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小学几何直观研究现状及发展——基于CNKI文献分析
1
作者 刘京莉 王倩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36-239,共4页
几何直观是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文章对CNKI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几何直观的定义、教育价值、渗透范围、教学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 几何直观 研究变化
下载PDF
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理念与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旭 王倩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年第7期12-17,共6页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我国外语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构建小初一体化的英语课程体系不仅能有效应对小初英语衔接问题,还能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衔接贯通性这一优势,很适...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我国外语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构建小初一体化的英语课程体系不仅能有效应对小初英语衔接问题,还能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衔接贯通性这一优势,很适合进行小学初中一贯制课程的发展与建设。构建小初衔接的一贯制英语课程体系需在坚持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来构建一贯制英语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即基于情境分析的课程设计,基于多元模式的课程实施以及基于多维要素的课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一贯制学校 英语课程体系 一贯制课程 行动研究
下载PDF
搭建个性研修平台,探索特色办学路径
3
作者 赖香恒 《教育家》 2023年第20期44-45,共2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赖香恒名校长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2月。笔者结合办学实践,提出了“搭建个性研修平台,探索特色办学路径”的理念,以“项目研修—实践探索—反思感悟—成果展示”为研修模式,打造学习型、研究...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赖香恒名校长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2月。笔者结合办学实践,提出了“搭建个性研修平台,探索特色办学路径”的理念,以“项目研修—实践探索—反思感悟—成果展示”为研修模式,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研修共同体,把工作室建设成为科研攻关地、项目研究所、个性试验场,并探索“办学顶层设计、特色课程开发、教育科研推动”的学校特色建设策略,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化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展示 研修模式 办学路径 专业化成长 实践探索 顶层设计 办学实践 研究型
下载PDF
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海群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18期173-174,177,共3页
为了解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显著性提高,而对弹跳力指标... 为了解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显著性提高,而对弹跳力指标影响较小,提出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大众艺术体操,以及在幼儿教育专业中开设大众艺术体操课程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艺术体操 幼儿 身体素质
下载PDF
让英语教学闪现创新智慧的灵光
5
作者 史文婷 《学苑教育》 2016年第14期90-90,共1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创新意识与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发展。英语语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培养思维方式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创新思维,还是课内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中的创新成分都会对学习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创新意识与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创新意识与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发展。英语语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培养思维方式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创新思维,还是课内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中的创新成分都会对学习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通过师生互动及实践活动去完成,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但可以优化语言学习效果,还可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二者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学习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性审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旭 王倩 彭波 《教育探索》 2021年第2期16-20,共5页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联结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融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调适国家课程基准与学生个体差异间张力的必然选择。作为强化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应遵循相应的价值逻辑、政策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联结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融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调适国家课程基准与学生个体差异间张力的必然选择。作为强化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应遵循相应的价值逻辑、政策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解构国家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模式、构建校本评价体系和创设课程管理组织,是持续有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国家课程校本化 课程实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