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国献 朱小兵 +1 位作者 林勇杰 陈小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块细针穿刺活检 (FNAB )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甲状腺组织FNAB标本 ,分别进行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以术后石蜡病理切片结果为最终标准 ,对以...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块细针穿刺活检 (FNAB )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甲状腺组织FNAB标本 ,分别进行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以术后石蜡病理切片结果为最终标准 ,对以上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在 3 2例甲状腺癌中 ,FNAB的正确诊断率为 43 .8%(14 /3 2 ) ,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75 .0 %(2 4/3 2 ) ,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在 18例甲状腺癌被FNAB诊断为“可疑阳性”、“取材不够”、“阴性”及“甲状腺炎”者中 ,14例显示端粒酶活性 ,阳性率为 77.8%(14 /18)。两者联合诊断率可提高至 87.5 %。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是FNAB很好的辅助诊断方法 ,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FNAB标本的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诊断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端粒酶
下载PDF
甲状腺单发结节腺叶切除4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国献 林勇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44-145,共2页
目的了解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恶性发生率,介绍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除这一术式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除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中,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72例,甲状腺腺瘤51例... 目的了解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恶性发生率,介绍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除这一术式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除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中,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72例,甲状腺腺瘤51例,可疑恶性27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337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80例,甲状腺腺瘤55例,桥本式甲状腺炎2例;恶性病变113例,其中乳头状癌92例,混合癌7例,滤泡状癌13例,腺癌1例,共发现微小癌13例。本资料恶性率为25.1%。结论对可疑恶性的甲状腺单发结节,包括峡部在内的患侧腺叶全切除术是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单结节 恶性率 手术方式
下载PDF
甲状腺癌腔镜术后胸壁种植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悦 罗雪莹 +3 位作者 刘宝儿 李锋 陈伟财 何劲松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87-88,共2页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甲状腺腔镜技术已成为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重要方法,并且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1]。相较于传统手术,腔镜手术同样能够达到不错的手术预期及疾病预后,然而,其除了拥有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风险,如喉返...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甲状腺腔镜技术已成为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重要方法,并且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1]。相较于传统手术,腔镜手术同样能够达到不错的手术预期及疾病预后,然而,其除了拥有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风险,如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外,因其需建立腔镜通道,故而也有一定的相关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皮肤缺血坏死、肿瘤种植等~[2]。除Jung Han Kim等~[3]于2008年首次报道此类病例外,国内外此类报道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腔镜手术 病例报告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假体再造乳房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志恒 李戎 +1 位作者 郭良峰 王先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硅胶假体植入再造乳房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8月64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即时再造乳房,根治术时根据冰冻结果决定是否保留...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硅胶假体植入再造乳房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8月64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即时再造乳房,根治术时根据冰冻结果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 64例患者行单侧或双侧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再造乳房,1例患者出现包膜挛缩;1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假体外露,予以皮瓣转移;3例出现皮瓣下积液,予以穿刺抽吸;2例出现假体移位;8例患者因对侧乳房下垂致外观不对称。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精细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乳房再造 并发症
下载PDF
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祖辉 李涛 余文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1期1978-1979,1989,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激光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剥脱术治疗,激光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激光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剥脱术治疗,激光组患者给予腔内激光手术治疗。结果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个数、单个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组和激光组患者复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组患者治疗后1、3、5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创伤,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无增加复发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激光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 疼痛程度 复发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志恒 王先明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1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心理干预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心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心理治疗3周。采用症状自评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心理干预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心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心理治疗3周。采用症状自评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与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1)。心理干预组第5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亦减轻。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科明显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胃肠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乳腺癌 化疗 焦虑 抑郁 胃肠反应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祖辉 杨红伟 谭毅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2期1647-1648,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D-二聚体(D-D),统计分析两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纤维蛋白原以及D-D。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5 d、15 d的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有效改善DVT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冉燕 魏化冰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在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1月1日-2015年12月1日收治入院的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 目的在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1月1日-2015年12月1日收治入院的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治疗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统计观察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选200例患者通过有效护理干预,均得到有效治疗好转出院。患者预后良好,护理满意度极高(95.00%)。结论给予行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泡沫硬化剂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乳腺癌DNA倍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凯 王先明 吴家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960-1961,共2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6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DNA倍体检测。结果 Luminal A型、LuminalB型与HER2阳性组之间DNA异倍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DNA倍体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6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DNA倍体检测。结果 Luminal A型、LuminalB型与HER2阳性组之间DNA异倍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型与其他各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型DI值(3.62±0.35)均高于其他3型的DI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sal-like型DNA倍体变异率最高,且DI值也最大。因此可认为DNA倍体的差异与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存在联系,这种差异可以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DNA倍体
下载PDF
右侧喉不返神经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伊雯 毛有胜 +3 位作者 林栋材 孙婕 陈伟财 何劲松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63-64,共2页
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是喉返神经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1823年首次由Stedman[1]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并报道。据国外文献,该变异在右侧的发生率为0.3%~1.6%,左侧为0.04%[2]。Bowden[3]在尸体解剖中报道该变异的... 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是喉返神经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1823年首次由Stedman[1]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并报道。据国外文献,该变异在右侧的发生率为0.3%~1.6%,左侧为0.04%[2]。Bowden[3]在尸体解剖中报道该变异的发生率为1%~2%。另外,国外至今共报道过15例[2]右喉返神经与右喉不返神经同时存在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不返神经 病例报告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4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良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明显增加,以结节性甲状腺肿(59.9%)、甲状腺癌(16.6%)为主,甲亢手术减少(P〈0.01),桥...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明显增加,以结节性甲状腺肿(59.9%)、甲状腺癌(16.6%)为主,甲亢手术减少(P〈0.01),桥本病有所增加(P〈0.05);局限于一侧的良性疾病近年以单侧腺叶切除术(21.3%)为主.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患侧腺叶、峡部联合对侧次全切除术;全组发生并发症4.0%,其中术后出血0.5%,喉返神经损伤0.7%,喉上神经损伤0.9%,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0.2%,甲状腺功能低下0.9%,甲状腺危象0.2%,死亡0.2%;术后复发率2.2%。结论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外科治疗 疗效 病例
原文传递
Teach-back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技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雁 宋淑芬 +2 位作者 盖垚 周宾华 彭小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1期4483-4486,共4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技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Teach-back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技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干预组采用Teach-back方法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比较出院前1d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技能掌握评分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出院前1d干预组功能锻炼技能掌握评分为(63.73±5.51)分,高于对照组的(56.45±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d干预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的构成比分别为64.91%,25.44%,9.65%,明显优于对照组47.62%,36.19%,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方法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技能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each-back方法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原文传递
雄激素受体和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4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艳花 潘悦 +4 位作者 杨雅洁 何劲松 尹安雨 许美权 关弘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382-385,393,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4(NANOG)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1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该类患者...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4(NANOG)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1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该类患者中AR、NANOG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A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AR表达和NANOG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43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35.7%(51/143),AR阳性率与年龄、月经状态无关(均P〉0.05),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143例患者中NANOG阳性率为53.1%(76/143),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不表达NANOG蛋白.NANOG阳性组的AR阳性率为27.6%(21/76),NANOG阴性组为44.8%(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3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AR表达与NANOG表达呈负相关(r=-0.255,P=0.002).结论 AR、NANOG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分子生物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雄激素受体 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4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联合泰索帝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志恒 王先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泰索帝治疗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泰索帝组(A组)及单用唑来膦酸组(B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和分析其效果。结果两组骨痛缓解率、生活...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泰索帝治疗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泰索帝组(A组)及单用唑来膦酸组(B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和分析其效果。结果两组骨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及毒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A组转移灶修复率66.7%(12/18),B组11.1%(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泰索帝对乳腺癌多发骨转移较单用唑来膦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转移 唑来膦酸 泰索帝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研究进展展展展
15
作者 谭毅华 李涛 +1 位作者 王祖辉 朱国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1期320-321,共2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内膜增厚,甚至管腔狭窄闭塞引起患肢供血不足的疾病,其中糖尿病为高危因素之-.目前缺少针对末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人体内针对微环境缺氧作出适应性调节的关键性转录调控...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内膜增厚,甚至管腔狭窄闭塞引起患肢供血不足的疾病,其中糖尿病为高危因素之-.目前缺少针对末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人体内针对微环境缺氧作出适应性调节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基因,其靶向基因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者及其他相关下游因子共同参与了新生血管的形成.然而目前针对HIF-1及VEGF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肿瘤新生血管,而较少在周围动脉闭塞、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等周围血管病变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加强对HIF-1及VEGF在周围血管病变的研究或许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动脉闭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外周血PIP mRNA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黄志恒 陈丽娟 +1 位作者 沈红 王先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1年第4期309-311,315,共4页
目的探讨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对估计乳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12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IP mRNA表达情况,另抽取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 12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目的探讨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对估计乳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12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IP mRNA表达情况,另抽取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 12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IP mRNA有38例表达,阳性率为31.4%,对照组中PIP mRNA表达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IPmRNA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原发肿瘤大小、分期、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ER、PR等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PIP mRNA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素诱导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进展——南方乳腺癌论坛主要议题与共识 被引量:28
17
作者 蔡耿喜 蔡子杰 +5 位作者 陈前军 林颖 王树森 王先明 张安秦 刘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9-1321,共13页
2018南方乳腺癌论坛于2018年12月21-12月22日在广州召开,大会针对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相信此次会议将对今后的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会议 总结性报告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化疗导致闭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亮 叶润仪 +2 位作者 贺菲 孙诗瑶 林颖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8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诱导闭经(CIA)和卵巢功能恢复(OFR)的情况,探讨不同年龄CIA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药物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诊断并接受化疗、绝经前、有完整月经来潮...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诱导闭经(CIA)和卵巢功能恢复(OFR)的情况,探讨不同年龄CIA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药物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诊断并接受化疗、绝经前、有完整月经来潮情况和性激素检测随访数据的患者共123例。按年龄分为≤40岁组(35例)、>40~45岁组(34例)和>45岁组(54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来分析各个年龄组的OFR率。结果≤40岁组患者中26例(74.29%)出现CIA,29例(82.86%)患者在2年内OFR;>40~45岁组及>45岁组全部出现CIA(100.00%),2年内分别有17例(50.00%)及3例(5.56%)患者O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54.97,均P<0.01)。在密切监测卵巢功能的情况下,对19例≥48岁、出现CIA、激素受体阳性高危乳腺癌患者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使用AI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08岁(48.00~54.25岁),从闭经到使用AI中位时间为9个月(2~21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8~68个月),无一例出现OFR。结论对于年龄≤45岁的CIA乳腺癌患者,由于OFR率高,内分泌药物应避免直接选用AI。对于≥51岁的CIA乳腺癌患者观察至少9个月,无OFR可开始使用AI,在使用AI时应定期监测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闭经 化疗诱导 卵巢功能试验 芳香酶 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他尼氟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丹青 刘红光 +2 位作者 陈永胜 郑国沛 谷依学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调节剂他尼氟酯(Talniflumate)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与化疗药紫杉醇联用后的协同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采用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检测(MTS)法检测不同浓度Talniflumate单独和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黏蛋白调节剂他尼氟酯(Talniflumate)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与化疗药紫杉醇联用后的协同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采用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检测(MTS)法检测不同浓度Talniflumate单独和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用药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alniflumate作用细胞前后其作用靶点葡萄糖氨基转移酶3(GCNT3)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改变。转录组测序明确Talniflumate作用细胞后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Talniflumate以浓度依赖性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及MDA-MB-231细胞的凋亡,Talniflumate与紫杉醇联用对MCF7细胞有显著的协同杀灭作用,但这种作用在MDA-MB-231细胞中不明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GCNT3在MCF7细胞中高表达,而在MDA-MB-231细胞中痕量表达;Talniflumate可以诱导MCF7细胞中GCNT3蛋白的表达下调,与紫杉醇联用后GCNT3下调更显著。转录组测序提示Talniflumate可引起TNF、p53、SNARE等多个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变。结论Talniflumate单用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Talniflumate与紫杉醇联用对GCNT3高表达乳腺癌细胞如MCF7细胞有显著协同杀灭肿瘤细胞效应。Talniflumate作用机制可能与TNF、p53、SNARE等多个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肿瘤 乳腺肿瘤 他尼氟酯 紫杉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