率分别为5.8%,12.5%,10.8%,均低于多酶清洗液组的16.7%,45.8%,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0.909,7.053,32.269,8.886;P〈0.01)。结论两种清洗液均是理想的保湿液,碱性清洗液可连续使用24h保湿效果不下降,成本相对较低,是保湿宫腔吸引管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宫腔吸引管 保湿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