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照萌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V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VCP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纤维喉镜组(n=59)与支撑喉镜组(n=59)。支撑喉镜组行支撑喉镜治疗,纤维喉镜组行纤维喉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 目的研究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V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VCP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纤维喉镜组(n=59)与支撑喉镜组(n=59)。支撑喉镜组行支撑喉镜治疗,纤维喉镜组行纤维喉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及嗓音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术前、术后14d嗓音噪声学指标,术前、术后7d炎性因子,治疗后半年、1年复发情况。结果支撑喉镜组手术时间及嗓音恢复正常时间均小于纤维喉镜组(P<0.05)。术后14d,支撑喉镜组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及标准化噪声能量等均低于纤维喉镜组(P<0.05)。支撑喉镜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纤维喉镜组(P<0.05)。支撑喉镜组总有效率(93.22%)高于纤维喉镜组(76.27%)(P<0.05)。支撑喉镜组与纤维喉镜组半年复发率(3.39%vs 15.25%)、1年复发率(8.47%vs 23.73%)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治疗VCP创伤小,免疫系统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 纤维喉镜 声带息肉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腔状态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勇进 刘涛 +6 位作者 马建仁 王文烨 欧淑敏 赵勇 高杰 许庚 孙悦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0-1456,共7页
目的观察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和部分重启手术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术腔状态转归的影响,并探讨嗜酸粒细胞含量与术腔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1年10... 目的观察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和部分重启手术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术腔状态转归的影响,并探讨嗜酸粒细胞含量与术腔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科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广东番禺祈福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4家医院诊治的eCRSwNP患者分别施行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和部分重启手术,对前期无手术史者采用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对前期有手术史者采用部分重启手术,并持续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将术后随访时间定为以下5个阶段,分别为术后6、12、20~24、32~36个月,以及42个月以上。术后鼻内镜评估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95广州标准,将术腔状态分为:良好、较好、不好3类。对术后5个时间段的术腔状态与嗜酸粒细胞含量的关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72例符合要求的eCRSwNP患者完成随访观察,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11~67岁。其中全鼻窦轮廓化手术组50例,部分重启手术组22例,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随访情况如下:完成6个月者72例(100.0%),12个月者72例(100.0%),20~24个月者46例(63.9%),32~36个月者36例(50.0%),42个月以上者16例(22.2%)。无论轮廓化手术还是部分重启手术,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术腔状态"不好"的情况,直至术后1年以上才逐渐出现分化。术后随访的5个阶段中,术腔状态"良好"率轮廓化手术组为78.0%、66.0%、56.7%、47.6%和42.9%,部分重启手术组为63.6%、45.5%、25.0%、20.0%和11.1%,轮廓化手术组始终优于部分重启手术组;术腔状态"不好"率轮廓化手术组为0、8.0%、10.0%、14.3%和28.6%,部分重启手术组为0、27.3%、18.8%、33.3%和55.6%,部分重启手术组始终高于轮廓化手术组。72例eCRSwNP患者的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含量平均为42.1%,嗜酸粒细胞含量对术腔状态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针对eCRSwNP患者,无前期手术史的轮廓化手术效果较好,术后1~2年是出现窦腔病变的主要时间段。术前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含量对术腔状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全鼻窦轮廓化手术 部分重启手术 术腔状态 形态学转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