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宝安区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的调查评估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媛媛 牛向兰 +4 位作者 陈泽强 魏新燕 彭左旗 胡序怀 马旭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育龄妇女进行KAP调查,评价已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推广的预防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和干预手段。方法:利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552名已婚未育妇女的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对育龄妇女进行KAP调查,评价已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推广的预防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和干预手段。方法:利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552名已婚未育妇女的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基线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育龄妇女对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单项知晓率较基线提高了14.3%-43.5%,知道3种以上的致畸因素的百分比提高了44.8%;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为通过医生或计生干部宣传教育和阅读相关书籍,所占比例分别为61.6%和21.6%;83.3%的妇女听说过产前筛查项目,其中98.7%愿意在孕期参加有偿的产前筛查;产前筛查在妊娠妇女中的知晓率达到了97.7%,其中77.8%的妊娠妇女参加了筛查。结论:通过社区干预,育龄妇女在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证明在计划生育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健康促进的新模式是一种可行的预防出生缺陷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宝安区 出生缺陷 干预效果 调查评估 育龄妇女 综合干预模式 产前筛查 社区健康促进 技术服务网络 妊娠妇女 KAP调查 干预手段 定量调查 未育妇女 调查资料 基线调查 危险因素 致畸因素 宣传教育 计生干部 获取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