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对比分析
1
作者 陈云峰 黄丽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626-627,共2页
随机抽查本院2011年1~5月妇产科含抗菌药物使用的出院病历1507份,进行回顾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对抗菌药物的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用药顺序以及致病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 妇产科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孕期营养及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
2
作者 罗莹 杨芳 +3 位作者 马婷 包金莲 杨恒 谢琴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孕期营养及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观察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孕期营养及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群组围生保健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待产前、分娩后两组孕妇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孕妇健康素养情况(母婴健康素养测评问卷),统计两组孕妇孕期和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结果:干预1个月后、待产前、分娩后,观察组孕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2.792、5.381、2.118、2.856、2.869,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健康素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2.711、3.081,P<0.05);观察组孕妇孕期及围生期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6、6.003,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18)。结论: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能有效缓解初产妇对孕期和分娩阶段的焦虑、抑郁程度,增强孕妇健康素养,降低孕期营养失衡及围生期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 初产妇 孕期营养 围生期 健康素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谢小霞 游红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9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1月13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质量护理持续改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9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1月13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质量护理持续改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0例;观察组及时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能够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上报,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妇产科 不良事件 满意度
下载PDF
行动学习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肖裕红 李景环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8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100名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的护生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观察组的护生采用行动学习...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8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100名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的护生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观察组的护生采用行动学习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即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评价对两组护生的综合技能评分进行客观评定,以及分别对护生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和投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习1个月后,观察组护生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沟通技巧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和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受到的护理缺陷和投诉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带教活动中应用动学习法在提高护士的交流技巧以及业务能力上具有更高的效果,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最终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学习法 妇产科 护理缺陷 满意度
下载PDF
2013~2016年某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张文萍 张秋萍 +5 位作者 叶飞娣 赖文杰 张仲明 陈珊 黄莎莎 单万水 《右江医学》 2017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调查某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6年间常规分离培养出的732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 目的调查某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6年间常规分离培养出的732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 5.6软件进行药敏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2013~2016年间各年分别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16株、188株、196株、132株,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290株,39.6%)、尿液(221株,30.2%)和血液(95株,13.0%);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152株,20.8%)、结核病区(119株,16.3%)、肝病区(93株,12.7%)和感染病区(81株,11.1%);产ESBLs菌株共363株(占49.6%),主要分布在肝病区、感染病区、结核病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1)。732株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除阿米卡星)、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对阿米卡星、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含酶抑制剂复合物(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30.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2%和1.0%。结论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出率及其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应首选含酶抑制剂和头霉素类药物,并可联合阿米卡星,重症感染可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率
下载PDF
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对孕妇孕期保健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肖小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对孕妇孕期保健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参与我院常规孕妇学校培训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12月我院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后6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学校培训模... 目的观察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对孕妇孕期保健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参与我院常规孕妇学校培训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12月我院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后6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学校培训模式,观察组则采取改进后的孕妇学校培训模式。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孕期保健认知、自我保健能力以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孕期保健认知、自我保健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孕期保健认知、自我保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利于提升孕妇孕期保健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健康,临床普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学校培训模式 孕期保健认知 自我保健能力 分娩方式
下载PDF
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小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6月1日~8月31日,某院产科共有800例产妇分娩,按照产妇是否实施无痛分娩,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00例,传统分娩)、观察组(300例,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 目的:研究并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6月1日~8月31日,某院产科共有800例产妇分娩,按照产妇是否实施无痛分娩,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00例,传统分娩)、观察组(300例,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明显更低(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升高(P<0.05)。结论:在产科分娩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促进分娩的完成,促进阴道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无痛分娩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常规红系统相关指标联合铁指标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价值
8
作者 张文萍 钟嘉玲 +5 位作者 张秋萍 张仲明 罗燕婷 杨燕梅 余志勇 曲久鑫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3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联合铁指标在诊断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84例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作为缺铁贫组,61例经PCR诊断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为地贫组以及100例...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联合铁指标在诊断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84例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作为缺铁贫组,61例经PCR诊断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为地贫组以及10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铁蛋白(FER)、血清铁(FE)、转铁蛋白(TF)进行统计学比较。对各组有差异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其诊断效能,得出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缺铁贫组和地贫组的HGB、MCV和MCH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缺铁贫组的RDW相对地贫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高(P<0.05);缺铁贫组的RBC、FER、FE相对地贫组和健康对照组均低(P<0.05);地贫组的RBC和RET#相对缺铁贫组和健康对照组高(P<0.05)。三组数据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BC(AUC:0.749)、RDW(AUC:0.901)、FER(AUC:0.951)、FE(AUC:0.984)指标对诊断IDA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RBC、RDW联合FER、FE指标对IDA的诊断意义重大,RET#不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IDA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铁生化指标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文萍 魏志惠 +4 位作者 张秋萍 张仲明 罗燕婷 杨燕梅 单万水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特征和散点图异常对白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血液科确诊为白血病患者110例,分析其血象三分类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10例患者中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AMLM3)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S...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特征和散点图异常对白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血液科确诊为白血病患者110例,分析其血象三分类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10例患者中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AMLM3)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SO),其他白细胞总数和五分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3例,其中血红蛋白减少者23例(100%),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减少者18例(78.2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65例,红细胞计数减少者58例(89.23%),血红蛋白减少者61例(93.84%),血小板减少者47例(72.3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少者19例(86.36%),血小板减少者14例(63.6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散点图的异常对白血病具有诊断价值,观察110例患者的血常规散点图,明显异常提示的为95例(86.36%)。结论检验工作中,观察血常规三系指标和散点图异常的情况,应及时涂片染色镜检,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血常规 指标 散点图 外周血涂片
下载PDF
功能康复操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伍春兰 龙隽 +9 位作者 郑小青 吴秀霞 马翠兰 巫向英 郑文君 何芳 马岩 陈晓燕 黄丽红 何妙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操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所致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6h给予功能康复操锻炼。分别记录2组...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操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所致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6h给予功能康复操锻炼。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后非切口疼痛与发生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拔除尿管时间及自主排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当晚手术非切口疼痛例数显著降低(x^2=7.69,P〈0.05),24h内肛门排气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x^2=17.2,P〈0.01)。观察组术后24h拔除尿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x^2=15.7,P〈0.01),自主排尿例数高于对照组(x^2=3.70,P〈0.05)。观察组24h内术后下床活动患者数显著高于对照组(x^2=19.9,P〈0.01)。结论早期功能康复操锻练,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以及促进肛门排气等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术后非切口疼痛 康复操
下载PDF
深圳市122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学特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文萍 张仲明 +2 位作者 张秋萍 单万水 万彦彬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共8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血液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髓涂片、外周血、HIV RNA病毒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外周血及骨髓象等血液学...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血液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髓涂片、外周血、HIV RNA病毒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外周血及骨髓象等血液学指标。结果 122例AIDS患者中,112例(91.80%)患者出现外周血异常,其中白细胞计数减少者47例(38.52%),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者102例(83.61%),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者89例(72.95%),血小板计数减少者40例(32.79%);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减低者57例(46.72%),巨核细胞计数减少者92例(75.41%),部分患者甚至未见巨核细胞;红系比例降低者90例(73.78%),粒系比例增高者79例(64.76%)。骨髓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感染性骨髓象、粒细胞胞浆内颗粒增多增粗、易见空泡和组织细胞。在CD4^+T细胞<10个/μl的患者骨髓中,发现噬血现象8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4例,合并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弓形虫感染1例;另外,在6例可见分类不明细胞的患者中,1例经组织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诊断为淋巴瘤细胞,1例经PET-CT提示为淋巴瘤肾转移,1例全身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经形态学和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白血病;CD4^+T细胞水平51~200个/μl组和0~50个/μl组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程度显著高于CD4^+T细胞201~500个/μl组(P均<0.05)。结论 AIDS患者外周血常规指标改变与HIV RNA病毒载量和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相关;骨髓增生程度随着CD4^+T细胞计数减少而减低,免疫功能下降时血液系统易合并感染;外周血和骨髓检查方法简单、快速,可直观反映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且能及时发现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及肿瘤细胞,对AIDS患者并发症诊断、及时提示临床加强机会性感染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外周血 骨髓象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文萍 张秋萍 +4 位作者 李冬玲 张仲明 杨燕梅 罗燕婷 单万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379-2382,共4页
目的探讨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取3.0、4.0、5.0μL的外周血标本制成0.8、1.0、1.2cm的厚血膜,参照厚血膜制片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选出得分最高者为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常规实验室条件下,将姬姆萨染液和配套缓... 目的探讨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取3.0、4.0、5.0μL的外周血标本制成0.8、1.0、1.2cm的厚血膜,参照厚血膜制片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选出得分最高者为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常规实验室条件下,将姬姆萨染液和配套缓冲液分别按1∶19、1∶9、3∶7、2∶8的比例稀释配制,染色时间分别为10、20、30、40 min,参照厚血膜染色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得分最高者为染色的最佳方法。结果直径1.0cm的厚血膜得分较高集中在用血量4.0μL和5.0μL,用血量为4.6μL得分最高的比例占最多,被推荐为制作厚血膜的最佳方法;疟原虫厚血膜的最适染液浓度和最适染色时间分别为3∶7稀释、染色10min和1∶9稀释、染色30min得分最高级"A"的比例为最多,均能达到优良的染色效果。结论制作诊断疟原虫厚血膜的最佳用血量为4.6μL,相应的最佳直径为1.0cm,以3∶7稀释、染色10min和1∶9稀释、染色30min均能达到最佳染色效果,便于识别疟原虫虫体,提高了检出率,可以在常规试验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厚血膜 姬姆萨染色
下载PDF
Sysmex-XE5000、CellaVisionDM96及人工显微镜分类疟疾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百分比的差异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志平 张秋萍 +2 位作者 叶飞娣 张仲明 张文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2081-2083,共3页
目的比较疟疾患者通过Sysmex-XE5000、CellaVisionDM96及人工显微镜分类外周血白细胞百分比的差异性,验证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疟疾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 目的比较疟疾患者通过Sysmex-XE5000、CellaVisionDM96及人工显微镜分类外周血白细胞百分比的差异性,验证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疟疾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确诊疟疾患者经Sysmex-XE5000行血常规白细胞百分比的数据;82例疟疾患者外周血涂片经CellaVisionDM96行白细胞分类所得百分数;再经人工显微镜检82例疟疾患者外周血涂片进行白细胞分类计算后的百分数。结果 Sysmex-XE5000、CellaVisionDM96及人工镜检分类疟疾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百分数两两比较中,仅见CellaVisionDM96组与人工显微镜组的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Sysmex-XE5000、CellaVisionDM96及人工显微镜检分类疟疾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百分比数据,表明Sysmex-XE5000分类白细胞数据准确、可靠,疟原虫并未影响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但在CellaVisionDM96分类审核时需注意单核细胞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外周血涂片 血细胞形态 白细胞分类 百分比
下载PDF
HCV感染患者糖脂代谢与病情的变化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文萍 张秋萍 +4 位作者 吴弛 张仲明 罗燕婷 杨燕梅 黄慧谦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36-638,64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HCV感染以伴发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HCV慢性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糖脂代谢的相关指标测定,根据HCV慢性感染者病情的进展程度分为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分组,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HCV感染以伴发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HCV慢性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糖脂代谢的相关指标测定,根据HCV慢性感染者病情的进展程度分为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分组,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以及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胰岛功能两项(CPS和IRI)和空腹血糖(GLU)、以及血脂四项水平在病毒携带组、肝炎组、肝硬化组总体趋势变化中呈上升趋势,肝硬化到肝癌组中的水平却下降;其中CPS和IRI水平升高到肝炎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GLU水平升高到肝硬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脂四项中,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CHOL水平明显减低,肝癌组中TG、HDL水平升高,LDL水平在组间起伏较大。结论HCV慢性感染过程中常发生胰岛素抵抗,且糖脂代谢异常和肝纤维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病情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慢性感染者 肝纤维化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年龄对临产孕妇出凝血指标及分娩前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秋萍 杨恒 +4 位作者 刘晓瑛 姜艳华 单万水 杜丽伟 张文萍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S2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临产孕妇出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分娩出血受年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不同年龄段临产孕妇及其相应年龄的健康人群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凝六项指标及出血率。临产孕妇为实验组,按年龄段分组,与相对应年龄段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目的分析临产孕妇出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分娩出血受年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不同年龄段临产孕妇及其相应年龄的健康人群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凝六项指标及出血率。临产孕妇为实验组,按年龄段分组,与相对应年龄段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各年龄段的临产孕妇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相应年龄段的健康对照组相比,各年龄段的临产孕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临产孕妇的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临产孕妇的PLT、凝血酶原时间(PT)、FIB、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D-dimer)浓度除41~45岁临产组与其相应年龄段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组与其对应年龄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临产孕妇出血发生率随年龄递增。结论临产孕妇APTT及TT不受妊娠本身和年龄的影响。41~45岁组的出凝血指标与年龄有关,如果自身出凝血指标正常,妊娠不必过于担心这些指标。同时注意定期监测凝血指标预防产科出血并发症,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危重孕产妇的预警体系,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的流程和规范,确保安全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孕妇 血小板计数 凝血六项 孕妇年龄 出血率
下载PDF
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6
16
作者 何文凤 姜艳华 唐淑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4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固肾安胎丸对先兆流产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9例先兆流产孕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固肾安胎丸对先兆流产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9例先兆流产孕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孕妇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以及孕酮(P)],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两组孕妇治疗后β-HCG、E2、P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注射液 固肾安胎丸 先兆流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维生素D_3及其受体与稽留流产的免疫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贞文 姚吉龙 姜艳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2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3及其受体与稽留流产的免疫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人工流产的正常女性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清维生素D... 目的分析维生素D3及其受体与稽留流产的免疫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人工流产的正常女性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清维生素D3水平、Th1和Th2细胞含量、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维生素D3与稽留流产的免疫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3水平[(12.89±1.56)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96±2.78)n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Th1含量、Th1/Th2比例高于对照组[(11.41±1.34)比(7.64±0.87),(2.11±0.28)比(0.96±0.11)],Th2含量低于对照组[(5.42±0.62)比(7.95±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h1因子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78.12±9.14)比(28.65±4.22)ng/L,(56.67±6.91)比(29.45±4.68)ng/L],Th2因子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66.48±7.92)比(109.54±13.16)ng/L,(18.31±2.14)比(33.46±5.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水平与Th1因子IL-2、IFN-γ水平呈负相关(β=-1.712,r^2=0.452,t=12.122,P〈0.05;β=-1.083,r^2=0.509,t=14.632,P〈0.05),与Th2因子IL-4、IL-10水平呈正相关(β=1.452,r^2=0.551,t=9.329,P〈0.05;β=1.228,r^2=0.474,t=11.417,P〈0.05)。结论稽留流产孕妇存在维生素D3缺乏、Th1/Th2细胞向Th1偏移,且维生素D3含量与Th1、Th2细胞因子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维生素D3 细胞免疫 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习惯性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oll样受体4与Treg/T_H17细胞免疫平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小猛 赵丹 +6 位作者 杜丽伟 蒋淑萍 陈书恩 姜艳华 练玉平 尤宏文 杨自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oll样受体4(TLR4)与Treg/TH17细胞免疫平衡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RSA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TLR4 mR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TH17细胞数量,分析...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oll样受体4(TLR4)与Treg/TH17细胞免疫平衡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RSA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TLR4 mR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TH17细胞数量,分析TLR4 mRNA与Treg/TH17细胞间的相关性。结果 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LR4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1.1、2.1±1.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4±2.3、6.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650、15.613,P均<0.01)。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75±1.83)%、(7.24±1.7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2.18±2.65)%、(11.64±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781、6.810,P均<0.01);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78±2.13)%、(8.13±2.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85±1.53)%、(4.1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477、8.13,P均<0.01)。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LR4 mRNA水平均与Treg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5、0.948,P均<0.01);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LR4 mRNA水平均与TH17细胞数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954、-0.939,P均<0.01)。结论 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TLR4低表达与Treg/TH17免疫失衡有关,可能参与RS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TOLL样受体4 Treg/TH17平衡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萍 张秋萍 +5 位作者 崔海燕 李爱敏 叶飞娣 黄莎莎 崔成华 单万水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830-1835,共6页
目的观察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s hetero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HEC)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大肠埃希菌异质性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进... 目的观察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s hetero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HEC)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大肠埃希菌异质性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进行β-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测、典型CHEC检测、菌谱分析(PAP),同时对耐药谱进行分析,确证大肠埃烯菌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200株大肠埃希菌中,主要分离自血液、尿液和痰液,检出率分别占29.5%、16.5%和15.0%。该菌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异质性耐药率分别为7.0%、17.5%和20.5%。细菌产ESBLs、外科病区、先前使用过抗生素和侵袭性医疗操作是CHEC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中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细菌产ESBLs、外科病区、抗生素使用和侵袭性医疗操作与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有关。因此,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侵袭性医疗操作,避免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碳青霉烯耐药 异质性耐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宝艳 周维 +1 位作者 刘晓瑛 周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对112例输卵管妊娠病人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分3组行3种术式进行手术)。A组: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术(n=40);B组: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对112例输卵管妊娠病人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分3组行3种术式进行手术)。A组: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术(n=40);B组: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后缝合输卵管浆肌层(n=42);C组:腔镜下采用患侧输卵管切除术(n=30)。比较3种术式后有继续生育要求的患者68例术后3~6个月输卵管通畅性;术后2年内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2年内再次宫内妊娠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3~6个月输卵管通畅性及术后2年再次宫内妊娠成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2年异位妊娠发生率A组及B组与C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术或缝合术可作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首选的手术方案,且并不增加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再次妊娠 腹腔镜保守性治疗 输卵管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