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受体2A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小敏 廖晶晶 +3 位作者 梅美先 闫小华 吴怀安 刘铁榜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测精神分裂症与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并以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A... 目的探测精神分裂症与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并以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A1、A2及基因型A1/A1、A1/A2、A2/A2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样本中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相关性。提示5-HT2A受体基因(T102C)突变可能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5个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与COMT关联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怀安 邓小敏 +4 位作者 阎小华 刘铁榜 胡纪泽 高欢 沈其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2-654,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测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SP)的关系,搜寻中国汉族人精神分裂症易患性基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5个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进行初步研究。用改进的传递/不平... 本研究旨在探测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SP)的关系,搜寻中国汉族人精神分裂症易患性基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5个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进行初步研究。用改进的传递/不平衡(TD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中,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P=0.0455)。研究结果提示,在我们研究的家系中,22号染色体长臂(22q11.2)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易患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关联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怀安 邓小敏 +3 位作者 闫小华 刘铁榜 胡纪泽 沈其杰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探测中国汉族人儿茶酚O 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 108位密码子由缬氨酸到甲硫氨酸突变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 3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 367名正常人... 目的 探测中国汉族人儿茶酚O 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 108位密码子由缬氨酸到甲硫氨酸突变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 3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 367名正常人(对照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1)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A频率(23. 78% )低于对照组( 30. 93% ),等位基因G频率 (76. 22% )高于对照组(69. 07%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 003)。按性别比较,等位基因A和G频率在两组男性之间的差异均具显著性(P=0. 02),而两组女性间的差异则不具显著性(P=0. 073)。(2)COMT基因A/A基因型频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 000, P=0. 815).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A/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9. 80%、40. 75%和 39. 35% )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53. 68%、55. 76%和 51. 98% );P=0. 000,P=0. 006,P=0. 018。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6. 32%、57. 15%和 55. 48% )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42. 23%、41. 21%和 43. 07% );P=0. 000、P=0. 004和P=0. 020。结论 该结果提示,在我们研究的样本中COMT108Me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所以,不能排除中国汉人 22号染色体存在精神分裂症易患性基因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 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闫小华 吴怀安 +4 位作者 邓小敏 沈其杰 张宏久 周凡 刘仁刚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及其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单相42例,双相68例;患者组)和120名健康人(对照组)红细胞COMT的活性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对...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及其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单相42例,双相68例;患者组)和120名健康人(对照组)红细胞COMT的活性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患者组男女之间、对照组男女之间,单、双相抑郁两组间的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的红细胞COMT活性频率分布在2~23μmol·LRBC-1·h-1,其中在11μmol·LRBC-1·h-1附近分布最高;对照组分布在7~28μmol·LRBC-1·h-1,其中在16μmol·LRBC-1·h-1附近分布最高。患者组的红细胞COMT平均活性浓度为(11.0±3.7)μmol·LRBC-1·h-1,其中男性患者COMT活性浓度为(11.2±3.5)μmol·LRBC-1·h-1,女性患者为(10.6±4.0)μmol·LRBC-1·h-1。对照组的红细胞COMT平均活性浓度为(16.1±4.3)μmol·LRBC-1·h-1,其中男性为(16.5±4.6)μmol·LRBC-1·h-1,女性为(15.4±3.9)μmol·LRBC-1·h-1,患者组与对照组以及两组同性别之间的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低于正常,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浆红细胞中COMT活性浓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红细胞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抑郁症患者 红细胞 酶活性 COMT 活性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频率分布 发病机制 测定结果
原文传递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怀安 邓小敏 +2 位作者 闫小华 刘铁榜 沈其杰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 2 2号染色体儿茶酚O 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与心境障碍(M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检测 90例MD患者 (患者组 )、90名正常人 (对照组 )及 5个MD高发家系 (共 2 5名成员 )的COM...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 2 2号染色体儿茶酚O 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与心境障碍(M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检测 90例MD患者 (患者组 )、90名正常人 (对照组 )及 5个MD高发家系 (共 2 5名成员 )的COMT基因多态性 ;用改进的传递 /不平衡 (TDT)方法分析 5个高发家系COMT基因与MD的关系。结果  (1)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A频率 (2 2 78% )低于对照组 (35 0 0 % ) ,等位基因G频率 (77 2 2 % )高于对照组 (6 5 0 0 % )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按性别比较 ,等位基因A和G频率在两组男性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10 ) ,而两组女性间的差异则具显著性 (P <0 0 5 )。 (2 )COMT基因A/A基因型频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73) ;但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A/G基因型频率 (分别为 34 4 4 %、33 33%和 35 5 6 % )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6 1 11%、6 0 0 0 %和 6 2 2 2 % ;P =0 0 0 ) ;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6 0 0 0 %、6 0 0 0 %和 6 0 0 0 % )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34 4 4 %、35 5 6 %和 33 33% ;P =0 0 0、P=0 0 2和P =0 0 1)。 (3)用TDT方法分析 ,5个MD高发家系COMT基因与MD存在关联 (P =0 0 4 )。结论 MD患者组与正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心境障碍 情感障碍
原文传递
微卫星DNA DXS1113的多态性与心境障碍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怀安 张一凡 +3 位作者 沈其杰 胡纪泽 胡赤怡 邓小敏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搜寻中国汉族人X染色体上的心境障碍 (MD)易患性基因 ,探讨DNADXS1113多态性与MD的关系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mp FLP)检测技术 ,分析 80例MD患者DXS1113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的多态性分布 ,并以 80名正常... 目的 搜寻中国汉族人X染色体上的心境障碍 (MD)易患性基因 ,探讨DNADXS1113多态性与MD的关系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mp FLP)检测技术 ,分析 80例MD患者DXS1113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的多态性分布 ,并以 8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在对照组和MD组中检出 12种DXS1113多态性片段 ,MD组与对照组之间有 4种片段 (15 8bp、16 8bp、170bp、174bp)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XS1113与MD关联 ,提示中国汉族人X染色体长臂(Xq2 7 3 q2 8)可能存在MD易患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微卫星 DXS1113 情感障碍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