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6与Ki-67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1
作者 张娟 李洁萍 +1 位作者 陈永平 汤学夫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6期2412-2414,共3页
目的探讨P16与Ki-67在恶性黑色素瘤和皮内痣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5月至2012年8月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31例,所有患者由2位主任医师再次复查确诊。同时选取30例皮内痣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P16与Ki-67在恶性黑色素瘤和皮内痣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5月至2012年8月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31例,所有患者由2位主任医师再次复查确诊。同时选取30例皮内痣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恶性黑色素瘤及皮内痣组织中P16与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P16与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皮内痣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P>0.05);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P16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3,P<0.05)。结论联合检测P16与Ki-67对恶性黑色素瘤和皮内痣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色素 基因 p16 KI-67抗原
下载PDF
鼻咽癌VEGF-C和Flt-4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光 张娟 +1 位作者 陈永平 戴志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6-198,2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4(fsm-like tyrosine kinases-4,Flt-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同时探讨其淋巴管生成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 目的探讨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4(fsm-like tyrosine kinases-4,Flt-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同时探讨其淋巴管生成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鼻咽癌组织及6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计数各组表达的阳性脉管数,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和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VEGF-C、Flt-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组(87.23%vs 54.5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Flt-4的蛋白表达阳性脉管数显著高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组(18.55±4.54 vs 10.75±2.63,P<0.05)。结论 VEGF-C的高表达引起肿瘤淋巴管生成增多,可能促进鼻咽癌更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 酪氨酸激酶-4 淋巴管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D147和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娟 李文光 +1 位作者 陈永平 赵燕恋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1例鼻咽癌组织及43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CD147与FGF-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的关...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1例鼻咽癌组织及43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CD147与FGF-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CD147、FGF-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FGF-2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且与CD147、FGF-2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7,P<0.05)。结论 CD147、FGF-2的高表达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病理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淋巴转移 CD147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与子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关系
4
作者 陈永平 张娟娟 张天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165-316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hTERT的表达,阳性信号采用图像...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hTERT的表达,阳性信号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组及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中的hTERT平均光密度值(AOD)分别为:(0.105±0.024)、(0.128±0.018)、(0.137±0.021),(0.201±0.016)。hTERT在各组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依次为CINⅢ级>CINⅠ、Ⅱ级>慢性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T的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相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TERT可能成为宫颈癌标志物,追踪hTERT阳性的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免疫组织化学法 宫颈肿瘤 癌前状态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张娟娟 陈永平 +1 位作者 张天峰 吴秀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钙黏附素(E-cad)和β-连接素(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结果:E-cad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 目的:观察钙黏附素(E-cad)和β-连接素(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结果:E-cad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各级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6.7%和55.6%、42.9%,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CIN各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7.8%和61.1%、50.0%,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黏附素、β-连接素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相关,在估计CIN的预后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附素 Β-连接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张娟娟 陈永平 吴秀霞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5期60-60,共1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探讨其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及其在评价宫颈癌前病变组织癌变趋势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0例宫颈癌、32例宫颈...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探讨其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及其在评价宫颈癌前病变组织癌变趋势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0例宫颈癌、32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0例慢性宫颈炎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hTERT的表达.结果:各组的hTERT的阳性率依次为:宫颈癌〉CINⅢ级〉CINⅠ、Ⅱ级〉慢性宫颈炎,其中宫颈癌90.0%(18/20),CIN 63.0%(20/32),慢性宫颈炎15.0%(3/20),各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T高表达可能成为宫颈癌标志物,追踪hTERT阳性的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原位杂交 宫颈肿瘤 癌前状态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FAK和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娟 李文光 陈永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及鼻咽炎组织中FAK及FGF-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FAK、FGF-2蛋白...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及鼻咽炎组织中FAK及FGF-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FAK、FGF-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K、FGF-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别P<0.01和P<0.05),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P>0.05);FAK的表达与FGF-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1)。结论:FAK、FGF-2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黏着斑激酶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原文传递
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截肢后幻肢痛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映 刘杰文 许晓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对幻肢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存在幻肢痛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治疗30天后,以简明Mc 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对幻肢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存在幻肢痛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治疗30天后,以简明Mc 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SF-MPQ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和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用对幻肢痛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肢痛 聚焦超声 康复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