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时间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
1
作者 宋房梅 陈娟 +1 位作者 黄超群 雷志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时间康复护理方式展开对应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时间康复护理方式展开对应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展开疾病护理,研究组采用时间康复护理方式展开疾病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环境因素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生理因素评分、心理因素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为(1.29±0.29)分低于参照组的(2.53±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7,P<0.05)。结论时间康复护理方式的合理运用,可显著提升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有效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康复护理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护理满意度 WHOQOL-BREF评分 洼田饮水试验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湛 黄晓忠 杨欣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2-964,共3页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重1.5-2.5 kg的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普伐他汀组(B组)两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作术后6 h血液学观察,4 d时分别作血液、血清、血流动力学、大体形...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重1.5-2.5 kg的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普伐他汀组(B组)两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作术后6 h血液学观察,4 d时分别作血液、血清、血流动力学、大体形态测量及组织学的观察,4周时测量瘢痕厚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6 h,4 d及4周时白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术后4 d一氧化氮(NO)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房钠尿肽(ANP)、丙二醛(MDA)、左室功能测定值(STI)、左室舒张未压(LVEDP)、梗死面积均明显下降(P<0.05)。4周时B组瘢痕厚度较A组变薄(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A组梗死区术后4 d坏死心肌组织结构消失,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B组白细胞浸润程度与A组无明显差异,但B组梗死区中有少许坏死心肌组织。在B组梗死区边缘可见有带细胞核的心肌细胞结构,可能是活的心肌细胞岛,但A组少见。结论证实普伐他汀对AMI短期使用后疗效显著,其抗炎作用在此过程中的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心肌梗塞 急性 炎症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文 程芳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6个月;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IL-8、TNF-α浓度。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清中hs-CRP、IL-18、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1.06)mg.L-1 vs.(3.58±1.12)mg.L-1,P<0.05;(16.54±4.81)pg.mL-1 vs.(21.92±5.37)pg.mL-1,P<0.05;(101.89±40.52)ng.L-1vs.(248.46±59.14)ng.L-1,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后血清中Hs-CRP、IL-8、TNF-α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贻全 曹源 刘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338-1339,共2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含量的变化,探讨BNP与甲亢心患者的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64例甲亢心患者、32例...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含量的变化,探讨BNP与甲亢心患者的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64例甲亢心患者、32例甲亢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均测定血浆BNP含量.甲亢心患者测量右室内径(RVD),舒张末左室内径(LVEDD),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甲亢心组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甲亢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但甲亢组血浆BN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甲亢心功能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患者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甲亢心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甲亢心功能正常组血浆BN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亢心组血浆BNP含量与RVD(r=0.614,P<0.01),LVEDD(r=0.632,P<0.01)正相关,与EF(r=-0.706,P<0.01)负相关.结论:甲亢心患者血浆BNP含量检测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甲亢心有用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表达与心血管细胞增殖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政祥 郑理光 +4 位作者 邓小红 黎锋 冯俊朝 郭广洲 谢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受体基因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心血管细胞增殖的病理机制以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治疗的影响。方法:24只SHR随机分3组 ,分别予福辛普利、氯沙坦和安慰剂灌胃治疗9周。检测尾...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受体基因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心血管细胞增殖的病理机制以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治疗的影响。方法:24只SHR随机分3组 ,分别予福辛普利、氯沙坦和安慰剂灌胃治疗9周。检测尾动脉血压 ,测量心肌IGF -1受体mRNA水平并观察心肌、主动脉组织学改变。结果 :福辛普利组与氯沙坦组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其IGF -1受体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血压与IGF -1受体mRNA水平呈正相关 ;光、电镜显示两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血管细胞增殖明显减轻 ,氯沙坦组增殖减轻更明显。结论:心肌IGF -1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异常升高是导致SHR心血管细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福辛普利与氯沙坦均可有效控制血压 ,可能通过下调SHR心肌IGF -1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罗红霉素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湛 黄晓忠 +1 位作者 杨欣国 吴贻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冠心病防治中罗红霉素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体重1.5—2.5 kg的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罗红霉素组(B组)两组,建立急性心梗的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作术后6 ...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冠心病防治中罗红霉素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体重1.5—2.5 kg的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罗红霉素组(B组)两组,建立急性心梗的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作术后6 h血液学观察,4 d及4周时分别作血液、血清、血流动力学、大体形态测量及组织学的观察。结果B与A组比较,6 h,4 d及4周时白细胞明显下降(P<0.05),一氧化氮(NO)术后4 d及4月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丙二醛(MDA)、心房利钠肽(ANP)、左室功能测定值(PEP/LVET)、左室舒张未压(LVEDP)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4 d梗死面积明显下降(P<0.05),但4周时修复后瘢痕的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4周时B组瘢痕与A组比较厚度稍变薄(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A组梗死区术后4 d心肌结构消失,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B组白细胞浸润程度与A组无明显差异,但B组梗死区中有少许心肌残存组织。结论急性心梗使用罗红霉素后,白细胞计数、炎症指标下降,心功能的好转,梗死面积减少,但对修复后的瘢痕面积影响不大。B组梗死区修复后瘢痕稍变薄,提示罗红霉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为罗红霉素在临床治疗AMI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急性心肌梗塞 炎症 实验性心肌梗死 抗炎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丙二醛(MDA) 组织学检查 白细胞计数 瘢痕面积
下载PDF
小儿心肌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湛 黄晓忠 +5 位作者 董晖 潘薇 吴贻全 林曙光 曹源 张紫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16,共3页
目的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小儿心肌炎相互关系,验证临床检测MMP-1的意义。方法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心肌酶谱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 目的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小儿心肌炎相互关系,验证临床检测MMP-1的意义。方法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心肌酶谱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及M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心肌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及MMP-1检测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少儿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MMP-1水平可能与其疾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 心肌炎 少儿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云燕 查海燕 艾桂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确诊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并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确诊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并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遵医行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干预前、干预后3,6,12个月的焦虑情绪。结果:延续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延续组患者SF-36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患者干预后3,6,12个月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老年患者 冠心病 生活质量 焦虑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贻全 吴秋莲 徐浩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门控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结果门控99mTc MIBI心肌显像异常者28例,占心肌炎患者的74%(28/38)。其中放射性分布Ⅱ度(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门控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结果门控99mTc MIBI心肌显像异常者28例,占心肌炎患者的74%(28/38)。其中放射性分布Ⅱ度(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24例,占86%;Ⅲ度放射性分布缺损区4例,占14%。病灶呈Ⅰ型单灶性损害3例,占11%;Ⅱ型多灶性损害21例,占75%;Ⅲ型大面积损害4例,占16%。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较直观地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较为敏感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放射性核素 病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文海 陈曦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82-584,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分为观察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50例和对照组(常规急...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分为观察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50例和对照组(常规急诊治疗)50例,就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心功能Ⅰ~Ⅱ级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该术式的研究,加强对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血管再通 心功能
下载PDF
微量白蛋白尿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丽 张建红 刘正湘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 (MA)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NDM AMI)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期间肾功能处于代偿期的NDM AMI住院病人 43例 ,分MA阳性组和MA阴性组 ,对入院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 (心电图、心...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 (MA)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NDM AMI)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期间肾功能处于代偿期的NDM AMI住院病人 43例 ,分MA阳性组和MA阴性组 ,对入院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 (心电图、心肌酶谱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MI后 3月内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NDM AMI患者MA阳性占 5 3 49%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MA阳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MA阴性组广泛和严重 ;EKG和血清心肌酶谱显示MA阳性组心肌梗死面积大于MA阴性组 (P <0 0 5 ) ;两组AMI后 3月内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MA阳性提示NDM AMI患者体内广泛性血管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血清心肌酶谱 冠状动脉造影 广泛性血管病变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手术前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术后血清炎性指标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文海 胡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前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术后血清炎性指标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374例,随机分为三组,高剂量组(n=124)术前术后均给与患者20 mg/d,低剂量组(n=124)术前术后... 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前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术后血清炎性指标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374例,随机分为三组,高剂量组(n=124)术前术后均给与患者20 mg/d,低剂量组(n=124)术前术后均给与患者10 mg/d,对照组(n=126)给予氟伐他汀40 mg/d,均给药30 d。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GF-I、TGF-β1)。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 d cTnT、MCP-1、CK-MB较入院时增高,术后2个月较术后1 d降低(P<0.05)。三组间入院时的cTnT、MCP-1、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1 d和术后2个月高剂量组cTnT、MCP-1、CK-MB均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2个月三组TG、TC、LDL-C均逐渐下降,HDL-C逐渐升高(P<0.05)。高剂量组术后TG、TC、LDL-C最低,HDL-C最高,其次为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三组术后1 d时血清TNF-α、hsCRP水平升高,IGF-I、TGF-β1降低,术后2个月时TNF-α、hsCRP水平降低,IGF-I、TGF-β1升高(P<0.05)。高剂量组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的血清TNF-α、hsCRP水平最低,其次是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的血清IGF-I、TGF-β1最高,其次是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手术之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降低血脂的同时降低机体心肌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手术 瑞舒伐他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偏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林文海 叶庭芳 何泽蔚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偏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射血分数偏低(<4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偏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射血分数偏低(<4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地高辛、地高辛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两组心脏功能[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比较疗效并统计用药期间预后不良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VEF均有所增高,LVPWD、LVEDD、NTProBNP、cTnI及sST2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PWD、LVEDD、NTProBNP、cTnI及sST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预后不良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偏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对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时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14
作者 雷志荣 余碧清 +2 位作者 朱见玲 钟雪玲 麦爱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索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排便时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表法和纳入标准选择A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活动指导,入院3d未大便者,给予西医常规... 目的:探索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排便时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表法和纳入标准选择A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活动指导,入院3d未大便者,给予西医常规通便治疗,干预组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和耳穴贴压,观察指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前后5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便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排便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二项乘积(D-P)公式即(心率×收缩压)计算得出两组的心肌耗氧量,干预组排便后心肌耗氧量低于对照组的心肌耗氧量。结论: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对AMI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并且能降低AMI患者排便时的心肌耗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敷脐 耳穴贴压 急性心肌梗死 排便
下载PDF
重组脑钠尿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15
作者 陈曦 马英 叶庭芳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尿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脏功能及钠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来构建CHF大鼠模型;...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尿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脏功能及钠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来构建CHF大鼠模型;将60只(6-8)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rhBNP组、卡托普利(CAP)组;rhBNP组、CAP组从术后第4周后分别以rhBNP(25μg/kg)(次·日)、CAP(2 mg/kg)(次·日),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HE染色观察大鼠心组织病变;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各组心肌细胞钠离子电流;Western blot检测Nav1.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CHF病理症状明显,钠电流明显降低,Nav1.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rhBNP组、CAP组CHF病理症状明显缓解,钠电流明显升高,Nav1.5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rhBNP能够改善CHF大鼠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并且能够阻止CHF大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降低,使Nav1.5蛋白的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尿肽 心力衰竭 心室质量指数 Nav1.5蛋白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8
16
作者 吴萃荣 王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 目的:观察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PCI术前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凝聚、扩管等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后加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d,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术后加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d,连续治疗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PCI术后第1天及12个月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比率。结果:两组他汀药物治疗12个月后的LVEDD、LV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EF则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组的相应变化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瑞舒伐他汀组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左室重构有更强的改善和逆转作用,对近期预后有更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左室重构 预后
下载PDF
心绞痛冠心病运用益肾通心丸的治疗效果观察
17
作者 林文海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心绞痛冠心病运用益肾通心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心绞痛冠心病患者86例,按双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选用心可舒片;观察组选用益肾通心丸,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及血脂变... 目的:观察心绞痛冠心病运用益肾通心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心绞痛冠心病患者86例,按双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选用心可舒片;观察组选用益肾通心丸,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组间比较:观察组血脂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经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的监测和检验,发现各项指标跟治疗前对比变化不显著,数据统计发现,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益肾通心丸应用于心绞痛冠心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病情转归,作用安全可靠,不会带来肝肾血损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冠心病 益肾通心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胰岛素与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政祥 郑理光 +6 位作者 谢群 邓小红 黎锋 冯俊朝 郭广洲 王文 孙瑞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2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3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安慰剂 5mg/(g·d) ;4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安慰剂 5mg/(kg·d)。实验前及实验中每 2周测鼠尾动脉血压 ,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 ,测量血浆胰岛素浓度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结果 :SHR血浆胰岛素浓度注射中效胰岛素较未注射的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SHR的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注射胰岛素与否 ,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HR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用福辛普利较用安慰剂SHR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可引起SHR高胰岛素血症 ,但不影响其血压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 ;而喂食福辛普利可使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胰岛素 福辛普利 大鼠 心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因转录
下载PDF
胰岛素与福辛普利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转录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政祥 邓小红 +4 位作者 黎锋 郑理光 谢群 冯俊朝 郭广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81,414,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注射胰岛素(INS)及喂食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INS浓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32只10周龄SHR随机分为4组,1A组:注射INS(... [目的]观察长期注射胰岛素(INS)及喂食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INS浓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32只10周龄SHR随机分为4组,1A组:注射INS(5U·kg^(-1)·d^(-1)),服福辛普利(5mg·kg^(-1)·d^(-1));2A组:注射蒸馏水(0.05mL·kg^(-1)·d^(-1)),服福辛普利(5mg·kg^(-1)·d^(-1));1B组:注射INS(5U·kg^(-1)·d^(-1)),服安慰剂(5mg·kg^(-1)·d^(-1));2B组:注射蒸馏水(0.05mL·kg^(-1)·d^(-1)),服安慰剂(5mg·kg^(-1)·d^(-1))。实验前及实验中每2周测大鼠尾动脉血压,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测量血浆INS、血浆AngⅡ、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AT1-RmR-NA水平。[结果]注射INS的1A、1B两组血浆INS较注射蒸馏水的2A、2B两组高(P<0.01);1A与1B间及2A与2B组间SHR的血压、心肌AngⅡ含量、心肌AT1-R mR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福辛普利的1A、2A两组SHR的血压、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AT1-R mRNA水平均较服安慰剂的1B、2B两组低(P<0.05);1A组与2A组血浆AngⅡ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B组血浆AngⅡ浓度显著高于2B组(P<0.05)。[结论]长期注射INS对SHR血压、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AT1-R基因转录水平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福辛普利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基因转录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政祥 李红辉 +1 位作者 李晟 刘延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性别及体重指数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2 0例健康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和 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组 )血清瘦素浓度 ,同时测血压和体重指数 (BMI) ;根据体重指数将 2组研究对...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性别及体重指数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2 0例健康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和 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组 )血清瘦素浓度 ,同时测血压和体重指数 (BMI) ;根据体重指数将 2组研究对象又分为肥胖者和非肥胖者。检测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等指标。并将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体重指数、性别、TG、TC、HDL C和LDL 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浓度均高于非肥胖者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女性血清瘦素明显高于男性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清瘦素与收缩压、舒张压、TG呈正相关 ,而与TC、HDL C、LDL 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瘦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 瘦素 浓度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