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复合肺爆震伤(附21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立华 余旭明 +2 位作者 陈万安 陈力营 幸益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1-51,53,共2页
目的 :探讨此类复合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 2 1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治愈 11例 ,死亡 10例 ,其中死于肺部并发症 4例 ,死于体表烧伤所致其他并发症 6例。结论 :该种复合性损... 目的 :探讨此类复合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 2 1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治愈 11例 ,死亡 10例 ,其中死于肺部并发症 4例 ,死于体表烧伤所致其他并发症 6例。结论 :该种复合性损伤早期呼吸系统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症 ,一旦出现病情进展快 ,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肺实质弥漫性出血为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肺爆震伤 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皮瓣移植修复深度烧伤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立华 余旭明 +3 位作者 幸益华 陈万安 陈力莹 李伟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9期41-42,共2页
自1991年至今应用15种皮瓣117块修复各种深度烧伤92例,均获成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所移植的皮瓣以轴型血管皮瓣移位为主,此种皮瓣因有知名动脉供血,若蒂部无张力,不受压,血供有保障,易成活。
关键词 皮瓣 修复 烧伤
下载PDF
早期切痂植皮治疗颜面部深度烧伤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立华 余旭明 幸益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5,共1页
目的 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 对16 例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于伤后3~7 d 内行切痂,移植厚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 除2 例有所植皮片的5% 以内皮片坏死外,余均成活良好。结论 早期切痂植皮疗程短,术中出血... 目的 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 对16 例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于伤后3~7 d 内行切痂,移植厚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 除2 例有所植皮片的5% 以内皮片坏死外,余均成活良好。结论 早期切痂植皮疗程短,术中出血较少,所植皮片回缩小,颜色及质地均接近正常,大大减轻了面部畸形,近远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烧伤 切痂 植皮 烧伤
下载PDF
老年手深烧伤的早期治疗与功能恢复
4
作者 鲁延林 张悦安 +2 位作者 徐旭 陈万安 朱志祥 《中国康复》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手深烧伤的早期治疗与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 :19例患者采用早期手术 ,以自体皮移植为主 ,同时在入院后即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结果 :19例中 13例手指活动自如 ,生活完全自理 ,可以做家务劳动 ,1例恢复工作。结论 ... 目的 :探讨老年手深烧伤的早期治疗与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 :19例患者采用早期手术 ,以自体皮移植为主 ,同时在入院后即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结果 :19例中 13例手指活动自如 ,生活完全自理 ,可以做家务劳动 ,1例恢复工作。结论 :老年手深烧伤早期采用有效的手术措施和功能训练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老年人 烧伤 体育疗法 功能训练 手部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继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心理护理 心理分析
下载PDF
95例烧伤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6
作者 余旭明 朱志祥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8-128,145,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死亡原因 病因学 治疗方法 心脏衰竭
下载PDF
现代烧伤的生命质量治疗
7
作者 朱志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6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烧伤 生命质量 治疗 瘢痕 截残
下载PDF
灯烤法与传统包扎法对烧伤者头部供皮区处理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旭春 王荔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03-304,315,共3页
目的 :对比灯烤法与传统包扎法对烧伤者头部供皮区愈合效果。方法 :采用灯烤法处理烧伤者头部供皮区与传统包扎法进行对比 ,监测局部血流和温度变化与愈合效果。结果 :在烧伤者头部供皮区愈合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灯烤法头部供皮区平均... 目的 :对比灯烤法与传统包扎法对烧伤者头部供皮区愈合效果。方法 :采用灯烤法处理烧伤者头部供皮区与传统包扎法进行对比 ,监测局部血流和温度变化与愈合效果。结果 :在烧伤者头部供皮区愈合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灯烤法头部供皮区平均愈合时间为 4.0天左右 ,而包扎法头部供皮区平均愈合时间为 7.0天左右。血运情况 ,两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灯烤法处理烧伤头部供皮区明显优于传统包扎法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烤法 头部供皮区 烧伤者 加压包扎法
下载PDF
^(99)Tc^m-MDP显像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天一 朱志祥 +3 位作者 许晓光 李伟萍 何广仁 黄铁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应用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显像技术评估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  3组兔分别为高压电损伤轻、重和毁损标准动物模型 ,伤肢分别进行99Tcm MDP三相显像、解剖探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轻度击伤肢血池相及血流相均显示局部放射... 目的 应用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显像技术评估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  3组兔分别为高压电损伤轻、重和毁损标准动物模型 ,伤肢分别进行99Tcm MDP三相显像、解剖探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轻度击伤肢血池相及血流相均显示局部放射性浓聚 ,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细胞轻度水肿 ,微血管栓塞 ;重度损伤肢体远端影像淡而不清 ,并在近端影像骤然增强 ,组织学检查为肌间隔性溶解碎裂 ,多数血管栓塞 ;毁损伤肢动脉血流灌注中断 ,影像的界面平整如刀割样 ,镜下肌大片溶解坏死。结论 99Tcm MDP与组织损伤程度影像一致 ,与组织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相符 ,可较准确反映不同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伤 放射性核素显像 高压电损伤 99TCM-MDP 骨骼
下载PDF
负压去脂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志祥 许晓光 李伟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负压去脂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 :对并发症较多的腹部 ,设计骨性标志线 ;注射肿胀麻醉液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封闭后广泛浸润 ;负压吸脂机由深而浅吸出脂肪。 结果 :该法应用于 435例 12 0 3个身体部位 ,发生各类并发症 1... 目的 :探讨负压去脂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 :对并发症较多的腹部 ,设计骨性标志线 ;注射肿胀麻醉液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封闭后广泛浸润 ;负压吸脂机由深而浅吸出脂肪。 结果 :该法应用于 435例 12 0 3个身体部位 ,发生各类并发症 19例 ,经正确处理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结论 :本文肿胀麻醉液的配制、应用和对并发症等的综合预防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去脂 肿胀麻醉 并发症
下载PDF
皮肤撕脱伤2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立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皮肤移植 原位缝合
下载PDF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志祥 汪道新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性能 生物材料 表面效应
下载PDF
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立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0年1月~1997年1月,采用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14cm×6cm~28cm×11cm修复颈部较为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1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 目的观察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0年1月~1997年1月,采用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14cm×6cm~28cm×11cm修复颈部较为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1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颏胸粘连6例,颏颈粘连6例。结果术后2例肌皮瓣于颈正中有2.0cm×1.5cm坏死外,余全部成活。9例获得2~3年随访,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肌皮瓣无明显收缩。结论该肌皮瓣血供恒定,丰富,移位后的肌皮瓣营养有保障,手术操作较简便,是一种修复颈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 肌皮瓣 颈部瘢痕 挛缩畸形 修复
下载PDF
尸体皮在-80℃冰箱降温-LN_2冻存活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谢立华 陈万安 +2 位作者 余旭明 鲁延林 张锐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对 - 80℃、- 196℃冷冻尸体皮氧耗和SDH活力测定 ,探讨超低温冷冻对皮肤活力的影响程度和抗冻剂的保护作用。方法 :切取中厚尸体皮 12块 ,分成三组 ,一组为对照组 ,两组为不同抗冻剂处理的实验组。三组均经 - 80℃降温和 - 196℃冻... 通过对 - 80℃、- 196℃冷冻尸体皮氧耗和SDH活力测定 ,探讨超低温冷冻对皮肤活力的影响程度和抗冻剂的保护作用。方法 :切取中厚尸体皮 12块 ,分成三组 ,一组为对照组 ,两组为不同抗冻剂处理的实验组。三组均经 - 80℃降温和 - 196℃冻存 ,分别检测皮片的氧耗和SDH活力。每组以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结果 ,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经抗冻剂处理的皮片经冷冻贮存后氧耗和SDH活力下降 6 9.8%和 6 9%。而经二种抗冻剂处理的皮片氧耗和SDH活力分别下降 4 2 .1%和 4 5 .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两实验组间及各冻存时间段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 80℃与 - 196℃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冷冻对皮肤活力影响明显 ,抗冻剂对皮片活力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不同抗冻剂间无明显显著保护作用 ,- 80℃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皮 冰箱降温 LN2冻存 皮肤活力 实验
下载PDF
rGH+CLS减少电损伤组织坏死的研究
15
作者 许晓光 李伟萍 +2 位作者 刘天一 朱志祥 吴金浪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5-28,共4页
研究rGH +CLS局部应用对减少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作用 ,使用该实验室已建立的重度高压电损伤模型 .新西兰大白兔 45只均分 5组 ,治疗分别使用rGH +CLS (1组 ) ,CLS (2组 ) ,rGH (3组 ) ,盐水 (4组 )和 5组对照 .临床解剖探查、... 研究rGH +CLS局部应用对减少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作用 ,使用该实验室已建立的重度高压电损伤模型 .新西兰大白兔 45只均分 5组 ,治疗分别使用rGH +CLS (1组 ) ,CLS (2组 ) ,rGH (3组 ) ,盐水 (4组 )和 5组对照 .临床解剖探查、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等方法观察 .结果 :治疗 1组有明显的减少组织坏死作用 ,15d动物伤肢完整 .而 2 ,3和 4组虽也各有不同程度延缓坏死的作用 ,但动物伤肢最终坏死丧失 ,5组 7d大部软组织基本坏死 ,12d坏死离断 .光电镜检查 1组 5d治疗后粒细胞浸润较少 ,炎性反应轻 ,有纤维组织细胞再生和新生的线粒体 ,10d修复过程明显 ,2 ,3,4组 7d后坏死明显 ,5组肌坏死迅速 .结果表明 :CLS持续组织内透析冲洗和rGH局部肌注能有效地减少电损伤坏死速度和范围 ,值得研究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损伤 组织进行性坏死 CLS RGH
下载PDF
鞍鼻与低鼻形态学分类初议
16
作者 朱志祥 许晓光 +1 位作者 李伟萍 刘天一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前在美容市场上,对隆鼻的对象命名差异较大,或者不加区别地通称为鞍鼻,或者称为非鞍鼻,或者称为低鼻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正常低鼻和鞍鼻畸形的界线,混淆了正常与疾病的区分,不利于隆鼻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和专科... 目前在美容市场上,对隆鼻的对象命名差异较大,或者不加区别地通称为鞍鼻,或者称为非鞍鼻,或者称为低鼻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正常低鼻和鞍鼻畸形的界线,混淆了正常与疾病的区分,不利于隆鼻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和专科医生的培养等,也不利于学术上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鼻 低鼻 形态学 分类 隆鼻术
下载PDF
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朱志祥 许晓光 +4 位作者 李伟萍 李华强 徐旭 刘天一 鲁延龄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回顾分析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的临床应用。 方法 依据病历和照片资料,对14年间155例电损伤患者急诊修复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该组病例伤后到入院的平均时间是(14.09±21.5)h ,其中108例(70%)在伤后2 h内入院;入院到首次手... 目的 回顾分析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的临床应用。 方法 依据病历和照片资料,对14年间155例电损伤患者急诊修复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该组病例伤后到入院的平均时间是(14.09±21.5)h ,其中108例(70%)在伤后2 h内入院;入院到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3.74±9.89)h(70%的患者为入院后1 h内)。459个部位清创后共保留裸露、失活或坏死的肌腱296条、血管19条、骨或关节196条或块、神经16条。首次修复中移植肌腱、骨、神经和血管等24例次。459个部位共使用组织瓣398块;全部皮瓣下连续CLS(等渗盐水1 000 ml,利多卡因1 g,氯霉素1 g)冲洗24~96 h 或更长;全部病例常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功能外形优良率占84.9%,差和截肢(指)占9.6%。[截肢(指)率是1.8%]。如果包括伤后自然丧失的肢体,总肢体丧失率是9%。 结论 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是一有效降低肢体丧失率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修复 电损伤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兔高压电非热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伟萍 朱志祥 +3 位作者 刘天一 许晓光 黄铁军 何广仁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 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 方法 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 ,新西兰大白兔 75只 ,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 ,其余 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 目的 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 方法 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 ,新西兰大白兔 75只 ,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 ,其余 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临床解剖探查、烧伤指数 (IDBI)分型和99Tcm-MDP同位素扫描γ照相等进行研究。 结果 模型条件为损伤场强 170 0 0V/m ,电流强度 5 5 4mA ,平均电流密度小极板下 137mA/cm2 ,大极板下 2 1mA/cm2 。组织温度平均仅升高 1 73℃ ,排除了热性损伤。产生了轻、中、重、特重和毁损 5种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 ,早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重度以上 3个模型分别在伤后 12、7、5d伤肢丧失。 结论 非热因素是该组模型电损伤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损伤 动物模型 非热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