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4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永杰 黄琼 +1 位作者 周波兰 叶丹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7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哮喘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和艾灸治疗。观察两组哮喘症状积分变化、治疗效果及哮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哮喘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和艾灸治疗。观察两组哮喘症状积分变化、治疗效果及哮喘发作次数变化。结果:哮喘症状积分显示,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次数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给予穴位敷贴和艾灸配合西药,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疗效较佳,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缓解期 中医 穴位敷贴 艾灸
下载PDF
罗氏养神调心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琼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2期314-314,317,共2页
中风后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目前临床采取西医治疗,效果不稳定。2017年4月1日—2018年1月1日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针灸科收治中风后抑郁患者30例,采取罗氏养神调心针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中风后抑郁症 针灸科 背俞穴
下载PDF
穴位埋线减肥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及血脂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琼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将穴位埋线减肥用于单纯性肥胖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行穴位埋线减肥,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体重、BMI差异不显著(P&... 目的:将穴位埋线减肥用于单纯性肥胖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行穴位埋线减肥,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体重、BMI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TC、TG血脂水平相差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使用穴位埋线减肥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其体重,调节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穴位埋线 减肥
下载PDF
电针联合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壑霏 黄琼 徐银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1658-166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埋线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电针及埋线治疗。2组均以3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埋线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电针及埋线治疗。2组均以3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8.0%(χ2=7.61,P=0.0223);2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联合埋线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不良反应少,整体费用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埋线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通元针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琼 罗玳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通元针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长春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通元针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长春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通元针法针刺治疗。2组均28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GP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 glycoprotein GP Ⅱb/GPⅢa complex fibrinogen receptor,PAC-1),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差值[(9.5±4.3)分比(5.6±2.4)分,t=5.312]、NIHSS评分差值[(3.2±0.8)分比(1.5±0.7)分,t=10.728]均高于对照组(P<0.01);PAC-1[(5.51±1.27)%比(6.45±1.66)%,t=3.067]、PAF[(157.02±18.22)pg/ml比(165.81±17.65)pg/ml,t=2.32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6.6%(30/45)、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分别为35.6%(16/45)、64.4%(29/45,2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15、13.611,P值均<0.01)。结论通元针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小板活化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元针法 脑梗死 气虚血瘀证 血小板活化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