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法与尿沉渣检验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晓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留取尿液样本90 ml,平均分成3份,30 ml/份,分别作为化学组、沉渣组、联合组。化学组采用干化学检验法,沉渣...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留取尿液样本90 ml,平均分成3份,30 ml/份,分别作为化学组、沉渣组、联合组。化学组采用干化学检验法,沉渣组采用尿沉渣检验法,联合组采用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观察比较三组尿液红细胞、白细胞检验结果。结果化学组、沉渣组和联合组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22%、26.67%、64.44%,联合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化学组、沉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组、沉渣组和联合组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78%、44.44%、68.89%,联合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化学组、沉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对尿液进行检验,对红、白细胞检验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检验方法,可明显提高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化学检验法 尿沉渣检验法 尿常规 红细胞 白细胞
下载PDF
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海燕 郑朝晖 +2 位作者 李晓燕 唐晓霞 朱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8,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USP18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SP18在30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m...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8,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USP18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SP18在30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SP18在6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18在60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USP18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鲜组织中,宫颈癌组织的USP18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宫颈组织(P<0.01,P<0.01);石蜡组织中,宫颈癌组织的USP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宫颈组织(86.7%vs 33.9%,P<0.01),USP18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是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USP18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宫颈癌的分化转移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USP18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洁玲 张天灵 +2 位作者 吴帆 郑晓鑫 缪建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30株首次临床分离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链球菌(Sp)、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各6株,...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30株首次临床分离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链球菌(Sp)、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各6株,使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对使用含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或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纸片,以及使用中药水煎剂(连翘、金银花、黄芩、鱼腥草)分别合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纸片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单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或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抑菌环平均直径分别为23.8、24.2、25.4、27.8 mm,中药水煎剂分别合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抑菌环平均直径分别为42.4、42.0、45.8、52.2 mm,分别增加18.6、17.8、20.4、24.4 mm。结论中药水煎剂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水煎剂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常见致病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肝素结合蛋白诊断脓毒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燕 林文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肝素结合蛋白(HBP)诊断脓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局部感染患者(局部感染组)、74例脓毒症患者[24例轻度脓毒症患者(轻度脓毒症组)、2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重症脓毒症组)及2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脓毒性休克...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肝素结合蛋白(HBP)诊断脓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局部感染患者(局部感染组)、74例脓毒症患者[24例轻度脓毒症患者(轻度脓毒症组)、2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重症脓毒症组)及2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脓毒性休克组)]及2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所有对象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肝素结合蛋白水平。观察比较各组血清降钙素原和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肝素结合蛋白诊断脓毒症的效能。结果健康体检组、局部感染组、轻度脓毒症组、重症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脓毒症组肝素结合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局部感染组、重症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脓毒性休克组肝素结合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诊断脓毒症的效能显著高于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P<0.05),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913、0.958。结论脓毒症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和肝素结合蛋白均为有效标志物,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性升高、肝素结合蛋白下降提示预后不良,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脓毒症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症 局部感染 休克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梅毒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李晓燕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的70例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试... 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的70例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试验确诊的70例梅毒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接收的20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RPR、TP-ELISA和FQ-PCR 3种检测方式,比较3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90例研究对象,RPR法检测出阳性49例,TP-ELISA法52例,FQ-PCR法测出阳性65例。FQ-PCR检测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9%、95.0%、98.5%、79.2%和93.3%,RPR分别为70.0%、30.0%、77.8%、22.2%和61.1%,TP-ELISA分别为74.3%、45.0%、82.5%、33.3%和67.8%,FQ-PCR显著高于RPR与TP-ELISA(P <0.05)。结论应用FQ-PCR检测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血清反应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深圳地区B族链球菌耐药基因流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镜光 叶晓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6,81,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B族链球菌(GBS)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3 523例标本分离获得的B族链球菌339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检测菌株耐药基因ermA、ermB、ermC、e...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B族链球菌(GBS)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3 523例标本分离获得的B族链球菌339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检测菌株耐药基因ermA、ermB、ermC、ermM、ermTR、mefA、mefE、PbpX;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GBS在临床标本分离率为9.62%,339株GBS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71%、64.86%、40.10%和22.84%,且2012-2015年耐药率逐年上升;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耐药率较低,近2年出现耐药菌株,未见头孢噻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检出耐药基因主要为ermB,其次是mefE、mefA和ermTR,少数菌株检出ermA、ermM、ermC、PbpX;ermA、ermTR、mefA的阳性率逐年上升。结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治疗GBS首选,近2年出现少量耐药菌株;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同时检出的耐药基因增多,应引起医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