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研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被引量:
18
1
作者
陈小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血站2010~2011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2~2013年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对策,比较2010~2013年4年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率。结果在成分制备过程...
目的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血站2010~2011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2~2013年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对策,比较2010~2013年4年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率。结果在成分制备过程中常见的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包括脂肪血(92.18%)、颜色异常(4.31%)、离心破袋(1.34%)、渗漏(0.90%)、热合不严(1.27%);2012~2013年相对于2010~2011年各项原因导致的血液报废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相对于2012年又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导致的血液报废和人为因素以及仪器设备等有关,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巧,定期维护或维修设备,对减少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引起的血液报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制备时间与方法对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丹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6期607-608,共2页
目的探析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过程中制备时间与方法对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88份在我站无偿献血,采集的全血在8 h内经离心后,制备的血浆为乳糜血浆的FFP为研究材料。将200 mL的新鲜血浆分装2袋中,在4...
目的探析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过程中制备时间与方法对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88份在我站无偿献血,采集的全血在8 h内经离心后,制备的血浆为乳糜血浆的FFP为研究材料。将200 mL的新鲜血浆分装2袋中,在4℃冰箱分别放置2 h、4 h及8 h后,进行速冻,其中甲组血浆平铺后,直接放置在-50℃平板速冻机进行速冻(30 min),乙组则将血浆平铺,放-40℃冰箱保存2 h,并均采用凝固法检查2组血浆不同时间段的凝血因子水平(FⅤ及FⅧ)。结果 2组样本血浆的凝血因子水平比较,其制备时间越长,不稳定凝血因子FⅧ的活性越低(P<0.05),而凝血因子FⅤ在18 h内制备成的FFP中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FFP制备过程中时间与制备方法对凝血因子FⅧ水平存在一定影响,其制备时间越长,其不稳定凝血因子水平FⅧ活性越低,因此,在临床血浆制备过程中,需注意保存温度以及控制好制备时间,以便减少检测结果误差,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F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因子
Ⅷ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小螈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9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根据2009年~2012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结果:因乳糜血报废的占所有报废血的55.53%,因...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根据2009年~2012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结果:因乳糜血报废的占所有报废血的55.53%,因ALT高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14.44%,因不足量报废的血液占3.70%,因破损原因报废的血液占3.77%,因过期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3.56%,因其他原因而报废的血液比例为18.28%。结论: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乳糜血、不足量、破损、过期等其他原因。净化流动采血车的环境、严格消毒各种原辅材料、加强采血员的职业技能、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筛查等方法可以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控制及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质量
非正常报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被引量:
18
1
作者
陈小嫄
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血站成分科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61-126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血站2010~2011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2~2013年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对策,比较2010~2013年4年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率。结果在成分制备过程中常见的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包括脂肪血(92.18%)、颜色异常(4.31%)、离心破袋(1.34%)、渗漏(0.90%)、热合不严(1.27%);2012~2013年相对于2010~2011年各项原因导致的血液报废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相对于2012年又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导致的血液报废和人为因素以及仪器设备等有关,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巧,定期维护或维修设备,对减少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引起的血液报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站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预防
分类号
R197.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制备时间与方法对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丹红
机构
广东省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血站成分科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6期607-60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析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过程中制备时间与方法对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88份在我站无偿献血,采集的全血在8 h内经离心后,制备的血浆为乳糜血浆的FFP为研究材料。将200 mL的新鲜血浆分装2袋中,在4℃冰箱分别放置2 h、4 h及8 h后,进行速冻,其中甲组血浆平铺后,直接放置在-50℃平板速冻机进行速冻(30 min),乙组则将血浆平铺,放-40℃冰箱保存2 h,并均采用凝固法检查2组血浆不同时间段的凝血因子水平(FⅤ及FⅧ)。结果 2组样本血浆的凝血因子水平比较,其制备时间越长,不稳定凝血因子FⅧ的活性越低(P<0.05),而凝血因子FⅤ在18 h内制备成的FFP中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FFP制备过程中时间与制备方法对凝血因子FⅧ水平存在一定影响,其制备时间越长,其不稳定凝血因子水平FⅧ活性越低,因此,在临床血浆制备过程中,需注意保存温度以及控制好制备时间,以便减少检测结果误差,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FFP。
关键词
血浆
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因子
Ⅷ
影响
分类号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小螈
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血站成分科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9期131-13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根据2009年~2012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结果:因乳糜血报废的占所有报废血的55.53%,因ALT高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14.44%,因不足量报废的血液占3.70%,因破损原因报废的血液占3.77%,因过期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3.56%,因其他原因而报废的血液比例为18.28%。结论: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乳糜血、不足量、破损、过期等其他原因。净化流动采血车的环境、严格消毒各种原辅材料、加强采血员的职业技能、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筛查等方法可以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控制及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质量
非正常报废
分类号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研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陈小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制备时间与方法对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李丹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的试验研究
陈小螈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