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臂丛神经阻滞在超高龄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昌骝 邓超 +1 位作者 曲超 敬勇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在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79例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切开或闭合复位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麻醉前后BP、HR、SpO2、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局麻药...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在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79例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切开或闭合复位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麻醉前后BP、HR、SpO2、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79例患者除1例阻滞不全需插喉罩复合静脉全麻外,其余全部麻醉效果满意,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且较麻醉前BP、HR、呼吸频率均有轻度下降,但是不需要处理。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循环、呼吸功能基本无影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敬勇君 曲超 +5 位作者 姬桂荣 邹昌骝 张原 邓超 徐宝林 陈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1期7001-7003,共3页
骨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很大,尤其术后疼痛最为明显且时间长久.剧烈的疼痛、患者的恐惧感等因素可使机体应激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及相应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心率等心血管反应波动范围大,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 骨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很大,尤其术后疼痛最为明显且时间长久.剧烈的疼痛、患者的恐惧感等因素可使机体应激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及相应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心率等心血管反应波动范围大,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疼痛和其他不良反应对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不同类型镇痛药物的多模型镇痛方法是当前的推荐方案[1],其中阿片类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应用其他辅助药物是一种方便的并且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右美托咪啶是高选择性强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和无呼吸抑制作用[2].本研究就是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各种效果及对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不同剂量
原文传递
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喜成 张中军 +2 位作者 敬勇君 刘占立 张秋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619-2621,共3页
目的比较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年龄65~86岁的足踝部急诊手术患者60例,分为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 目的比较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年龄65~86岁的足踝部急诊手术患者60例,分为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5和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黄碱应用情况,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麻醉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E组和S组患者麻醉后15 min和30min的SBP和DBP较N组显著降低(P<0.05),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安全可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老年人
下载PDF
地佐辛对全麻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邹昌骝 林明霞 +1 位作者 邓超 敬勇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全麻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三组,D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地佐辛10 mg,F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芬太尼0.2 mg,C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2 ml生理盐水,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全麻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三组,D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地佐辛10 mg,F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芬太尼0.2 mg,C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2 ml生理盐水,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及清醒程度。结果 D组与C组术后清醒程度较好,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无明显差异性,但两组时间都明显少于F组(P<0.05),D组与F组比较患者躁动情况无明显差异,C组患者躁动明显。结论地佐辛用于全麻患者可显著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增加手术间利用率,并且可以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全麻 拔管时间 手术间利用率
下载PDF
骨关节置换术前采用复合盐酸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邓超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骨关节置换术前采用0.5μg·kg-1 DEX复合盐酸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10... 目的探讨分析骨关节置换术前采用0.5μg·kg-1 DEX复合盐酸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100mg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观察组患者静注100mg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复合0.5μg·kg-1DEX注射液,两组患者完成骨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观察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包括术后24h内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使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内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MAP、Sp O2在术后都是先下降再略微上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h MAP,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要低(P<0.05),两组术后8h、12h MAP、Sp 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和曲马多用量,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置换术前采用0.5μg·kg-1DEX复合盐酸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效果显著,能够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使得术后曲马多注射剂的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置换术 DEX 盐酸曲马多 超前镇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肖淑芬 周波 陈林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2112-21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对孕妇苏醒质量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自愿在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对孕妇苏醒质量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自愿在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5μg(需稀释)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实施麻醉,研究组孕妇采用3μg(需稀释)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丙泊酚给药前(T1)、手术扩宫颈前(T2)、扩宫颈后(T3)、苏醒时(T4)时对比两组孕妇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两组孕妇术后的苏醒质量(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孕妇术后3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0、T1、T2、T3、T4时刻,两组孕妇的HR、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麻醉后,研究组孕妇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6.65±1.45)min、(9.39±2.12)min、(11.95±2.5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75±2.35)min、(13.65±2.05)min、(16.31±2.9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术后3 h、12 h、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5.85±1.64)分、(3.94±0.99)分、(2.82±0.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2±1.58)分、(5.34±0.57)分、(4.43±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术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μg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静脉全麻能提高孕妇苏醒质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流术 地佐辛 丙泊酚 静脉全麻 苏醒质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海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8期2281-2283,共3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101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101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结束手术行自控静脉镇痛时,对照组仅采用布托啡诺,观察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疼痛法(VAS)评分、皮质醇(Cor)、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h、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与术后24 h时MAP、HR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术后2 h、术后6h时VAS镇痛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术后24 h时VAS镇痛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时N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呕吐、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小,镇静、镇痛效果显著,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托啡诺 自控静脉镇痛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改良穿刺法行单次腰麻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昌骝 邓超 +2 位作者 敬勇君 陈姜 曲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法行单次腰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欲行单次腰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以破皮针定位再以25 G腰麻针实施针内针技术穿刺至蛛网膜下腔;传统组以22 G腰麻针穿刺至蛛网膜下腔。记录穿刺成功率、穿刺点疼痛及术...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法行单次腰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欲行单次腰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以破皮针定位再以25 G腰麻针实施针内针技术穿刺至蛛网膜下腔;传统组以22 G腰麻针穿刺至蛛网膜下腔。记录穿刺成功率、穿刺点疼痛及术后头痛发生率。结果两组在穿刺成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穿刺点疼痛及术后头痛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穿刺法行单次腰麻安全可行,腰痛及术后头痛等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腰麻 改良穿刺法 腰麻后头痛 腰痛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之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敬勇君 姬桂荣 +5 位作者 邹昌骝 张原 邓超 徐保林 陈姜 曲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7期6661-66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的高龄患者行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高龄下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入室后先给予咪达唑仑0.4~1mg及芬太尼10~20μg,再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患者直接行腰硬联合麻醉。...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的高龄患者行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高龄下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入室后先给予咪达唑仑0.4~1mg及芬太尼10~20μg,再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患者直接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快、血压高者分次给予静注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异常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以及艾司洛尔、硝酸甘油使用量。结果 A组术中发生高血压以及心率过快事件的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5);硝酸甘油以及艾司洛尔的人均用量亦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患有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的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术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可减少术中心血管异常事件的发生和艾司洛尔、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心动过速/并发症 骨折/外科学 麻醉
原文传递
超高龄髋部骨折术后0.25%罗哌卡因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昌骝 敬勇君 +3 位作者 姬桂荣 石浩文 张原 邓超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Ⅱ~Ⅲ级,年龄81~106岁,具备能与正常人基本沟通能力的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前约30min经硬膜外导管给0.25%罗哌卡因5m...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Ⅱ~Ⅲ级,年龄81~106岁,具备能与正常人基本沟通能力的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前约30min经硬膜外导管给0.25%罗哌卡因5ml后连接自控镇痛输液泵,泵设置总量100ml,流量速度2ml/h,自控追加量2ml/次.自控间隔锁定时间为20min。测定术后4,8,12,24,36,48小时VAS,记录运动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运动恢复良好,无呼吸抑制、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结论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高龄患者 髋部骨折 术后自控镇痛
原文传递
单纯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敬勇君 张俊秾 +5 位作者 姬桂荣 邹昌骝 张原 邓超 石浩文 陈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869-870,共2页
下肢骨折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疼痛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以及患肢的肿胀、肌筋膜的紧张、骨间的摩擦、骨膜的刺激等,手术后给予加压包扎也是增加疼痛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目前临床多采用0.2%罗... 下肢骨折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疼痛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以及患肢的肿胀、肌筋膜的紧张、骨间的摩擦、骨膜的刺激等,手术后给予加压包扎也是增加疼痛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目前临床多采用0.2%罗哌卡因+0.005 %吗啡配伍进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但由于使用吗啡,多有一定程度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单纯罗哌卡因应用于患者的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同罗哌卡因和吗啡配伍组相比较,以此来探讨单纯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最佳浓度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镇痛效果 自控镇痛 运动神经阻滞 下肢骨折 患者
原文传递
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在心肌缺血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敬勇君 姬桂荣 +5 位作者 邹昌骝 张原 邓超 陈姜 徐宝林 曲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在心肌缺血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胫腓骨、跟骨、踝关节骨折需实施手术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46例,给予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观察并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下肢神经阻滞成功率、术中血压和心... 目的探讨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在心肌缺血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胫腓骨、跟骨、踝关节骨折需实施手术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46例,给予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观察并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下肢神经阻滞成功率、术中血压和心率异常次数等指标。结果46例患者中,无下肢神经阻滞失败发生,手术时间(78±27)min,术中平均每例血压异常次数和心率异常次数分别为0.47次和0.22次,均在较平稳的麻醉状态下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手术期间仅有1例患者心电图v1导联ST段上升1.2mm。结论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可作为心肌缺血患者行胫腓骨、跟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神经传导阻滞 靶控镇静
原文传递
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刁敏锐 杜瑞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比较骨科手术后患者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00例ASA Ⅰ-Ⅱ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A(n=50)和PCEA组 (n=50)。PIC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 静注氯诺昔康8 mg和... 目的比较骨科手术后患者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00例ASA Ⅰ-Ⅱ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A(n=50)和PCEA组 (n=50)。PIC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 静注氯诺昔康8 mg和恩丹西琼(恩丹西酮)4mg后连接镇痛泵 (48 mg氯诺昔康+生理盐水至100 ml);PCE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和恩丹西酮4mg加生理盐水至10ml后连接镇痛泵(9 mg吗啡+布比卡因15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连续量为2 ml/h,自控量为0.5 ml/15 min。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O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 h、8 h、16 h、20 h、24 h、32 h和48 h 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PCEA组略低于氯诺昔康PICA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发生率PCEA组明显多于PIC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氯诺昔康PICA与吗啡 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氯诺昔康PICA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矫形外科 氯诺昔康 吗啡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经腰骶蛛网膜下腔入路吗啡泵脑桥前池置管的解剖学可行性及其在头面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若楠 邹定全 +6 位作者 张伟 张永杰 胡俊蛟 欧鹏 李欣 江兴华 王亚平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入术缓解头面部癌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解剖、观察成人尸体蛛网膜下腔颈髓段至脑桥前池的通路及脑桥前池的毗邻结构,探讨经腰骶入路穿刺置管进入脑桥前池的可行性及脑桥前池给药的可能有效性... 目的初步研究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入术缓解头面部癌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解剖、观察成人尸体蛛网膜下腔颈髓段至脑桥前池的通路及脑桥前池的毗邻结构,探讨经腰骶入路穿刺置管进入脑桥前池的可行性及脑桥前池给药的可能有效性;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入,观察吗啡注入对难治性头面部癌痛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解剖学观察表明,颈段蛛网膜下腔向上经过枕骨大孔、延髓前池,可直达脑桥前池,通路顺畅,虽然存在神经血管,但未形成有效阻挡;脑桥前池与支配头面部的神经毗邻。顽固性头面部癌痛患者3例通过腰骶段蛛网膜下腔置入导管到达脑桥前池,输注吗啡产生了良好的镇痛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术可能是缓解头面部癌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头颈部肿瘤 脑桥前池置管 吗啡 输注泵 植入型 蛛网膜下腔 首例报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