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文娟 付彦丽 章莉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8期2934-2935,共2页
目的: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回顾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年来综合护理质量比上一年明显提高,通过对患... 目的: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回顾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年来综合护理质量比上一年明显提高,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在98%以上。结论:CQI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增强了科室凝聚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敲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1对大鼠脊髓损伤炎症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黄伟明 陈宏权 +2 位作者 张俊鑫 张清平 柳清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1(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translocation protein1,MALT1)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炎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96只SD(Sprague Dawley)大... 目的 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1(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translocation protein1,MALT1)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炎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96只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普通组及MALT1敲低组,普通组分为假手术组(n=24)、脊髓损伤组(SCI组)(n=24)。MALT1敲低组分为假手术组(n=12)、SCI组(n=12)、SCI注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SCI+NC组)(n=12)、SCI注射慢病毒MALT1敲除组(SCI+KD组)(n=12)。利用大鼠BBB(Basso、Beattie和Bresnahan,BBB)评分评估大鼠运动能力,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明确SCI程度,免疫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MALT1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SCI组大鼠MALT1表达、神经炎症指标均较高,而运动能力较差(均P<0.05)。在SCI+KD组大鼠中,MALT1敲低在造模后10~28d改善大鼠BBB评分,减轻神经损伤(P<0.05),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下降(均P<0.05),但不影响IL-10表达(P>0.05)。结论 MALT1敲低通过抑制SCI炎症因子表达,可改善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1 脊髓损伤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相关性神经功能障碍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宝民 梁永平 +4 位作者 曹向宇 宋伟健 胡深 杨春水 王传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26-832,共7页
研究背景脑静脉窦优势引流是常见的解剖学特征,而非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回流缓慢导致皮质静脉血液滞留,可以造成局部脑静脉压升高和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本文探讨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可能出现的局限性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抗凝治疗效果。方法 共1... 研究背景脑静脉窦优势引流是常见的解剖学特征,而非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回流缓慢导致皮质静脉血液滞留,可以造成局部脑静脉压升高和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本文探讨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可能出现的局限性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抗凝治疗效果。方法 共12例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患者,8例表现为头晕、头部肿胀,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大脑皮质出血,2例双眼视物模糊,2例伴同侧搏动性耳鸣,1例有发作性睡病表现。2例颅内压〉280 mm H2O。9例MRI未见明显脑水肿及其他异常。DSA提示10例为左侧横窦非优势引流、2例为右侧横窦非优势引流。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凝治疗,其中2例行非优势侧横窦内支架植入术、5例行颈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7 d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均于2周内出院并继续抗凝治疗1年。随访6~34个月,可正常生活,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和复发;2例6个月后随访时复查DSA提示非优势引流侧横窦对比剂滞留时间较前缩短。结论 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可以引起局部脑静脉压升高,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头晕、头痛和耳鸣。抗凝治疗、血管内溶栓和必要的支架植入术对促进局部静脉回流、减轻脑组织内潜在的血液淤滞和水肿、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头晕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伟健 胡深 李玉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ICH)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血量10~3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6例,分为NGF+常规治疗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ICH)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血量10~3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6例,分为NGF+常规治疗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用ELISA法动态测定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以及随访6个月后进行ADL分级。结果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NSE浓度在发病12h内至28d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GF组患者血清NSE浓度在发病14d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1d以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GF组患者血清NSE浓度在发病7d内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4d以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后随访,两组ADL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足量外源性NGF可以保护神经元,减少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损伤 ADL分级
下载PDF
如何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瑞萍 翟宝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4期137-138,共2页
本文首先简介了深圳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医院软件硬件方面以及配套设施配套举措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建设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可行的创新的措施,宗旨是如何借助图书馆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和学术氛围,提高医务人员医疗业务... 本文首先简介了深圳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医院软件硬件方面以及配套设施配套举措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建设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可行的创新的措施,宗旨是如何借助图书馆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和学术氛围,提高医务人员医疗业务水平和钻研业务知识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建设 科研水平 高医务人员 配套设施 学术氛围 业务知识 医疗业务
下载PDF
医院图书馆建设浅议
6
作者 孙瑞萍 翟宝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4期382-384,共3页
本文首先陈述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分析现今医院图书馆管理系统和运营模式的现状以及产生的问题,造成医务人员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和原因,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医院图书馆管理实践和经验,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医院 图书馆 建设
下载PDF
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中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向宇 李宝民 +4 位作者 王君 刘新峰 梁永平 葛爱莉 张雅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33-838,共6页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以预测术后穿支静脉回流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93例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包括51例脑静脉窦狭窄合并颅内高压和42例源于脑静脉窦狭窄的搏动性耳鸣),63例直接行...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以预测术后穿支静脉回流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93例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包括51例脑静脉窦狭窄合并颅内高压和42例源于脑静脉窦狭窄的搏动性耳鸣),63例直接行脑血管造影术测量横窦和乙状窦直径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支架,30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狭窄侧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以明确穿支静脉回流情况,回流缓慢者选择较脑静脉窦直径小1~2 mm的支架。结果 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100%(93/93)。63例根据脑血管造影术测量的横窦和乙状窦直径而选择支架患者中45例选择9 mm×40 mm支架、15例选择8 mm×40 mm支架、3例选择7 mm×40 mm支架,支架平均直径(8.67±0.68)mm;术后11例(17.46%)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余30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而选择支架的患者中3例选择8 mm×40 mm支架、11例选择7 mm×40 mm支架、16例选择6 mm×40 mm支架,支架平均直径(7.57±0.67)mm;术后仅1例(3.33%)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两组患者选择的支架直径(t=15.632,P=0.001)和术后穿支静脉闭塞发生率(校正χ2=60.06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后穿支静脉闭塞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可以有效预测穿支静脉闭塞的可能性,并为选择适宜直径的支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静脉 缩窄 病理性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伟健 胡深 颜杰浩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7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大于30ml,无脑疝发生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68例,分别采取小骨窗开颅术及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24例,为同期不同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给予常规内...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大于30ml,无脑疝发生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68例,分别采取小骨窗开颅术及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24例,为同期不同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的有效率、功能恢复情况、病死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而再出血率、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种手术组间的再出血率、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骨窗开颅及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相当,临床中可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穿刺抽吸术 治疗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关瑞云 吕光 +2 位作者 杨振九 刘嫦莉 李宏伟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脑卒中病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对标准用药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头颅CT或MRI记录的梗死、出血灶体积的对比、Barthel指数对比,评价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依达拉奉药物能有效减少脑卒中病人的临床功能...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脑卒中病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对标准用药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头颅CT或MRI记录的梗死、出血灶体积的对比、Barthel指数对比,评价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依达拉奉药物能有效减少脑卒中病人的临床功能缺失评分,减小脑梗死及出血灶体积,增加病人日常生活活动量(DAL)。结论依达拉奉药物对脑卒中病人的治疗及预后具有肯定的正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药物治疗 急性脑卒中 脑梗死 正性作用
下载PDF
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杰 杨振九 +3 位作者 王皓 廖煜君 吴剑煌 张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34例,分为2组。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3D-DSA重建方法,确定...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34例,分为2组。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3D-DSA重建方法,确定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到脑动脉狭窄的虚拟支架数据参数,并指导血管内治疗。对照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3岁;采用普通脑血管造影指导血管内治疗。结果与普通DSA相比,3D-DSA重建图像能够多角度清晰地观察和显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以虚拟支架技术的数据参数为依据,选择相应型号的支架行介入治疗效果更满意。结论 3D-DSA虚拟支架技术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有指导价值,便于施术者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虚拟支架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支架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宝民 梁永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13-817,共5页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最常发生于静脉窦,也可发生于皮质静脉和深静脉,发病率较低,静脉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0.5%,成人和儿童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3,成年女性发病年龄明显低于成年男性(发病年...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最常发生于静脉窦,也可发生于皮质静脉和深静脉,发病率较低,静脉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0.5%,成人和儿童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3,成年女性发病年龄明显低于成年男性(发病年龄分别为34和42岁)[2]。病因学研究显示,服用避孕药、妊娠期和产褥期(特别是妊娠期最后3个月和产后)、外伤、感染、肿瘤等均与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3-4]。分子水平研究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综述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伟健 李宝民 +2 位作者 胡深 刘欣民 魏强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5-350,355,共7页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32例,其中...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10)岁,术前均经DSA证实为单发颅内动脉瘤。于术后1~2年,对所有患者采用3.0 T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和对比剂增强法MRA(CE-MRA)进行影像学随访,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动脉瘤栓塞效果(稳定、进一步栓塞、再通/复发)及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无狭窄/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进行比较。结果 (1)TOF-MRA、CE-MRA及TOF-MRA结合源图像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效果与DSA的一致性比较,分别为一致性较差(Kappa=0.039,P=0.002)、一致性中等(Kappa=0.582,P<0.01)、一致性较高(Kappa=0.615,P<0.01)。(2)TOF-MRA及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载瘤动脉通畅性与DSA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171,P=0.211;Kappa=0.376,P=0.010)。(3)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TOFMRA结合源图像和CE-MRA对动脉瘤栓塞情况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75.0%(24例)和71.9%(23例),TOF-MRA分别与TOF-MRA结合源图像及CE-MRA比较,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03;χ~2=7.63,P=0.006);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4)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和CE-MRA对载瘤动脉通畅性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和62.5%(20例),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97)。结论 3.0 T 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颅内动脉瘤效果的准确率优于TOF-MRA,可作为随访的首选无创检查,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相当,但TOF-MRA及CE-MRA对评估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性均较低。对于MRA检查阳性或不确定性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术 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纳冬梅 孙强 +2 位作者 曹坪 刘相成 黄海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50例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对照组为90例健康体检者。并运用微粒子酶联...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50例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对照组为90例健康体检者。并运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动脉内膜正常组、轻度颈动脉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比较,颈动脉内膜正常组与轻度狭窄组Hcy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Hcy总体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内膜中层厚度(IMT)呈正相关。结论:血Hcy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高Hcy血症可能通过加速老年动脉硬化而导致老年脑梗死,如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对老年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因素探讨与防治(附187例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胡继良 张仪标 陈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87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本组187例CSDH患者中,179例行钻...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87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本组187例CSDH患者中,179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入院时和出院时按Bender分级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出院时Bender分级0~Ⅰ级168例(89.8%),Ⅱ~Ⅳ级19例(10.2%);入院时0~Ⅰ级98例(52.4%),Ⅱ~Ⅳ级89例(47.6%),入院时与出院时Bender0~Ⅰ级和Ⅱ~Ⅳ级患者百分率均差异显著(P<0.05)。本组术后6个月内硬膜下血肿复发32例(17.1%),并发症发率为56.1%。血肿复发者的术前凝血功能障碍率、CT图像上血肿混杂密度的发生率和脑中线移位≥10mm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血肿复发者(P<0.05)。结论本文提示,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凝血功能障碍、CT图像上血肿呈现混杂密度和脑中线移位≥10mm。综合治疗可减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复发 引流术
下载PDF
3.0T 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伟健 胡深 +1 位作者 刘欣民 魏强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2期131-136,151,共7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MRA(包括TOF-MRA和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MRA(包括TOF-MRA和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MRA的影像质量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T TOF-MRA判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的敏感度为50%,特异性为100%,总准确率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T CEMRA对判断动脉瘤复发的敏感度均为50%,特异性均为100%,总准确率为71.9%,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分别为62.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 TOF-MRA与CEMRA两组间对评估动脉瘤栓塞术后情况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 TOF-MRA在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的准确率低;3.0T CE-MRA优于TOF-MRA,与DSA相当,可作为随访的首选手段。3.0T TOFMRA及CE-MRA对评估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均较低,通过优化序列参数的方法可能获得更佳的图像。对于MRA阳性及不确定性结果应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继良 徐菲 +1 位作者 陈东 单爱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复发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22例未复发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抽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是出血性...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复发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22例未复发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抽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是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抽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等因素是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0T TOF-MRA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伟健 胡深 刘欣民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8期114-120,共7页
目的评价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0T TOF-MRA)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1~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均行3.0T 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 目的评价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0T TOF-MRA)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1~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均行3.0T 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MRA的影像质量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T TOF-MRA对判断动脉瘤复发的敏感度为85.7%,特异性为95.7%,总准确率为93.8%;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为93.8%,两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3.0T TOF-MRA在判断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动脉瘤栓塞效果及载瘤动脉通畅性上,与DSA结果比较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的常规手段。适当调整扫描参数可获得更优质的图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MRA阳性及不确定性结果应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3.0T TOF-MRA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伟健 李宝民 +2 位作者 胡深 刘欣民 魏强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目的评价3.0T TOF-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6个月~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评价3.0T TOF-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6个月~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MRA的影像质量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0T TOF-MRA判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栓塞情况的准确度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原图像(SI)观察后,准确度提高到75.0%,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T TOF-MRA对判断术后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TOF-MRA结合原图像(SI)观察在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栓塞情况的准确度高,可作为一种无创随访手段;但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度低,通过优化序列参数的方法可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纳冬梅 孙强 +2 位作者 曹坪 刘相成 孙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730-731,73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救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70例,根据脑梗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观察组)和未复发组(对照组),观察组88例,对照组82例,对170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检查...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救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70例,根据脑梗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观察组)和未复发组(对照组),观察组88例,对照组82例,对170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检查,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复发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疾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与未复发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脑梗死的复发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是脑梗死的高发年龄。结论 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均是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脑梗死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性改变的影响
20
作者 胡立民 胡深 魏学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性脑血管痉挛(CVS)与血管壁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药理学预阻滞法,通过光镜和电镜对42只猫SAH后CVS的形成及其对血管壁病理性改变的影响作用进行观察。结果预先使用血管外周阻滞剂可以明显地减...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性脑血管痉挛(CVS)与血管壁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药理学预阻滞法,通过光镜和电镜对42只猫SAH后CVS的形成及其对血管壁病理性改变的影响作用进行观察。结果预先使用血管外周阻滞剂可以明显地减轻SAH所致的CVS反应程度,并使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性改变也随之减轻。结论 CVS是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成因,继而又成为影响SAH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或阻止CVS的发生,可有效地防止血管壁发生相应的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罂粟硷 654-Ⅱ 电镜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