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陪伴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对产科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钟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3063-3064,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05年1-12月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760例为观察组,设前一年同期未全程陪伴的748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05年1-12月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760例为观察组,设前一年同期未全程陪伴的748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后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7.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9.34%,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11%、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2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2%、新生儿病率为0.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子宫破裂、会阴三度裂伤、无产时子痫。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后提高了产科质量,明显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产妇精神放松配合产程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80.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全程陪伴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病率。全程陪伴分娩能够实现以人为本、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产时服务模式及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全程陪伴 产科质量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和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蓉 冯春艳 +1 位作者 罗标 郑宝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阴道镜合用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376例育龄非孕妇女,采用TCT、HC-Ⅱ(杂交捕获二代)定量检测宫颈HPV-DNA含量。对宫颈细胞学异常和HPV-DNA阳性者...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阴道镜合用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376例育龄非孕妇女,采用TCT、HC-Ⅱ(杂交捕获二代)定量检测宫颈HPV-DNA含量。对宫颈细胞学异常和HPV-DNA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评价TCT、HC-Ⅱ的诊断价值。结果:1376例受检者中,TCT阳性82例(6.0%),HPV-DNA阳性74例(5.4%),96例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诊断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L)28例、高度病变(HSL)21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阴道镜活检对CIN(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符合率为85.4%,TCT检测率,HPV检测与组织学级别基本一致。结论:本组患病人群符合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病特点;TCT和宫颈HPV-DNA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的方法,配合阴道镜及病理检验,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后出血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少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对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转变管理理念,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改进护理工作方式;加强急救应激能力;识别和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早作出预见性处理;加大产科急救管理,建立急救预案。进行风险管理... 目的对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转变管理理念,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改进护理工作方式;加强急救应激能力;识别和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早作出预见性处理;加大产科急救管理,建立急救预案。进行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采用U检验。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产后出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不同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少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1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干预方法,观察其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产妇产时的心理变化,产后分娩时疼痛分...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干预方法,观察其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产妇产时的心理变化,产后分娩时疼痛分级的比较。观察其结果。结果干预后的产妇在分娩中情绪良好,疼痛明显减轻,产后出血率降低。结论早期的护理干预,对稳定产妇情绪,减轻产时疼痛,减少产后出血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分娩 产程 出血量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钟蓉 李宇 +2 位作者 曾琳 孙玲玲 段永寿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女性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催乳索(PRL)、孕酮(P)、睾酮(T)水平的紊乱有关,以便及早作出诊断,并寻找围绝经期妇女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女性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催乳索(PRL)、孕酮(P)、睾酮(T)水平的紊乱有关,以便及早作出诊断,并寻找围绝经期妇女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抑郁状态问卷(DSI)对年龄在45~55周岁的妇女进行健康调查及抑郁症状的评估,采用放免测定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组妇女、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妇女各60例进行血清E2、FSH、LH、PRL、P、T水平测定。结粜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血清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妇女血清E2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LH在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FSH、LH在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FSH/LH比值均大于1,P在围绝经期各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两组围绝经期妇女PRL和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与雌二醇的减少、FSH、LH升高及性腺轴调节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抑郁症 性腺甾类激素
原文传递
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6
作者 孙玲玲 曾玲 许建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8390-8391,共2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宫内感染的关系,提出处理方法和预防原则。方法:将住院分娩产妇4896例其中胎膜早破59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胎膜未破10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结果:胎膜早破与分娩: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宫内感染的关系,提出处理方法和预防原则。方法:将住院分娩产妇4896例其中胎膜早破59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胎膜未破10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结果:胎膜早破与分娩: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胎膜早破与母儿并发症: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产褥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宫内感染有密切关系,应尽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病因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