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给水预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茜 张金松 尤作亮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16,共5页
从当前水体水质恶化,藻类、红虫控制的迫切性入手,重点介绍了紫外线给水预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紫外预处理技术在灭藻效果上较预氯化好,能避免由氯化带来的消毒副产物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红虫,且应用成本相... 从当前水体水质恶化,藻类、红虫控制的迫切性入手,重点介绍了紫外线给水预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紫外预处理技术在灭藻效果上较预氯化好,能避免由氯化带来的消毒副产物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红虫,且应用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给水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 消毒副产物 预氯化 预处理技术 灭藻 试验研究 红虫 水体水质 藻类 紫外线
下载PDF
城市供水系统摇蚊污染发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瑞雷 王新华 +1 位作者 周令 张金松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近年来 ,国内已有 1 0余个省区城市供水系统中先后发生了摇蚊幼虫 (红虫 )污染事件。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供水系统摇蚊发生概况 ;分析了供水系统中摇蚊发生的 3个主要原因 :原水环境污染 ,水处理过程摇蚊污染和二次供水污染。简要回顾了国... 近年来 ,国内已有 1 0余个省区城市供水系统中先后发生了摇蚊幼虫 (红虫 )污染事件。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供水系统摇蚊发生概况 ;分析了供水系统中摇蚊发生的 3个主要原因 :原水环境污染 ,水处理过程摇蚊污染和二次供水污染。简要回顾了国外供水系统摇蚊污染防除的历史和进展 ;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供水行业所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方法在水厂净水处理及二次供水过程防除摇蚊污染的研究 ;同时指出了当前有关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摇蚊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知识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 双翅目 长角亚目 昆虫 摇蚊 污染 防治 供水系统
下载PDF
饮用水预臭氧化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孙昕 张金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共3页
预臭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除臭、去除藻类和藻毒素、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助凝等 ,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原水水质和臭氧化条件 ,预臭氧化同时产生一定的醛类、溴酸盐等有害副产物。综述了原水预臭氧化技术的几个热... 预臭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除臭、去除藻类和藻毒素、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助凝等 ,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原水水质和臭氧化条件 ,预臭氧化同时产生一定的醛类、溴酸盐等有害副产物。综述了原水预臭氧化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化 色度 副产物 藻类 助凝 饮用水
下载PDF
饮用水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乔铁军 孙国芬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39-41,48,共4页
研究了反冲洗过程中的两种颗粒脱附力:水流剪切力和颗粒间摩擦力,并将它们同颗粒附着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滤层完全流化状态下,水流的剪切力还不到0.5N/m2,与颗粒附着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从反冲洗开始至滤层刚好流化时这段时间... 研究了反冲洗过程中的两种颗粒脱附力:水流剪切力和颗粒间摩擦力,并将它们同颗粒附着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滤层完全流化状态下,水流的剪切力还不到0.5N/m2,与颗粒附着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从反冲洗开始至滤层刚好流化时这段时间内,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均在100N/m2以上,这样大的摩擦力对颗粒脱附起到了大的作用。在反冲洗过程中,控制好滤层流态是一条控制微生物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反冲洗 机理
下载PDF
采用混凝剂和助凝剂控制水中残余铝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定华 柯水洲 曲志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34-137,共4页
饮用水中铝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对输配水系统也有一定影响,水中残余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投加时间以及其与混凝剂的投加比例对水中残余铝的影响,探讨了控制残余铝的方法。
关键词 混凝剂 助凝剂 残余铝
下载PDF
城市配水管网系统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曲志军 徐洪福 尤作亮 《城镇供水》 2007年第5期36-40,共5页
通过对深圳实际城市配水管网水质状况的研究,来分析探讨管网系统对水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深圳市配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主要水质指标在配水管网中的变化情况;分析市政管道、小区管网对管网水质的影响程度,为制定... 通过对深圳实际城市配水管网水质状况的研究,来分析探讨管网系统对水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深圳市配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主要水质指标在配水管网中的变化情况;分析市政管道、小区管网对管网水质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管网更新改造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管道的管材、铺设年代、防腐技术等因素对水质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 水质 管材
下载PDF
深圳特区二次供水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7
作者 侯达文 许仕荣 徐洪福 《城镇供水》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针对深圳特区二次供水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原因有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并依据对深圳特区具体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深圳特区二次供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二次供水 二次污染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配水管网中水质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尤作亮 徐洪福 曲志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安全输配是饮用水水质保障的关键。在对中国南方 S 市配水管网水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余氯、浊度、铁、三卤甲烷、卤乙酸、AOC 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发现余氯沿管线逐渐降低,浊度和铁基本沿管线逐渐增加,其主要... 安全输配是饮用水水质保障的关键。在对中国南方 S 市配水管网水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余氯、浊度、铁、三卤甲烷、卤乙酸、AOC 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发现余氯沿管线逐渐降低,浊度和铁基本沿管线逐渐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管道属性、温度及水力条件等;三卤甲烷在管网中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卤乙酸则在管网中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余氯浓度、水质条件、温度条件及水力条件等;供水系统中 AOC 以 AOC-P17为主要组分,沿供水系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浓度、组成以及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管网 卤乙酸 三卤甲烷 AOC 余氯 中水 水力条件 增加 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
下载PDF
供水管道爆漏事故影响因素实例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乐宁 刘文君 徐洪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89,共4页
以S市供水管网2000~2005年6年的管道维修记录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对管网爆、漏事故产生长、短期作用的两类影响因素.采用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管材、管径管道的生存率大小.计算气候因素与事故率的相关性,得出月均温度和年降... 以S市供水管网2000~2005年6年的管道维修记录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对管网爆、漏事故产生长、短期作用的两类影响因素.采用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管材、管径管道的生存率大小.计算气候因素与事故率的相关性,得出月均温度和年降水量与事故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用幂函数曲线拟合月均温度与月事故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事故 影响因素 生存分析 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三段式生物法处理味精和饮料生产废水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俊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1,63,共4页
根据味精废水和饮料废水水质互补性较强的特点,将味精废水和饮料废水混合,可降低味精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并提高饮料废水可生物降解性。选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生物炭三段式生物法工艺对混合废水进行处理,节省了工程投资。2年多的运... 根据味精废水和饮料废水水质互补性较强的特点,将味精废水和饮料废水混合,可降低味精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并提高饮料废水可生物降解性。选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生物炭三段式生物法工艺对混合废水进行处理,节省了工程投资。2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在混合进水中有机污染物、氨氮等浓度较高的条件下,经上述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COD和BOD的去除率均超过99%,氨氮的去除率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三段式生物法 味精废水 饮料废水
下载PDF
絮凝剂与消毒剂对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仕荣 张芳 +1 位作者 齐玉玲 王长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我国珠江下游水源水质普遍呈现低碱低硬的特点,水质化学稳定性较差,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采用二氧化碳与石灰联用再矿化工艺,能使水体达到水质化学稳定.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都会降低水质化学稳定性,且以混凝和消毒为甚.将... 我国珠江下游水源水质普遍呈现低碱低硬的特点,水质化学稳定性较差,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采用二氧化碳与石灰联用再矿化工艺,能使水体达到水质化学稳定.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都会降低水质化学稳定性,且以混凝和消毒为甚.将着重考察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絮凝剂、消毒剂对碱度、pH以及水质化学稳定性指标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一种将上述影响定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将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误差不超过3%,可以用于指导二氧化碳与石灰联用再矿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化学稳定性 再矿化工艺 絮凝剂 消毒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