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木合塔尔·霍加 王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4862-4866,共5页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能力对比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探讨相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从新西兰大白兔牙髓...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能力对比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探讨相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从新西兰大白兔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牙髓干细胞;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分为空白组、骨形成蛋白2(80μg/L)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3(80μg/L)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培养第7,14天行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涎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q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培养第14,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与结论:①骨形成蛋白2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的牙髓干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空白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第7天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骨形成蛋白2组(P<0.05);②转化生长因子β3组与骨形成蛋白2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涎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第7天Runt相关转录因子2蛋白表达高于骨形成蛋白2组(P<0.05);③转化生长因子β3组与骨形成蛋白2组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蛋白、骨桥蛋白和Osx基因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5),第7天转化因子β3组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的表达高于骨形成蛋白2组(P<0.05);④转化生长因子β3组与骨形成蛋白2组矿化结节较空白组明显;⑤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均能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3对牙髓干细胞成骨早期促进作用优于骨形成蛋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骨形成蛋白2 牙髓干细胞 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兔牙髓干细胞对其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麦麦提依明·哈力克 张晓丽 +2 位作者 陈晓涛 木合塔尔·霍加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比较其生物学特征差异。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兔6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只,观察组采用下颌骨下缘根尖孔途径法、对照组采用劈牙冠取牙髓法取牙髓组织,记录2组提取...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比较其生物学特征差异。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兔6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只,观察组采用下颌骨下缘根尖孔途径法、对照组采用劈牙冠取牙髓法取牙髓组织,记录2组提取牙髓组织所需时间。2组牙髓组织DPSCs接种至DMEM培养基中培养、传代,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1代DPSCs,锥虫蓝染色后计数存活细胞和死亡细胞,计算存活细胞率;姬姆萨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克隆数;第1代DPSCs培养第1、3、5、7、9天,采用血细胞计数器行细胞计数计算增殖细胞数;取第3代DPSCs,茜素红染色后观察钙化结节数。结果观察组提取牙髓组织所需时间[(72.3±5.6)s]较对照组[(283.0±15.1)s]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PSCs较致密,细胞间杂质相对较少;观察组第1代DPSCs细胞存活率[(95.5±6.2)%]、克隆团形成数[(19.00±0.82)个]高于对照组[(93.0±5.8)%、(16.00±1.15)个](P<0.05);培养第1天,观察组增殖细胞数[(41 000±221)个]较对照组[(43 929±215)个]少(P<0.05),培养第3、5、7、9天,观察组增殖细胞数[(70 000±236)、(120 286±216)、(167 943±164)、(177 729±103)个]与对照组[(70 043±231)、(120 457±225)、(167 914±257)、(177 900±110)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4d,观察组第3代细胞钙化结节数[(6.70±0.75)个]与对照组[(6.43±0.53)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骨下缘根尖孔途径法提取DPSCs较简便、省时,所提取的DPSCs中杂质少,具有细胞存活率高、细胞克隆团形成能力强、增殖能力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下颌骨下缘根尖孔途径法 劈牙冠取牙髓法 提取分离
原文传递
恒定磁场作用下TGF-β3对兔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麦麦提依明·哈力克 热孜亚·艾尼 +1 位作者 陈晓涛 木合塔尔·霍加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环境中恒定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MF)作用下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对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向分化的潜能。方法:用酶解组织块法分离,提取兔DPSCs,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环境中恒定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MF)作用下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对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向分化的潜能。方法:用酶解组织块法分离,提取兔DPSCs,观察SMF作用对其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SMF组,TGF-β3组和TGF-β3+SMF组,按各组条件培养DPSCs。培养不同阶段采用ALP活性检测,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茜素红染色来评估DPSCs成骨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通过酶解组织块法获取的兔DPSCs在诱导体系中生长良好。第5,7,9天SMF作用均促进了DPSCs增殖。SMF作用在TGF-β3基础上上调了部分成骨相关指标的表达。结论:SMF的应用在体外环境中对促进兔DPSCs增殖,提高TGF-β3对兔DPSCs成骨向分化的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恒定磁场 转化生长因子Β3 成骨向分化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3 对牙髓干细胞成骨早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仵韩 张晓莉 +2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巴拜克力 马蓉 木合塔尔·霍加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0-385,共6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别将兔牙髓与颅骨分离培养获得DPSCs与成骨细胞(OB),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对OB进行鉴定。取第3代D...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别将兔牙髓与颅骨分离培养获得DPSCs与成骨细胞(OB),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对OB进行鉴定。取第3代DPSCs与OB,分为3组:DPSCs组(空白对照组)、OB组(阳性对照组)及DPSCs+TGF-β3组(实验组)。培养第5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内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培养第7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ALP的活性;培养第1、3、5、7天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成骨特异性标志物Runx-2及TGF-β3蛋白的表达。结果 兔DPSCs多呈长梭形,突触多,OB多呈短梭形或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突触少而丰满;DPSCs与OB鉴定阳性。培养第5天,OB组与DPSCs+TGF-β3组细胞中的Runx-2蛋白表达均呈强阳性;培养第7天,两组细胞内的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培养各时间点DPSCs组与另外两组比较Runx-2和TGF-β3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第7天,DPSCs+TGF-β3组Runx-2和TGF-β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GF-β3可促进DPSCs成骨早期特异性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成骨细胞 蛋白质印迹法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仵韩 木合塔尔.霍加 古扎丽努尔.阿巴拜克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诱导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向分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兔DPSCs,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将体外培养的第4代DP...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诱导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向分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兔DPSCs,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将体外培养的第4代DPSCs分为空白对照组,矿化液阳性对照组与TGF-β3实验组。1、3、5、7 d后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ALP活性变化情况;1、3、5、7 d后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骨涎蛋白(BSP)的表达情况;14 d后观察各组细胞的矿化结节情况;7 d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指标BSP变化情况。结果:兔DPSCs在诱导体系中生长状态良好;实验组较两对照组上调细胞内ALP活性明显;免疫化学检测TGF-β3组与矿化液组RUNX-2第5 d呈阳性表达,BSP第7d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均呈弱阳性;14 d茜素红染色显示TGF-β3组矿化结节较矿化组明显,空白对照组阴性;与对照组相比,TGF-β3可增强兔DPSCs内BSP相关蛋白表达。结论:TGF-β3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兔DPSCs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WESTERN BLOT 成骨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鼻腭管解剖形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明 木合塔尔.霍加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人群鼻腭管的解剖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行CB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共160例,其中维吾...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人群鼻腭管的解剖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行CB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共160例,其中维吾尔族79例,汉族81例。并对其鼻腭管直径、长度,唇侧骨长度、厚度及鼻腭管水平面直径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除鼻腭管高位直径外,维吾尔族的鼻腭管中位直径(7. 26±1. 10) mm、低位直径(7. 36±1. 11) mm及唇侧骨长度(19. 06±2. 87) mm均大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维吾尔族与汉族相比,鼻腭管的高中低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鼻腭管口腔侧的开口直径及鼻腭管的长度维吾尔族均大于汉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鼻腭管的解剖形态特点与种族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准确的分析有利于避免损伤鼻腭管,提高上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腭管 唇侧骨板 锥形束CT 种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