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龙岗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活禽市场休市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钱来满 刘峰 周艳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辖区内人群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特征以及活禽市场休市前后的疫情变化,以期为预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讨活禽市场管理体系的重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全区各医疗机构报告的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 目的通过分析辖区内人群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特征以及活禽市场休市前后的疫情变化,以期为预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讨活禽市场管理体系的重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全区各医疗机构报告的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开展多轮次活禽市场外环境监测,收集不同活禽市场管理措施的信息资料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全区各个活禽交易市场均根据广东省规定的"1110"措施进行常规市场管理,每月统一休市1d,于2015年1月31日起全市开始为期10日的全市活禽市场休市;比较分析两种休市措施休市前后疫情变化情况。结果环境标本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有138份标本为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5、H9、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分别检出24、37、3份,3份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的标本中有1份H7N9;确诊病例中不存在性别差异(14/11),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17/25),有活禽接触史及活禽市场接触史的病例比例较高(23/25),春冬二季多发(23/25);休市10d后龙岗区活禽市场外环境中A型流感、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明显较"1110"措施休市1d检出率低,H5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措施后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均为0。结论了解辖区内H7N9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及不同活禽市场管理措施的控制效果,对预测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趋势、重构活禽市场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进行活禽市场休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禽市场 禽流感 H7N9 休市效果
下载PDF
2009—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相关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来满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分析调查2009—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方法对2009—2015年间流腮的流行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发病特征;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健康人群研究对象,并采... 目的分析调查2009—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方法对2009—2015年间流腮的流行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发病特征;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健康人群研究对象,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该人群流腮抗体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社区健康人群的抗体水平。结果 2009—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年平均流腮发病率为70.7/10万,2012年最高,达到225.6/10万,发病率较高;且以儿童及青少年较为多发,病例主要集中在6~18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抗体阳性率为71.60%,流腮抗体平均水平为485.70U/mL;6~18岁人群阳性率及平均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此外,性别对流腮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做好疫苗接种,开展流腮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检测,加强健康人群体检,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病例,是控制该街道流腮发病的首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世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护理有效衔接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0月156例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并随机等分为一体组和常规组。一体组脱落8例,共70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护理方案;常规组脱...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护理有效衔接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0月156例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并随机等分为一体组和常规组。一体组脱落8例,共70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护理方案;常规组脱落6例,共72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2年内血压控制效果、服药依从性及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节、每日运动时间<2 h、熬夜、吸烟、酗酒)纠正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一体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较出院时无明显变化(P>0.05),常规组各血压检测结果则较出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组血压控制良好率、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不节、每日运动时间不足2 h、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方案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院外护理干预,可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一体化 延续护理 高血压 预后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远中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2期2196-2197,共2页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3例。甲组应用常规西医用药方案,乙组在甲组相同用药的基础上加以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溃疡处的病理改变。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甲...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3例。甲组应用常规西医用药方案,乙组在甲组相同用药的基础上加以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溃疡处的病理改变。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甲组,临床疗效评定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评定上乙组均高于甲组。香砂六君子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患者加快恢复,提倡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联合 西药 消化性溃疡 疗效
下载PDF
探讨“互联网+智慧医疗”背景下的基层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晓芳 《质量与市场》 2021年第19期78-80,共3页
在"互联网+智慧医疗"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我国医疗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层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适应信息技术的... 在"互联网+智慧医疗"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我国医疗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层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适应信息技术的革新和智慧医疗的发展,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发挥其职能,推动医院人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从而达到人适其岗,岗尽其用,人岗适配的效果,为高质量诊疗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医疗 人才培养 基层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影响医院成本控制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聂晓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第6期13-15,共3页
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医院应以政策为指导,创新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方法,把成本控制当作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突破口。医院应通过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医疗物资科学进行管理与配置,提高当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文章... 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医院应以政策为指导,创新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方法,把成本控制当作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突破口。医院应通过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医疗物资科学进行管理与配置,提高当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文章从加强成本控制的意义入手,重点分析影响医院成本控制的相关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为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世锦(综述) 于恩停(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S02期183-186,共4页
创伤骨科主要包含因外伤导致的骨折、关节脱位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创伤性骨折通常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外固定架作为一种固定骨骼的器械,对开放骨折和骨延伸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效... 创伤骨科主要包含因外伤导致的骨折、关节脱位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创伤性骨折通常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外固定架作为一种固定骨骼的器械,对开放骨折和骨延伸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其固定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且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拆除也较为便捷。因此,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和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探讨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8
作者 黄远良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的效果及腰椎活动度的改善。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我院中医科诊治的144例LDH患者纳入研究,基于乱数表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同时采取... 目的:探讨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的效果及腰椎活动度的改善。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我院中医科诊治的144例LDH患者纳入研究,基于乱数表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同时采取针灸治疗,均连续3个疗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治疗分数(JOA)评测治疗前后的疼痛度、腰椎功能,并评测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总有效率。结果:通过评测,两组治疗后的VAS、JOA评分均有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测定,两组治疗后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均有提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评估,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06%,对照组为80.5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DH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能更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升腰椎活动度,优于单纯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腰椎功能 腰椎活动度
下载PDF
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海燕 郑朝晖 +2 位作者 李晓燕 唐晓霞 朱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8,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USP18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SP18在30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m...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8,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USP18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SP18在30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SP18在6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18在60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USP18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鲜组织中,宫颈癌组织的USP18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宫颈组织(P<0.01,P<0.01);石蜡组织中,宫颈癌组织的USP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宫颈组织(86.7%vs 33.9%,P<0.01),USP18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是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USP18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宫颈癌的分化转移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USP18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萆薢车前茯苡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缪建春 杨泰源 +1 位作者 彭炜 蔡威黔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萆薢车前茯苡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组、萆薢车前茯苡汤高剂量组、萆薢车前茯苡汤低剂量组、别嘌醇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高尿... 目的:探讨萆薢车前茯苡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组、萆薢车前茯苡汤高剂量组、萆薢车前茯苡汤低剂量组、别嘌醇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组、萆薢车前茯苡汤高剂量组、萆薢车前茯苡汤低剂量组、别嘌醇阳性对照组大鼠均给予含15%酵母粉的饲料并灌胃给予氧嗪酸钾300 mg/kg,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同时,别嘌醇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别嘌呤醇27 mg/kg;萆薢车前茯苡汤低剂量组、萆薢车前茯苡汤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萆薢车前茯苡汤1.5、3.0 ml/kg;给药28 d后,采集所有大鼠血液,检测血清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萆薢车前茯苡汤高剂量组、萆薢车前茯苡汤低剂量组大鼠的血尿酸浓度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萆薢车前茯苡汤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浓度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萆薢车前茯苡汤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高剂量西罗莫司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旭 丁凡 +1 位作者 陈文捷 许赤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只C57BL/6系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低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高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 目的探讨高剂量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只C57BL/6系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低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高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对照组(Sham组),每组5只。Sham组仅开腹、关腹;其余3组建立老年小鼠70%HIRI模型,缺血时间均为60 min;rpm组和RPM组分别在术前1 h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 mg/kg和5 mg/kg。再灌注12 h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Suzuki评分法进行病理学评分;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蛋白水平。结果小鼠肝组织HE染色示Sham组为正常肝组织;IRI组和rpm组肝细胞损伤严重,炎症细胞大量浸润;RPM组可见肝窦轻度淤血,炎症细胞轻度浸润。病理学评分示RPM组为5(4~6)分,均低于rpm组[7(5~8)分]及IRI组[8(7~10)分](Z=-2.554、-2.731,均为P<0.05)。各组小鼠术后肝功能结果显示,RPM组AST[(691±207)U/L]显著低于IRI组[(2 032±575)U/L]、rpm组[(1 817±777)U/L](t=4.90、3.13,均为P<0.05);RPM组ALT[(996±584)U/L]均显著低于IRI组[(2 992±992)U/L]、rpm组[(2 373±687)U/L](t=3.86、3.41,均为P<0.05),而IRI组和rpm组的AST、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blot法显示RPM组肝组织LC3B-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IRI组、rpm组(均为P<0.05)。结论高剂量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HIRI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小鼠 老年 西罗莫司(雷帕霉素) 细胞自噬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LC3B-Ⅱ蛋白
下载PDF
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记忆能力及血、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缪建春 曾繁勇 +1 位作者 邱双凤 蔡威黔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6期1046-1048,1146,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H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红细胞、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0.15 g·kg^(-1)... 目的:探讨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H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红细胞、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0.15 g·kg^(-1)·d^(-1),灌胃)、模型组以及HDs低剂量(HDs1,1.5 ml·kg^(-1)·d^(-1),腹腔注射)、HDs高剂量组(HDs 2,3.0 ml·kg^(-1)·d^(-1),腹腔注射),以三氯化铝(5 mg·kg^(-1)·d^(-1),灌胃)和D-半乳糖(40 mg·kg^(-1)·d^(-1),腹腔注射)建立AD大鼠动物模型。90 d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近期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各组大鼠红细胞、脑组织SOD、MDA以及LDH水平。结果:与AD模型组比较,HDs各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红细胞及脑组织中SOD、LDH的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或P<0.01)。HDs2组部分指标明显优于脑复康阳性对照药组和HDs1组(P<0.05或P<0.01)。结论: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能有效提高AD大鼠红细胞及脑组织SOD、及LDH的活性,降低MDA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 红细胞 脑组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彩超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爱媚 袁潇潇 郭端英 《海峡药学》 2018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彩超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需进行引产的正常子宫妊娠孕妇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彩超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需进行引产的正常子宫妊娠孕妇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彩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出血量、妊娠物排出时间、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阴道出血量、妊娠物排出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联合彩超阴道下清宫术终止瘢痕子宫妊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彩超 清宫术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健患侧肢体生物力学对称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邬俊夫 朱伟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07-314,共8页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人体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临床治疗首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ACLR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健患侧肢体步态异常,然而术后异常的步态与重建韧带再次断裂率及晚期继发骨关节炎关系密切,从而影响手术疗效及日...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人体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临床治疗首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ACLR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健患侧肢体步态异常,然而术后异常的步态与重建韧带再次断裂率及晚期继发骨关节炎关系密切,从而影响手术疗效及日常生活的恢复。本文综述ACLR术后两侧肢体步态生物力学对称性的研究进展,总结ACLR后步态生物力学对称性的测量、评估相关技术,分析患者性别、ACLR术前损伤机制、术中移植物选择、术后心理因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全身其余关节控制代偿、康复方案等影响因素,尤其是手术方式中股骨隧道定位点的不同对术后下肢步态生物力学对称性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解剖重建 类等长重建 生物力学 步态 对称性
下载PDF
细胞自噬及相关因子在老年肝外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旭 许赤 +1 位作者 孟炜 李晓华 《肝脏》 2016年第7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自噬及相关因子在老年肝外伤中的表达,探讨在老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诱导老年肝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不同鼠龄的大鼠,建立老年大鼠肝外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通过采用电子显微镜、免疫印迹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 目的研究细胞自噬及相关因子在老年肝外伤中的表达,探讨在老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诱导老年肝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不同鼠龄的大鼠,建立老年大鼠肝外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通过采用电子显微镜、免疫印迹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观察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研究因子Bcl-2及Beclin 1在细胞自噬/细胞凋亡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 Beclin 1在老年大鼠肝外伤再灌注期表达明显增多,而Bcl-2的表达下调(P〈0.01),Bcl-2和Beclin 1平衡状态失调,免疫印迹表明Beclin 1阳性细胞百分率(40.8±10.6)%与Bcl-2(17.6±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中晚期阶段(外伤后3-6月),Bcl-2表达下调的作用减缓,同时也激活Beclin1激活自噬,此时年轻大鼠与老年大鼠的肝功能检测及病理切片检查差异不大(P〉0.01)。结论 Bcl-2与Beclin 1在老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调节
下载PDF
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洁玲 张天灵 +2 位作者 吴帆 郑晓鑫 缪建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30株首次临床分离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链球菌(Sp)、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各6株,...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30株首次临床分离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链球菌(Sp)、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各6株,使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对使用含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或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纸片,以及使用中药水煎剂(连翘、金银花、黄芩、鱼腥草)分别合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纸片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单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或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抑菌环平均直径分别为23.8、24.2、25.4、27.8 mm,中药水煎剂分别合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抑菌环平均直径分别为42.4、42.0、45.8、52.2 mm,分别增加18.6、17.8、20.4、24.4 mm。结论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水煎剂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常见致病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远中 吴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1期2055-2057,共3页
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应用心血管药物的20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纳入的2080例患者以高血压发病率最高(47.1%),其次是冠心病(25.0%),患者为多种药物联合治疗1... 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应用心血管药物的20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纳入的2080例患者以高血压发病率最高(47.1%),其次是冠心病(25.0%),患者为多种药物联合治疗1400例(67.3%),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2080例患者中,总计有495例患者(23.8%)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及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合理比例分别为125例(24.0%)、249例(25.4%)、47例(23.5%)、25例(22.7%)、15例(16.7%)、34例(18.9%)。在用药不合理的4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173例(34.9%)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药物无明显针对性或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现象,120例(24.2%)过度应用或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的,87例(17.6%)药物剂量或剂型或给药方式或给药时间及次数不合理,65例(13.1%)忽略用药禁忌症或配伍禁忌,50例(10.1%)药物治疗方向与临床诊断结果不具有一致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利于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要加强对该病用药合理性的认识和控制并有针对性的纠正改善,才能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临床用药 用药合理性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松山 武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实施子宫内膜癌分期过程中,对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增强成像(DC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采用磁共振DWI的方法实施检查,对... 目的探讨在实施子宫内膜癌分期过程中,对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增强成像(DC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采用磁共振DWI的方法实施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DCE的方法实施检查,观察对比针对子宫内膜癌总体分期诊断价值以及肌层浸润诊断价值。结果观察对比肌层浸润整体准确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比浅肌层浸润准确率、深肌层浸润准确率、浅肌层浸润灵敏度、深肌层浸润灵敏度与阳性预测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磁共振DWI结果同磁共振DCE结果 ,前者在获得的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准确率以及灵敏度方面更为显著,对于子宫内膜癌疾病的临床诊断表现出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盐酸多西环素在梅毒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来满 周海山 冯文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多西环素在梅毒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梅毒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方法 62例梅毒患者,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多西环素片,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盐酸多西环素在梅毒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梅毒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方法 62例梅毒患者,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多西环素片,对照组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并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复查。随访1年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两组3、6、9、12个月RPR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性梅毒3、6、9、12个月RPR阴转率均高于潜伏梅毒(P<0.05)。结论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梅毒可以取得与苄星青霉素类似的效果,可作为青霉素治疗无效或过敏患者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西环素 苄星青霉素 梅毒 疗效
下载PDF
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松山 邵文尚 +2 位作者 曹永峰 张汉松 张忠民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93-794,共2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或病理学证实为IHP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诊断... 目的:探讨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或病理学证实为IHP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结果:CT平扫结果显示肿块呈较低密度或近似等密度,增强扫描后早期强化明显者仅14例,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强化者45例;MRI平扫结果显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早期边缘强化44例,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强化者48例;CT、MRI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64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优于MRI检查(P<0.05)。结论:64层螺旋CT和MRI均是诊断IHPCC的有效方法,但前者图像质量更高,临床上结合CT和MRI检查能够提高IHPCC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周围型胆管癌 64层螺旋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