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岛湖浮游甲壳类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盖建军 王丽卿 +4 位作者 刘其根 陈马康 陈来生 任丽萍 洪荣华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0-565,共6页
研究了浙江千岛湖2004年浮游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千岛湖浮游甲壳类主要由33种组成,其中桡足类14种,优势种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tumid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 研究了浙江千岛湖2004年浮游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千岛湖浮游甲壳类主要由33种组成,其中桡足类14种,优势种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tumid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s)等;枝角类19种,优势种为透明溞(Daphnia hyaline)、象鼻溞(Bosminaspp)、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等。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8.26±1.25 ind/L,年均生物量为0.13±0.09 mg/L,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88;枝角类年平均密度为5.27±1.33 ind/L,年均生物量为0.42±0.23 mg/L,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03。桡足类和枝角类密度均在8月份出现峰值,分别为42.76 ind/L和30.57 ind/L;水平分布上,千岛湖浮游甲壳类现存量在Ⅰ站点(宅上)最高,生物密度和生物重量分别达130.83 ind/L、7.83 mg/L,Ⅵ站点(湖村岛)最低,生物密度和生物重量仅有25.20 ind/L和2.93 mg/L。垂直分布以离水表8 m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42.27 ind/L、13.9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枝角类 桡足类 生物密度 生物量
下载PDF
新型分层浮游生物釆集器的设计与使用
2
作者 陈马康 陈来生 +4 位作者 刘其根 王丽卿 童合一 洪荣华 任丽萍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5期57-58,61,共3页
以原淡、海水浮游生物网为原型,根据其使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设计了一种采集1个水柱水样浮游生物定性定量采集器。它由网门、网具、集水3部分组成,全长141cm,网口有效进水直径37cm,面积0.1m2,过滤网为正锥形,用筛绢制作,用于过滤浮游... 以原淡、海水浮游生物网为原型,根据其使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设计了一种采集1个水柱水样浮游生物定性定量采集器。它由网门、网具、集水3部分组成,全长141cm,网口有效进水直径37cm,面积0.1m2,过滤网为正锥形,用筛绢制作,用于过滤浮游生物;过滤后浓缩的水样可用作浮游生物定性定量分析。它既能用于查明浮游生物的分布水层,又可直接称取1个水柱浮游生物的生物量,以便直接用于鱼产潜力评估。经过2004—2005年使用,查明和取得千岛湖各水层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浮游动物的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采集器 定性定量分析 千岛湖
下载PDF
新型分层浮游生物采集器的试用——千岛湖浮游动物自然分布的定性分析与鱼产潜力评估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来生 洪荣华 +5 位作者 任丽萍 刘其根 王丽卿 陈马康 童合一 盖建军 《渔业现代化》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利用新型分层浮游生物采集器,对所取得的千岛湖分层水柱水样进行分析,查明和称取了千岛湖各水层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和重量。其中浮游动物种类达33种,原生动物和轮虫7种;它们主要分布在30~20m以上水层。其浮游动物单位体积生物量... 利用新型分层浮游生物采集器,对所取得的千岛湖分层水柱水样进行分析,查明和称取了千岛湖各水层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和重量。其中浮游动物种类达33种,原生动物和轮虫7种;它们主要分布在30~20m以上水层。其浮游动物单位体积生物量自上而至水下20~10m处呈上升趋势,但以10~5m水层鱼产潜力最大,其次是5~0m、15~10m等水层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分层浮游生物采集器 浮游动物 鱼产潜力
下载PDF
千岛湖网围放养鲢鳙鱼的水体净化功能和渔业合理经营的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来生 洪海平 +1 位作者 洪荣华 刘其根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9-261,共3页
在千岛湖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可抑制蓝绿藻的生长;让水中的 N、P 通过营养级的转化,最终以鱼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并移出水体(捕捞)。掌握这一过程,对保护千岛湖的优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渔业合理经营(合理放养和捕捞)... 在千岛湖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可抑制蓝绿藻的生长;让水中的 N、P 通过营养级的转化,最终以鱼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并移出水体(捕捞)。掌握这一过程,对保护千岛湖的优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渔业合理经营(合理放养和捕捞),不但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鱼产品,而且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使渔业经营效益大为提高,从而使千岛湖的水资源在渔业利用中获得积极有效的保护,实现渔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两利、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大水面养鱼 鲢鱼 鳙鱼 水体净化 渔业经营
下载PDF
翘嘴红鲌冬片鱼种网箱三级分养培育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海平 陈来生 +2 位作者 任丽萍 陈冬元 钱月民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采用网箱三级分养方法培育翘嘴红鲌冬片鱼种。自2003年8月6日夏花鱼种平均规格3.6cm进网箱,经不同规格的三级网箱饲养,于12月14~15日出箱,鱼种平均规格为12.7cm,成活率为86.9%,冬片鱼种平均培育成本0,57元/尾。
关键词 翘嘴红鲌 网箱 三级分养 冬片鱼种
下载PDF
千岛湖大库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向荣 陈来生 +5 位作者 向国春 倪裕贤 徐如岁 许银奎 许跃富 叶敬 《杭州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5-6,共2页
千岛湖是杭州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湖秀水是千岛湖的灵魂和核心优势,保护好千岛湖优良水质,是每位关心爱护千岛湖的有识之士的共同责任。笔者针对以渔保水、以湖兴县发展战略,结合淳安县渔业工作实际,分析了千岛湖大库渔业现状,初... 千岛湖是杭州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湖秀水是千岛湖的灵魂和核心优势,保护好千岛湖优良水质,是每位关心爱护千岛湖的有识之士的共同责任。笔者针对以渔保水、以湖兴县发展战略,结合淳安县渔业工作实际,分析了千岛湖大库渔业现状,初步提出了渔业发展对策,仅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现状 发展对策 千岛湖 生态屏障 渔业工作 淳安县 水质 保水
下载PDF
千岛湖网围养殖区鲢鳙可捕渔获物分析
7
作者 洪荣华 陈来生 +1 位作者 任丽萍 何光喜 《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1期22-23,共2页
运用拦、赶、刺、张联合渔具渔法(2a=17cm),对网围区鲢鳙鱼进行试捕 17网次,估算2. 5kg以上可捕量达 278. 83万kg,年龄 4龄以上个体占 85%,是渔获主体。由于试捕面积与渔获量呈正相关(r=0. 679),故单位面积渔获量统计法可用于估算千岛... 运用拦、赶、刺、张联合渔具渔法(2a=17cm),对网围区鲢鳙鱼进行试捕 17网次,估算2. 5kg以上可捕量达 278. 83万kg,年龄 4龄以上个体占 85%,是渔获主体。由于试捕面积与渔获量呈正相关(r=0. 679),故单位面积渔获量统计法可用于估算千岛湖网围养殖区的可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围养殖 鲢鳙鱼 渔法 渔获物 渔获量 单位面积 千岛湖 正相关 估算 联合
下载PDF
网箱三级分养培育翘嘴红鲌冬片鱼种技术
8
作者 陈来生 任丽萍 +1 位作者 陈冬元 钱月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网箱培育 三级分养培育 翘嘴红鮊 冬片鱼种
下载PDF
网箱高密度养殖罗非鱼试验
9
作者 陈来生 姚洪正 +1 位作者 任丽萍 洪荣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高密度养殖 罗非鱼 网箱 2003年 试验情况 千岛湖
下载PDF
土拦库湾培育鱼种高产技术研究
10
作者 郑锡昌 《水库渔业》 1983年第3期19-23,共5页
新安江水库有土拦库湾4,300多亩,每年可生产50~60万斤仔口和老口鱼种,是该库培育鱼种的重要基地之一。
关键词 土拦库湾 鱼种 培育技术 产量 环境条件 鱼种规格 生长速度 生产潜力
下载PDF
膨化饲料饲养白鲢鱼种的初步应用
11
《渔业机械仪器》 1981年第1期11-12,共2页
膨化饲料,在国外已经应用到养鱼业上,成效极佳。在国内,饲养非洲鲫鱼的试验亦取得可喜成果。这种新型饲料,对于滤食性鱼类,如对白鲢的饲养效果怎么样,尚未见有报导。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有利于吃食鱼类生长的膨化饲料是否同样... 膨化饲料,在国外已经应用到养鱼业上,成效极佳。在国内,饲养非洲鲫鱼的试验亦取得可喜成果。这种新型饲料,对于滤食性鱼类,如对白鲢的饲养效果怎么样,尚未见有报导。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有利于吃食鱼类生长的膨化饲料是否同样有利于滤食性鱼类。试验结果证实:用膨化饲料饲养白鲢鱼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饲料 鲢鱼种 饲养 白鲢 滤食性鱼类 鱼类生长 吃食 报导 养鱼业 国内
下载PDF
利用罗非鱼清除网箱附着物的试验
12
作者 郑锡昌 洪荣华 《水库渔业》 1983年第2期31-35,共5页
1980~1982年,我们依据尼罗罗非鱼(T.nilulica L.)的食性特点,进行了网箱生物除污试验。即在鲢、鳙鱼种生产箱中搭养尼罗罗非鱼(以下简称罗非鱼),以达到除污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罗非鱼 网箱 附着物 清除管理工作 生长速度 除污能力
下载PDF
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与昼夜垂直移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先云 王丽卿 +3 位作者 盖建军 陈来生 任丽萍 洪荣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104,共10页
2004年6月、9月、12月及2005年3月于千岛湖温馨岛站点(29°38′10.5″N,119°01′54.1″E)进行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分层采样,分析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优势种昼夜垂直移动状况。结果显示,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主... 2004年6月、9月、12月及2005年3月于千岛湖温馨岛站点(29°38′10.5″N,119°01′54.1″E)进行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分层采样,分析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优势种昼夜垂直移动状况。结果显示,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主要分布在10~21 m水层,不同季节中心水层分布深度12月>9月>6月>3月;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春(3月)、夏(6月)两季幅度较大,秋(9月)、冬(12月)季节幅度较小;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在各个水层都有分布,密集区大都集中在中上水层(10~21 m),不同种类昼夜垂直移动幅度有所不同;昼夜垂直移动显著的种类有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anus incongruen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透明溞(Daphnia hyaline)、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不显著的种类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光照、温度、饵料是影响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及昼夜垂直移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浮游甲壳动物 垂直分布 昼夜垂直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