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正东 梁智 +1 位作者 林海波 刘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美容整形外科行面部整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面部手术部位行清创缝合术后,给予迈之灵片。治疗组在面部手术部位行清创缝合术后...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美容整形外科行面部整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面部手术部位行清创缝合术后,给予迈之灵片。治疗组在面部手术部位行清创缝合术后,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评价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5、7 d四个时间段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肿胀程度、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3、5、7 d三个时间段血清C-反应蛋白值明显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面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观察的3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有良好的抗炎消肿疗效,临床效果良好,无糖皮质激素样副作用,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外科整形术 面部肿胀
下载PDF
烧伤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正东 梁智 +5 位作者 林海波 杨卫国 刘飞 张陈威 秦王驰 霍筱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0期2274-2275,共2页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因烧伤感染于我院皮肤科进行救治的患者350例,将患者创面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针对160株革兰氏阳性菌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的比较发现,该菌种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恶唑/...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因烧伤感染于我院皮肤科进行救治的患者350例,将患者创面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针对160株革兰氏阳性菌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的比较发现,该菌种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0.0%以上,其中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最高,高达97.5%;而针对敏感率的比较中,该菌种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较高,均在90.0%以上,其中以万古霉素的药敏性最高,高达98.1%。针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苯唑西林,首选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而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则避免使用四环素,首选亚胺培南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感染 病原菌分布 常用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水动力系统行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的体会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正东 梁智 +5 位作者 杨卫国 林海波 刘飞 张陈威 秦王驰 洪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2353-23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行脂肪抽吸后注射到乳房内达到隆乳目的的一种新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抽吸脂肪后,多层次、多隧道注入到乳房组织内,根据乳房基础条件每次每侧脂肪注射量为150~300ml... 目的:探讨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行脂肪抽吸后注射到乳房内达到隆乳目的的一种新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抽吸脂肪后,多层次、多隧道注入到乳房组织内,根据乳房基础条件每次每侧脂肪注射量为150~300ml。3个月后复查,15例患者行二次脂肪注射。结果:我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完成该手术18例,乳房较术前丰满、圆润,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行脂肪抽吸,多层次、多隧道注射到乳房内,效果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隆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Jet水动力系统 脂肪抽吸 自体脂肪注射 隆乳
下载PDF
轴状脂肪移植填充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正东 梁智 +4 位作者 林海波 杨卫国 刘飞 秦王驰 霍筱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轴状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一种新方法和效果。方法:设计一种取脂工具,切取轴状脂肪,根据面部凹陷情况予以填充脂肪3ml-15ml。3个月后复查,5例患者行二次脂肪移植。结果: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共完成该手术25例,面... 目的:探讨轴状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一种新方法和效果。方法:设计一种取脂工具,切取轴状脂肪,根据面部凹陷情况予以填充脂肪3ml-15ml。3个月后复查,5例患者行二次脂肪移植。结果: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共完成该手术25例,面部凹陷处较前明显改善,饱满突起或变平,随访时间3-12个月,未见塌陷。结论:轴状脂肪移植填充面部小面积凹陷,效果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填充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状脂肪 脂肪移植 自体脂肪注射 面部凹陷
下载PDF
皮肤圆锥体结构损伤致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梁智 谢澄宇 +2 位作者 林海波 郭正东 杨卫国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与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关系,寻找HS形成的原因及适合HS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将2只雌性杜洛克猪(FRDP)背部去毛后,取正常皮肤1块, 行皮肤圆锥体结构观察;然后用气动取皮机造成皮肤缺损深度为0.38、0.76、1... 目的探讨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与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关系,寻找HS形成的原因及适合HS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将2只雌性杜洛克猪(FRDP)背部去毛后,取正常皮肤1块, 行皮肤圆锥体结构观察;然后用气动取皮机造成皮肤缺损深度为0.38、0.76、1.14、1.52 mm的创面, 每个创面面积7.0 cm×7.0 cm,每只猪的背部共8个创面。根据上述创面深度将其分为4组,每组4 个创面。将0.38、0.76 mm组视为浅创面组;1.14、1.52 mm组视为深创面组。伤后不处理,让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伤后即刻(0)、10、30、60、90、150 d,切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和弹性纤维(VVG)染色。行正常FRDP皮肤组织及受损圆锥体结构观察;大体观察不同深度FRDP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用组织学方法观察HS的形态;VVG染色测定瘢痕组织的厚度并计分。结果正常FRDP背部皮肤存在圆锥体结构,与人类的皮肤圆锥体结构相似。浅创面组伤后3周内愈合,愈合的创面较为平整,无瘢痕组织形成;深创面组伤后4周以上愈合,愈合的创面较厚,无毛发,挛缩,质地坚硬,局部色素变浅或加深。浅创面组皮肤圆锥体结构的上半部分受损,但脂肪穹隆及腺体完好;深创面组皮肤圆锥体结构的下半部分受损,伤及脂肪穹隆及腺体。伤后150 d浅创面组的组织学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深创面组圆锥体结构消失,并被大量堆积、没有特定方向、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充盈。深创面组瘢痕组织厚度评分可见时间越长瘢痕越厚,伤后150 d瘢痕增生达高峰。结论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可导致HS的形成,FRDP可作为HS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病理学 增生性瘢痕 圆锥体结构
原文传递
眶周联合悬吊除皱术改善中面部老化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许柯 郭正东 +2 位作者 林海波 刘飞 梁智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联合术式,一次性去除眶周皱纹并调整眉形,改善中面部的衰老。方法采用眉上、下缘切口,切除上睑多余松弛的皮肤,并视外眦角下垂程度及眼角鱼尾纹多少,确定眼轮匝肌悬吊固定位置并行骨膜悬吊。下睑缘按设计线切开...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联合术式,一次性去除眶周皱纹并调整眉形,改善中面部的衰老。方法采用眉上、下缘切口,切除上睑多余松弛的皮肤,并视外眦角下垂程度及眼角鱼尾纹多少,确定眼轮匝肌悬吊固定位置并行骨膜悬吊。下睑缘按设计线切开,行眼袋切除术,加固眶隔,并将眼轮匝肌行两点悬吊固定于骨膜上,以收紧眶区及中面部。结果术后随访65例6个月~3年,眉外形自然美观无下垂,眶周皱纹明显减少或消失,下垂鼻唇沟纹变浅,63例中面部松垂衰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眉缘切口上睑除皱术与眼袋整复术联合并辅以骨膜悬吊除皱,可一次性去除眶周皱纹,迅速达到眶周及中面部年轻化的效果,避免单一手术后的不协调,除皱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成形术 皮肤衰老 面部
原文传递
雌性杜洛克猪作为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梁智 谢澄宇 +2 位作者 林海波 郭正东 杨卫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通过对雌性杜洛克猪(FRDP)皮肤深层结构损伤的进一步的观察,说明其产生增生性瘢痕,为FRDP作为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只FRDP背部造成4种不同深度的创面。将0.038 cm、0.076 cm组视为浅创面组;0.114 cm、0.152 c... 目的通过对雌性杜洛克猪(FRDP)皮肤深层结构损伤的进一步的观察,说明其产生增生性瘢痕,为FRDP作为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只FRDP背部造成4种不同深度的创面。将0.038 cm、0.076 cm组视为浅创面组;0.114 cm、0.152 cm组视为深创面组。分别在伤后不同时间点上切取组织标本行HE和弹性纤维(VVG)染色。大体观察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组织病理学观察增生性瘢痕的形态;行瘢痕组织厚度的测定。结果HE和VVG染色观察到正常FRDP背部皮肤存在一种结构单位。深创面组该结构单位的深层部分受损,伤及脂肪穹隆以及腺体。伤后150 d,脂肪穹隆以及腺体结构消失,并被大量堆积的、没有特定的方向、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充盈。结论FRDP的皮肤深层受损直接导致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为增生性瘢痕的FRDP模型提供了又一个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肥大性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