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社区失能老人现状及其家庭病床服务需求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彩英 吴翠平 +3 位作者 黄树琴 李丽文 倪殿军 夏会敏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失能老人现状及家庭病床服务需求,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市龙岗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状况进行调查,对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病床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失能老人现状及家庭病床服务需求,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市龙岗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状况进行调查,对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病床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706人,失能老人331人,占19.40%,其中年龄处于80~89岁的最多,70~79岁的次之。完全失能老人244人,明显大于部分失能老人。导致老人失能的原因有慢性疾病、高龄和外伤,其中慢性疾病是主要原因。目前失能老人的照护方式主要是家庭成员照护和保姆或钟点工照顾。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失能时间以及心理状况等。失能老人居家照护需求明显大于养老机构和住院治疗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失能老人生存现状、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提高社会对老人的关注,促进政府加快服务体系的构建;对家庭病床服务需求进行调查,能够构建社区家庭病床资源合理配置模型,为家庭病床以及社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生活质量 家庭病床 现状
下载PDF
控制性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波 丁文学 +1 位作者 陶本章 尚爱加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比较控制性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每组46例。观察组行控制性减压术治... 目的比较控制性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每组46例。观察组行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中、术毕、术后6月颅内压控制情况,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月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毕、术后6月各时点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3.91%),平均脑梗死体积为(6.11±1.36)cm3,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6月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评分、Barthel指数、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8.26%,相对于对照组的39.13%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减压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脑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术后予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波 丁文学 +2 位作者 尚爱加 周晓丽 于英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介入术后予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9例。两组... 目的探讨动脉瘤介入术后予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血、脱水、绝对卧床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经颈内动脉灌注尼莫地平,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3H疗法(稀释血液、扩充血容量、升高血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与症状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9%(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为79.66%,高于对照组的50.85%(P<0.01);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有91.53%的患者预后良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术后予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取得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介入术 尼莫地平 动脉灌注
下载PDF
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安模 苗露 +1 位作者 黄春云 倪殿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损伤组)及健康体检者141例(对照组),入院后24 h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损伤组的血钠及血钾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损伤组中,高钠...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损伤组)及健康体检者141例(对照组),入院后24 h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损伤组的血钠及血钾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损伤组中,高钠血症患者死亡率(61.11%)显著性高于同期未出现高钠血症患者(24.64%)(x2=10.32,P=0.001);合并低钾血症患者死亡率(58.33%)高于未出现低钾血症患者(26.39%)(x2=5.51,P=0.019)。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与低钾血症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血清电解质 高钠血症 低钾血症 预后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丽文 钟彩英 +3 位作者 倪殿军 王珊珊 黄春云 夏会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58-258,共1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各53 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患...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各53 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压疮的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脑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珊珊 吴翠平 +2 位作者 倪殿军 黄春云 谢国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9期109-111,151,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健康知识宣传干预,观察组予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健康知识宣传干预,观察组予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干预的满意度。结果术后干预前两组吸烟、饮酒、体质量超标、不合理饮食、运动量少、未定期服药等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除饮酒、未定期服药外,干预组有吸烟、体质量超标、不合理饮食、运动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患者显著较对照组少(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P<0.01)。结论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改善作用显著,患者对健康促进模式教育干预满意度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模式教育 高血压 脑出血 生活方式 行为习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