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龙岗区2002-2011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庄武刚 于碧鲲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7-828,共2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2-2011年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该地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职业病诊断档案和事故调查资料,对2002-2011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龙岗区共报告各类职业病225例,死亡8例,病死率...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2-2011年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该地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职业病诊断档案和事故调查资料,对2002-2011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龙岗区共报告各类职业病225例,死亡8例,病死率3.6%。职业中毒病例最多,占71.1%,其次为尘肺和职业性耳鼻喉疾病,分别占16.0%和4.9%。职业病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8∶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7岁。职业病发病主要集中在电池、机械五金、电子行业。结论近年来龙岗区的主要职业病种为职业中毒和尘肺,职业病防治工作应以电池、机械五金、纺织服装、电子行业为重点,加强监督、监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回顾性研究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工人血细胞计数和血浆中P16/CDKN2A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于碧鲲 金永龙 +3 位作者 国佳 李鹏 杜忠君 刘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情况下,长期接触苯系物对工人血细胞计数和血浆中P16/CDKN2A蛋白含量的影响情况,为更好地进行苯系物污染的监测和监督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深圳市某印刷企业从事印刷作业工龄超过2年的50名工人作为... 目的:探讨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情况下,长期接触苯系物对工人血细胞计数和血浆中P16/CDKN2A蛋白含量的影响情况,为更好地进行苯系物污染的监测和监督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深圳市某印刷企业从事印刷作业工龄超过2年的50名工人作为接触组,选择该企业不接触苯系物的50名行政和后勤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法检测接触组和对照组人员血浆中P16/CDKN2A蛋白含量;同时测定接触组工作环境中苯系物的浓度。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作环境中苯系物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工人血浆P16/CDKN2A蛋白含量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于职业接触限制情况下,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对工人血细胞计数和血浆中P16/CDKN2A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P16 CDKN2A蛋白 血细胞计数
下载PDF
2018年深圳市某区噪声监测结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海端 林孟端 +3 位作者 张靖 毛耿 陈鹤明 荣怿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3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区噪声的监测,掌握该区噪声的危害情况。方法 2018年3月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通过安监部门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选择某区存在噪声危害企业50家,收集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行业分布、经济类型分布和企业规模分布等情况;...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区噪声的监测,掌握该区噪声的危害情况。方法 2018年3月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通过安监部门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选择某区存在噪声危害企业50家,收集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行业分布、经济类型分布和企业规模分布等情况;对50家用人单位生产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分析防噪降噪措施、个人防护用品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对车间的噪声作业岗位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抽取的50家用人单位,共检测247个点,超标117个点,超标率47.4%;通用设备制造业噪声超标率最高,不同行业之间超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0,P<0.01);大型企业超标率最高,不同企业规模之间超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P<0.01);港澳台企业超标率最高,但不同经济类型之间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75.3%。结论深圳市某区噪声危害主要存在于港澳台通用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噪声作业岗位,接触噪声作业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监测 个人防护用品
原文传递
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在陶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矽尘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天正 管有志 +4 位作者 陈浩 林艳发 冯晶 周伟 张美辨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3,共6页
[背景]陶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矽尘危害较为严重,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对工作场所矽尘的治理与防护极为必要。[目的]应用多种方法对陶瓷生产企业接触矽尘岗位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背景]陶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矽尘危害较为严重,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对工作场所矽尘的治理与防护极为必要。[目的]应用多种方法对陶瓷生产企业接触矽尘岗位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选取4家陶瓷生产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应用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中作业分级法以及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定性风险评估法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法中的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对接触矽尘岗位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R)标准化为风险比值(RR)进行比较。[结果]A企业杂工、素检打磨、喷釉、整修岗位矽尘浓度超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86、0.87、1.55、0.72 mg·m-3;B企业称量、成型、脱蜡、手工打磨岗位矽尘浓度超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5、1.1、1.9、1.0 mg·m-3;C企业各岗位矽尘浓度均符合标准;D企业水刀切割、普通切割、磨边、切割磨边、手工切割、简易切割岗位矽尘浓度超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48、0.84、0.96、0.72、0.60、0.60 mg·m-3。作业分级法:超标岗位R为3~4,合格岗位R为1~2,RR在R的基础上上浮一个等级;定性评估法:所有岗位R均为4,RR均为5;接触比值法:各岗位R为3~5,RR等级同R级别;综合指数法:各岗位R和RR相等,为3~5。除定性评估法,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与接触浓度/职业接触限值成正比,RR关系为:作业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接触比值法。[结论]对于陶瓷生产企业接触矽尘岗位健康风险评估,定性评估法受矽尘健康危害水平的影响,所有岗位风险分级均为最高,适用性较差;结合检测结果、防护措施、管理措施来看,综合指数法更为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作业分级 陶瓷生产企业 矽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