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汤礼宾 章志福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4期578-578,580,共2页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胎膜早破孕妇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妊娠孕妇60例为对照组,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查,对比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胎膜早破孕妇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妊娠孕妇60例为对照组,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查,对比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引起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以支原体、衣原体等较为多见。对比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密切相关,可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妊娠期孕妇进行筛查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 衣原体 胎膜早破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潘菊英 彭菊兰 刘媛媛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3030-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1例,其中单纯妊娠期高血压(GH)19例,轻度子痫前期(MP)15例,重度子痫前期(SP)17例,同期正常剖宫产孕妇1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Apelin及...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1例,其中单纯妊娠期高血压(GH)19例,轻度子痫前期(MP)15例,重度子痫前期(SP)17例,同期正常剖宫产孕妇1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Apelin及血脂情况。结果 GH、MP及SP组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组明显低于MP组,MP组明显低于G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pelin与TG、TC、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Apdin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 APELIN 血脂
下载PDF
LNG-IUS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VEGF及Ang-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潘菊英 彭菊兰 刘媛媛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并探讨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2者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LNG-IUS采用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并比...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并探讨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2者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LNG-IUS采用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经LNG-IUS治疗后,患者血清中VEGF和Ang-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明显降低,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治疗能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血清中VEGF和Ang-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
下载PDF
HDCP患者血清Apelin蛋白水平与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彭菊兰 罗丽琼 +2 位作者 潘菊英 张桂丽 罗小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1期98-99,10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Apelin蛋白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GH)23例,轻度子痫前期(加PE)22例,重度子痫前期(sPE)20例,同期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Apelin蛋白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GH)23例,轻度子痫前期(加PE)22例,重度子痫前期(sPE)20例,同期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Apelin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GH、mPE及sPE组患者血清Apelin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8.49、18.34、40.97,均P<0.05),且sPE组明显低于mPE组(t=16.29,P<0.05),mPE组明显低于GH组(t=8.97,P<0.05)。GH、mPE及sPE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3、5.93、9.51,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H、mPE、sPE组患者的血清Apelin蛋白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9、-0.92、-0.78,均P<0.01),而对照组中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r=0.23,P>0.05)。结论血清Apelin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组的尿蛋白水平相关,Apelin蛋白可能参与蛋白尿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Apelin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再发性子痫前期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母子预后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英 罗丽琼 +2 位作者 张桂丽 王香华 鲁翠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第5期470-471,478,共3页
目的研究再发性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母子预后情况。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痫前期孕妇186例,初发子痫前期(初发组)121例,再发性子痫前期(再发组)65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点、母子预后情况及远期并发症情况。... 目的研究再发性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母子预后情况。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痫前期孕妇186例,初发子痫前期(初发组)121例,再发性子痫前期(再发组)65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点、母子预后情况及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再发组肝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及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均高于初发组;再发组剖宫产及水囊引产率明显高于初发组,而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初发组;再发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初发组;初发组产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明显低于再发组(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发性子痫前期病情更严重,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引起孕妇发生一系列并发症,且围产儿结局更严重,并发症高,临床上需对再发性子痫前期孕妇进行高度重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痫前期 病理特征 预后 单中心临床研究
下载PDF
SF-1和LR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婕 刘经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81-883,共3页
目的分析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肝受体类似物-1(LR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卵巢颗粒细胞中... 目的分析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肝受体类似物-1(LR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卵巢颗粒细胞中SF-1mRNA和LRH-1mRNA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SF-1mRNA和LRH-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分期患者SF-1mRNA和LRH-1mRNA表达水平存在差异,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颗粒细胞中SF-1和LRH-1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分期越高,其水平越低,二者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异常的病理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生成因子-1 肝受体类似物-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颗粒细胞
下载PDF
hyperCVA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志福 汤礼宾 麦丽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7期962-963,共2页
目的:探究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实施HyperCVAD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某院患有复发难治性ALL的1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8例施行HyperCVAD方案相关治疗,对照组8例施行... 目的:探究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实施HyperCVAD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某院患有复发难治性ALL的1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8例施行HyperCVAD方案相关治疗,对照组8例施行DVP方案相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近期疗效、MRD、CCR时间及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对复发难治性ALL实施HyperCVAD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CVAD方案 复发难治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治疗
下载PDF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莉 刘媛媛 邹佑军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采用缩宫素预防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采用缩宫素预防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为研究组,每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术中、术后2 h、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174.6±28.5)m L、(147.2±31.6)m L、(250.1±54.3)m L、(7.23±1.01)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84.9±38.4)m L、(241.4±45.8)m L、(352.6±61.7)m L、(13.91±0.52)min](P<0.05);两组产妇术后呕吐、面色潮红、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3.00%)(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能明显促进子宫收缩,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瘢痕子宫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先兆早产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媛媛 李莉 鲁翠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先兆早产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为临床治疗先兆早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单胎妊娠先兆早产病例,所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利托君组、抗生素组、联合利托君... 目的探讨先兆早产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为临床治疗先兆早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单胎妊娠先兆早产病例,所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利托君组、抗生素组、联合利托君及抗生素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干预措施后,监测入选病例血常规、记录延长妊娠的时间、检测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宫颈细菌培养。结果患者阴道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后,确认存在致病菌者81例,培养致病菌菌株96株。其中大肠杆菌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表皮葡萄球菌16株,阴沟肠杆菌14株,屎肠球菌15株,其他细菌6株。阴道寄生菌群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性较差,在改善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和金属蛋白酶-3方面,联合治疗组具有明显优势。单独使用利托君、抗生素均可有效增加孕龄、婴儿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抗生素可有效延长妊娠时间,故先兆早产患者有必要运用抗生素以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产 抗生素 利托君 联合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