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和泪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林海波 李雯霖 +1 位作者 卓晓 何爱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和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2.2mm组(47例47眼,行2.2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3.0mm组(43例43眼,行3.0mm...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和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2.2mm组(47例47眼,行2.2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3.0mm组(43例43眼,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内皮功能、泪膜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APT)、平均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平均超声乳化能量(AVE)及术前和术后1wk眼压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Ⅱ)、角膜荧光素钠染色(SCSF)评分、角膜内皮细胞(CEC)计数、中央角膜厚度、CEC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1mo BU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ST-Ⅱ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SCSF评分先升高后下降且均高于术前(P<0.05),CEC计数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中央角膜厚度和CEC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2.2mm组术后BUT、ST-Ⅱ、SCSF评分、CEC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及CEC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均小于3.0mm组。结论:2.2mm和3.0mm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功能和泪膜功能可造成一定损害,2.2mm角膜微切口的损害更小,术后早期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切口 角膜内皮功能 泪膜功能
下载PDF
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林海波 李雯霖 +1 位作者 卓晓 何爱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不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比两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术后1、3、5、7d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术后24、48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5. 38±1. 67d)长于观察组(3. 10±1. 12d);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评分、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同时对胬肉复发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 软性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除治疗PDR及对炎症因子及ANGPTL4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四华 童巧珍 +1 位作者 赵艳 卓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93-2096,共4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除(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及对玻璃体内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8-12我院收治的行PPV治疗的PDR患者90例99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 目的:探究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除(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及对玻璃体内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8-12我院收治的行PPV治疗的PDR患者90例99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VC)将患者分为PPV组和IVC辅助PPV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mo内的BCVA(LogMAR)及术后玻璃体内积血(POVCH)发生率;测定两组患者玻璃体中IL-6、IL-10、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及ANGPTL4的含量。结果:IVC辅助PPV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严重出血(需用电凝笔的出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术后硅油填充率均显著优于PPV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BVCA无差异(P>0.05),术后1、3mo时两组患者视力显著好转,术后各时段IVC联合PPV组BCVA值显著低于单纯PPV组(P<0.05);POVCH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玻璃体中IL-6、IL-10及CR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ANGPTL4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PPV术前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DR,能够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视力的康复,并减轻玻璃体中炎症反应,增加ANGPTL4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炎症因子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下载PDF
早产儿眼病的两种筛查模式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海波 李雯霖 +2 位作者 卓晓 何爱群 陈慕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并对比两种筛查模式在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1我院眼科行眼病筛查的600例1 200眼早产儿病例资料,均采用双眼间接检眼镜(binocular indirect ophth... 目的:探讨并对比两种筛查模式在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1我院眼科行眼病筛查的600例1 200眼早产儿病例资料,均采用双眼间接检眼镜(binocular indirect ophthalmoscope,BIO)和第3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Ⅲ)检查眼底病变,统计检查结果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患者600例1200眼中,BIO检出ROP的几率为10.92%,与RetCamⅢ(1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IO为"金标准",RetCamⅢ检查ROP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93.13%、99.35%、94.57%、99.16%。BIO、RetCamⅢ检查ROP分期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O检查眼底非ROP病变的几率为4.83%,与RetCamⅢ(4.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IO为"金标准",RetCamⅢ检查眼底非ROP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67%、94.83%、99.91%、98.21%、99.74%。BIO筛查过程中17例(2.83%)出现不良事件,与RetCamⅢ的7例(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tCamⅢ检查ROP及早产儿眼底非ROP病变结果与BIO基本一致,但在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上RetCamⅢ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间接检眼镜 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海波 李雯霖 +2 位作者 卓晓 陈慕丹 曾爱能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4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该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符合ROP筛查标准的438例早产儿进行筛查,统计ROP的检出情况,分析对比不同出生体重和... 目的分析该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符合ROP筛查标准的438例早产儿进行筛查,统计ROP的检出情况,分析对比不同出生体重和不同孕龄早产儿的ROP检出情况。结果本地区的ROP检出比率为12.10%,其中ROP检出比率在不同体重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73,P=0.000),ROP患儿主要集中在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中;ROP检出比率在不同出生周数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43,P=0.000),30周以内的早产儿的ROP患病比率较高。结论 ROP患病比率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孕龄有着密切关系,出生体重越小,孕龄越小,患病比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筛查 出生体重 孕龄
下载PDF
综合保温措施对小儿全身麻醉下斜视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四华 童巧珍 赵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下斜视手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的效果。方法将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斜视患儿,根据术中保温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综合保温)和对照组(常规保温),每组各43例。比较2组患儿在术前,手术10、30、60min,手术完成时,苏醒时等...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下斜视手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的效果。方法将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斜视患儿,根据术中保温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综合保温)和对照组(常规保温),每组各43例。比较2组患儿在术前,手术10、30、60min,手术完成时,苏醒时等节点的体温;比较2组患儿术中低体温(<36℃)、躁动及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10、30、60min,手术完成时,苏醒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术中低体温、躁动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3.95%、2.33%和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11.63%、和20.93%比较(均P<0.05);研究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麻醉后监护室(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小儿全身麻醉下斜视手术中实施综合保温,有助于稳定术中患儿体温,减少躁动、低体温、寒战发生率,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且有助于术后患儿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全身麻醉 斜视手术 综合保温 体温
下载PDF
加压泪道冲洗法与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海波 李雯霖 卓晓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10期952-954,共3页
目的比较新生儿泪囊炎分别应用加压泪道冲洗法与泪道探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4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50例(64眼)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31眼)行泪道探通术治疗,B组25例(33眼)行加压泪道冲洗法治疗... 目的比较新生儿泪囊炎分别应用加压泪道冲洗法与泪道探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4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50例(64眼)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31眼)行泪道探通术治疗,B组25例(33眼)行加压泪道冲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A组患儿治愈率为93.55%,高于B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B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00%,高于B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泪道探通术效果优于加压泪道冲洗法,且前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及患儿家长满意率更高,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冲洗法 泪道探通 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