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曾秀华 许学岚 +3 位作者 王春平 石丽萍 周芸 周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制定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21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0.377%(21/5569),其原因依次为:严重盆腔粘连10例,占47.6%、特殊部位子宫(腺)肌瘤8例,占38.1...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制定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21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0.377%(21/5569),其原因依次为:严重盆腔粘连10例,占47.6%、特殊部位子宫(腺)肌瘤8例,占38.1%、子宫肌瘤个数过多1例,占4.76%、卵巢恶性疾病1例、术中直肠损伤1例。结论严重盆腔粘连是导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首要原因,其次是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术前病情评估,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中转开腹率;而适时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手术的预期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中转开腹手术 妇科手术
下载PDF
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静 查海燕 袁清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停顿式排... 目的探讨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停顿式排尿与膀胱挤压排尿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康复锻炼依从率、自主排尿率和尿潴留发生率,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自主排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膀胱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能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停顿式排尿 膀胱挤压排尿 排尿功能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征及息肉摘除术后对妊娠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5
3
作者 陈玉清 方瑞丽 +1 位作者 杨欢 刘丽香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s)的临床特征,以及息肉摘除后对妊娠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或宫腹腔镜手术并最终病理确诊为EPs的患者464例,将其中单纯EPs合并不孕的123例患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s)的临床特征,以及息肉摘除后对妊娠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或宫腹腔镜手术并最终病理确诊为EPs的患者464例,将其中单纯EPs合并不孕的123例患者做研究组。收集同期行相应手术的正常宫腔患者219例做为对照组。结果:464例EPs患者中,合并不孕占55.60%,合并月经异常占35.6%,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占11.2%,合并子宫肌瘤者占8.4%。EPs摘除术后,研究组中30~35岁和≥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vs 49.30%,P=0.027;65.52%vs 40.54%,P=0.044),而两组中<30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29%vs 65.77%,P=0.864)。结论:EPs患者常合并不孕、月经异常、EMs或子宫肌瘤。EPs治疗后可改善年龄≥30岁患者的妊娠结局,既往有息肉史,年龄≥35岁或不孕年限≥10年是影响术后成功妊娠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不孕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石丽萍 许学岚 +5 位作者 王春平 周明 曾秀华 黄晓玲 王丽娜 陈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8月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95例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0例,开腹手术4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1例中转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8月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95例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0例,开腹手术4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1例中转开腹,其余均成功完成手术。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62.6±10.2)min vs.(81.7±9.7)min,t=-9.302,P=0.000],出血量少[(73.1±19.0)ml vs.(96.3±13.7)ml,t=-6.742,P=0.000],下床活动早[(12.2±1.5)h vs.(23.1±1.8)h,t=-31.620,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4.3±1.2)d vs.(6.0±0.8)d,t=-7.879,P=0.000]。结论腹腔镜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在操作技术熟练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阔韧带肌瘤 手术时间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曾秀华 许学岚 +3 位作者 王春平 袁清连 石丽萍 周芸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同期别的临床特点及CA125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5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后病理确诊。根据rAFS临床分期标准分为A组27例(I、Ⅱ期)和B... 目的分析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同期别的临床特点及CA125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5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后病理确诊。根据rAFS临床分期标准分为A组27例(I、Ⅱ期)和B组48例(Ⅲ、Ⅳ期)。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CA125和CA199水平,分析CA125和CA199水平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70.37%无明显临床症状,92.59%在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B组60.42%表现为盆腔包块,72.92%合并有痛经,6.25%合并慢性盆腔痛,两组比较,盆腔包块和痛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A125>35 U/mL占70.83%,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28,P<0.001)。CA199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慢性盆腔痛仅见于Ⅲ、Ⅳ期患者,CA125水平与分期呈正相关,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它对于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 临床分期 卵巢
下载PDF
MI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雅 袁清连 +1 位作者 王春平 刘建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254 T/C(rs2096525)及-173G/C(rs75562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254 T/C(rs2096525)及-173G/C(rs75562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1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MIF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分析两组MIF基因型的分布及MI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IF基因+254 T/C多态性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4%和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66%和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T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携带CC基因型是对照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的4.89倍,95%可信区间为1.01-23.83;且携带C突变基因的个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OR及其95%可信区间为1.86(1.15-3.02)。病例组和对照组间MIF-173G/C各G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基因+254 T/C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易感性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生的遗传易感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